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藏听了,点头叹息道:“这件事隐晦难明。一来是朝廷失了正道,二来是你们有灾。既然天降血雨,玷污了宝塔,当时为什么不启奏国君,以致你们受苦?” 众和尚说:“爷爷,我们都是凡人,怎么能知道天意呢?何况前辈们都没弄清楚,我们又能怎么办呢!” 三藏问:“悟空,现在是什么时辰了?” 行者说:“差不多是申时前后。” 三藏说:“我本想面见国君倒换关文,奈何这众僧的事情还没弄清楚,难以向国君奏明。我当初离开长安,在法门寺立下心愿:到西方去,逢庙烧香,遇寺拜佛,见塔扫塔。今天到了这里,遇到受冤屈的僧人,都是因为宝塔的缘故。你给我找一把新扫帚,等我沐浴之后,上去扫扫塔,看看这污秽是怎么回事,宝塔不发光的原因是什么。查明真相,才能面见国君奏明此事,解救他们的苦难。”
那些戴着枷锁的和尚听了,连忙到厨房拿了一把厨刀,递给八戒说:“爷爷,你用这刀打开柱子上锁着的小和尚的铁锁,让他去准备斋饭和热水,伺候老爷们吃饭沐浴。我们去街上化缘一把新扫帚,给老爷扫塔用。” 八戒笑着说:“开锁有什么难的?不用刀斧,让我那毛脸的师兄来,他可是开锁的老手。” 行者当真走上前去,施展解锁的法术,用手轻轻一抹,几把锁的锁簧都退落下来。小和尚们都跑到厨房,刷洗锅灶,安排茶饭。三藏师徒们吃了斋饭,天色渐渐暗了下来。只见那些戴着枷锁的和尚,拿着两把扫帚进来。三藏十分高兴。
正说着,一个小和尚点着灯,来请他们去洗澡。此时满天星光月光交相辉映,谯楼上更鼓齐鸣。正是:
四壁寒风起,万家灯火明。
六街关户牖,三市闭门庭。
钓艇归深树,耕犁罢短绳。
樵夫柯斧歇,学子诵书声。
三藏沐浴完毕,穿上小袖窄衫,束好环绦,脚下换了一双软底公鞋,手里拿着一把新扫帚,对众和尚说:“你们去休息吧,我去扫塔。” 行者说:“塔上既然被血雨玷污,又这么长时间没有光亮,恐怕滋生了邪恶之物;而且夜里安静寒冷,又没有个伴,你自己去恐怕会有危险。老孙和你一起上去怎么样?” 三藏说:“甚好!甚好!” 两人各拿一把扫帚,先到大殿上,点起琉璃灯,烧了香,在佛前拜道:“弟子陈玄奘,奉东土大唐之命,前往灵山拜见我佛如来取经。如今到了祭赛国金光寺,听本寺僧人说宝塔被污,国王怀疑僧人盗宝,僧人含冤受屈,上下难以查明真相。弟子诚心扫塔,希望我佛显威灵,早日揭示宝塔被污的原因,不要让凡夫蒙受冤屈。” 拜完之后,和行者打开塔门,从下层往上扫。只见这座塔:
高耸入云,直插天际。正是那五色琉璃塔,千金舍利峰。楼梯盘旋,如同穿过洞窟;门打开时,好似从笼中走出。宝瓶的影子映照在天边的月亮上,金铎的声音随风传向海上。只见那虚檐斗拱,塔顶留云。虚檐斗拱,巧石造就穿花凤;塔顶留云,浮屠环绕雾中龙。远远望去,可以看到千里之外;登上塔顶,仿佛置身九霄之中。层层门上的琉璃灯,有灰尘却没有火光;步步檐前的白玉栏,积满污垢,飞虫聚集。塔心里,佛座上,香烟早已断绝;窗棂外,神面前,蛛网纵横。炉中满是鼠粪,灯盏里油已干涸。只因暗中失去了塔中的宝贝,苦了僧人,性命落空。三藏发愿清扫宝塔,定要让它重现旧时模样。
唐僧用扫帚扫了一层,又上一层。就这样扫到第七层时,已经是二更时分。长老渐渐感到困倦,行者说:“困了就先坐下,等老孙替你扫。” 三藏问:“这塔一共有多少层?” 行者说:“恐怕有十三层呢。” 长老虽然疲惫,但仍坚持说:“一定要扫完,才符合我的心愿。” 又扫了三层,长老腰酸腿痛,就在第十层上坐倒说:“悟空,你替我把那三层扫干净吧。” 行者抖擞精神,登上第十一层,不一会儿又上到第十二层。正在扫的时候,只听到塔顶上有人说话。行者说:“怪哉!怪哉!这都三更天了,怎么会有人在塔顶上说话?肯定是邪物!我上去看看。”
好个猴王,轻手轻脚地夹着扫帚,撩起衣服,钻出前门,踩着云头四处查看。只见在第十三层塔心里,坐着两个妖精,面前摆着一盘饭菜、一只碗和一把壶,正在那儿猜拳喝酒呢。行者施展神通,扔掉扫帚,抽出金箍棒,拦住塔门,大声喝道:“好你个怪物!原来偷塔上宝贝的就是你们!” 两个怪物吓得惊慌失措,急忙起身,拿起壶和碗就乱扔。行者横着铁棒拦住他们,说道:“我要是打死你们,就没人招供了。” 说着,只用金箍棒将他们逼到墙边。那两个妖怪紧紧贴在墙上,动弹不得,嘴里直喊:“饶命啊!饶命啊!这事和我们没关系!偷宝贝的另有其人!” 行者施展擒拿之法,一只手就把其中一个妖怪抓了过来,直接带到第十层塔中,向唐僧报告:“师父,我抓到偷宝贝的贼了!” 三藏正在打瞌睡,忽然听到这话,又惊又喜地问:“是从哪儿抓到的?” 行者把妖怪揪到唐僧面前,让他跪下,说道:“他们在塔顶上猜拳喝酒玩乐呢。老孙听到吵闹声,纵身一跳,跳到塔顶上拦住他们,没怎么用力。只是怕一棒打死了,没人招供,所以就轻轻把他捉来了。师父您快问问他,看他是哪里的妖精,偷的宝贝又藏在什么地方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