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魔见势不妙,心中慌乱,左手紧握着宝剑,右手伸到颈后,取出芭蕉扇。他对着东南方向的丙丁火位,正对着离宫,猛地一扇,只听 “唿喇” 一声,地面上顿时火光冲天。原来这宝贝厉害之处就在于,凭空一扇,便能生出熊熊烈火。这妖怪毫不留情,一连扇了七八下,整个天地都被炽热的火焰笼罩,火势汹涌,飞腾而起。那火异常猛烈:
这火并非天上的神火,不是炉中的炭火,也不是山头的野火,更不是灶底的烟火,而是从五行之中自然孕育出的一点灵光之火。这扇子也非凡间寻常物件,不是人工打造而成,而是自混沌初开以来就诞生的珍宝。用这扇子扇出的火,光芒耀眼,如同闪电划过红色的丝绸;火光灼灼,又似晚霞映照出绛红色的绮罗。燃烧之处,不见一丝青烟,只有满山遍野的赤焰。大火将岭上的松树烧得好似火树,崖前的柏树也变成了燃烧的灯笼。山洞中的走兽为了逃命,四处奔逃;林内的飞禽爱惜羽毛,纷纷高飞远去。这场神火在空中肆意蔓延,烧得石头破碎,溪水干涸,大地一片通红!
大圣见此熊熊烈火,也不禁心惊胆战,暗自思忖:“不好了!我自身倒还能抵挡,可那些毫毛却承受不住,一旦落入这火中,就如同燎毛一般容易被烧毁。” 想到这儿,他将身子一抖,把毫毛全部收回到身上,只用一根毫毛变成假身子,用来躲避火灾。而他的真身则捻着避火诀,纵筋斗云高高跃起,迅速脱离了大火,径直朝着莲花洞飞去,一心想着要救师父。
大圣很快来到洞前,按下云头,却瞧见洞门外有百十来个小妖,个个破头折脚,皮开肉绽。原来这些都是被他之前施展分身法打伤的,此刻他们正疼得直叫唤,强忍着疼痛站在那里。大圣见状,心中的凶性再也按捺不住,抡起铁棒,一路朝着洞内打去。可怜这些小妖,苦心修炼得来的人身就此毁于一旦,又变回了原本的兽类模样。
大圣杀光了小妖,闯进洞里,正要解救师父,却发现洞内火光闪烁,吓得他手忙脚乱,心想:“完了!完了!这火从后门口烧起来,老孙我恐怕难以救出师父了!” 正惊慌失措时,他仔细一看,呀!原来那不是火光,而是一道金光。大圣定了定神,朝里望去,只见羊脂玉净瓶正散发着光芒,他心中顿时欢喜起来:“好宝贝啊!这瓶子之前被那小妖拿到山上时就曾放光,老孙我得到过,没想到又被那妖怪搜了回去,今日竟藏在这里,还在放光。” 于是,大圣偷偷拿了瓶子,满心欢喜,也顾不上救师父了,急忙抽身往洞外跑去。
刚出洞门,就看见那妖魔提着宝剑,拿着扇子,从南面走了过来。孙大圣躲避不及,被老魔大声喝住:“往哪里跑!” 说着,举剑就朝大圣劈头砍去。大圣赶忙纵筋斗云,跳了起来,转眼间便无影无踪,逃走了。
再说那妖怪来到洞门口,只见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他手下的群妖尸体,顿时大惊失色,仰天长叹,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:“太惨了!太痛了!” 有诗为证:可恨那猴子乖巧,马儿顽劣,灵胎转世降临凡尘。只因一念之差离开天阙,致使忘乎所以落入此山。如同鸿雁失群般悲伤,妖兵灭绝,泪水潺潺。何时罪孽消尽解开枷锁,返本归原回到天庭?
老魔满心惭愧,一步一叹,哭着走进洞里。只见洞里的什物、家火都还在,却冷冷清清,不见一个人影,心中越发悲痛凄惨。他独自坐在洞中,趴在石案上,把宝剑斜靠在案边,将扇子插在肩后,不知不觉昏昏沉沉地睡着了。这正是 “人逢喜事精神爽,闷上心来瞌睡多”。
话说孙大圣拨转筋斗云,站在山前,一心想着救师父。他把净瓶儿牢牢系在腰间,来到洞口打探情况。只见洞门半开着,静悄悄的,没有一点动静。大圣随即轻轻迈步,悄悄潜入洞中。只见那妖魔斜靠在石案上,呼呼大睡,芭蕉扇从肩衣滑落,半盖着脑后,七星剑仍斜靠在案边。大圣见状,轻轻走上前去,拔起扇子,然后急转身,“呼” 的一声跑了出去。原来扇柄刮到了妖怪的头发,一下子把他惊醒了。妖怪抬头一看,发现是孙行者偷走了扇子,急忙拿起宝剑追了出去。
大圣早已跳到洞前,把扇子塞到腰间,双手抡起铁棒,与妖魔对峙起来。这一场恶战就此展开:
恼怒的妖怪气得怒发冲冠,心中的恨意难以消解,恨不得将大圣一口吞下去,才能解心头之恨。他恶狠狠地骂道:“你这可恶的猢狲!竟敢如此戏耍我!伤了我这么多手下,还来偷我的宝贝。今日这场争斗,我绝饶不了你,定要与你拼个你死我活!” 大圣也大声呵斥道:“你这妖怪好不识趣!就凭你也想跟老孙较量,简直是以卵击石!” 宝剑挥舞,铁棒迎击,双方都毫不留情。你来我往,为了输赢而争斗;转来转去,各自施展武艺。这一切都是因为要保护取经的唐僧,前往灵山参拜佛位,才导致金火相克,五行紊乱,伤了和气。双方都在扬威耀武,尽显神通,一时间飞沙走石,场面十分壮观。激战渐渐到了傍晚,魔头体力不支,率先败退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