话说那妖怪把沙僧捆起来后,既没杀他,也没打他,甚至连一句骂人的话都没有。他拿起钢刀,心里暗自琢磨:“唐僧是上邦来的人物,肯定知晓礼义,总不至于我饶了他性命,他却指使徒弟来捉拿我吧?哼!多半是我那妻子给她娘家寄了什么书信,走漏了风声!我得去问问她。” 这妖怪顿时起了凶性,竟然打算杀了公主。
此时,公主还浑然不知,刚刚梳妆完毕,便移步走来。只见那妖怪怒目圆睁,眉头紧皱,咬牙切齿的模样。公主依旧陪着笑脸迎上去,问道:“郎君,你为何事如此烦恼呀?” 妖怪猛地大喝一声,骂道:“你这没良心的贱妇,一点人伦都不懂!我当初带你到这儿,对你可没二话。你穿的锦衣,戴的金饰,缺什么我都去给你找。一年四季的享用,每天我都对你情深意重。你怎么心里只想着你父母,就没有一点夫妻情分呢?” 公主听了,吓得 “扑通” 一声跪倒在地,说道:“郎君啊,你今天怎么突然说起这种分离的话呀?” 妖怪道:“还不知道是谁要分离呢!我把唐僧抓来,本打算享用了他,你怎么不先跟我商量,就把他放走了?原来是你偷偷写了书信,让他给你传寄回去,不然这两个和尚怎么又来砸我的门,还让我放你回去?这不是你干的好事是什么?” 公主说道:“郎君,你冤枉我了。我哪有什么书信呀?” 老怪道:“你还嘴硬!现在就抓住了一个对证,这不是证据吗?” 公主问:“是谁?” 老妖说:“就是唐僧的第二个徒弟沙和尚。” 人到了生死关头,谁都不肯轻易认死,公主只好跟他耍赖。公主说:“郎君,你先消消气,我们去问问他。要是真有书信,你打死我,我也心甘情愿;要是没有书信,你岂不是白白杀了我呀?” 妖怪听了这话,不由分说,抡起那簸箕般大小的蓝靛色大手,一把抓住公主那如金枝玉叶般的万根发丝,将公主揪到跟前,一把推倒在地,然后拿着钢刀,过来审问沙僧,厉声喝道:“沙和尚!你们俩竟敢擅自砸我的门,是不是这个女子给她的国家寄了书信,国王派你们来的?”
沙僧已经被捆在那里,看到妖精如此凶恶,把公主推倒在地,还持刀要杀她,心里暗自思忖:“很明显是公主寄了书信,才救了我师父,这可是天大的恩情。我要是一口说出来,他肯定会杀了公主,那岂不是恩将仇报?罢了!罢了!罢了!想我老沙跟了师父一场,也没立下什么功劳来报效他,今天既然被绑在这里,就用这条性命来报答师父的恩情吧。” 于是,他大声喝道:“你这妖怪别乱来!她哪有什么书信,你这样冤枉她,要害她性命!我们来这儿找你要公主,是有缘由的。因为你把我师父抓到洞里,我师父见过公主的模样和举止。等到了宝象国倒换关文时,那国王拿出公主的画像,四处打听。他拿着公主的画像,问我师父一路上有没有见过,我师父就说起了公主。国王这才知道是自己的女儿,赐给我们御酒,让我们来抓你,要公主回宫。事情就是这样,哪有什么书信?你要杀就杀了我老沙,可别冤枉好人,这样太伤天理了!”
那妖怪见沙僧说得理直气壮,便放下了刀,双手扶起公主,说道:“是我一时鲁莽,多有冲撞,莫怪莫怪。” 接着,他给公主整理好青丝,扶她重新梳好宝髻,态度温柔,满脸堆笑,哄着公主进了屋,还请公主上坐,向她赔礼。公主毕竟是妇人家,心思像水一样易变,见妖怪对她这般恭敬,便回心转意,说道:“郎君啊,你要是念及夫妻恩爱,就把沙僧的绳子稍微松一松吧。” 老妖听了,立刻吩咐小妖怪们把沙僧的绳子解开,然后锁在那里。沙僧见自己被解开绳子又被锁住,站起身来,心中暗自高兴,心想:“古人说:‘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’我要是不帮公主这个忙,他怎么会把我松绑呢?”
那老妖又让人安排酒席,给公主赔礼压惊。酒喝到半醉的时候,老妖突然换了一件鲜亮的衣服,拿了一口宝刀,系在腰间,转过身,抚摸着公主说:“娘子,你就在家喝酒,看好两个孩子,别让沙和尚跑了。趁着唐僧还在那个国家,我也趁早去认认亲。” 公主问:“你认什么亲?” 老妖说:“认你父王啊。我是他的驸马,他是我的丈人,怎么能不去认认呢?” 公主说:“你不能去。” 老妖问:“为什么不能去?” 公主说:“我父王的江山不是靠打仗打拼来的,是祖宗传下来的社稷。他从小就做太子,后来登基,连城门都很少出,没见过你这么凶狠的人。你这副嘴脸相貌,长得太丑了,要是让他看见了,恐怕会吓到他,反而不好,倒不如不去认亲的好。” 老妖说:“既然这样,我变个英俊的模样去就行了。” 公主说:“你变来让我看看。”
这妖怪还真有本事,在酒席间摇身一变,就变成了一个俊俏的人。他生得: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