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员们听了,说:“这些东西世间根本没有。请问另一种药引是什么?” 行者说:“用无根水送服。” 众官员笑着说:“这个容易找。” 行者问:“怎么就容易找了?” 官员们说:“我们这里民间的说法是:要是用无根水,拿一个碗盏,到井边或者河边,舀了水,赶紧转身走,脚不落地,也不回头,到家就给病人吃药,这就是无根水。” 行者说:“井里河里的水,都是有根的。我所说的无根水,不是这个意思,而是天上落下来的雨水,不沾地就直接喝,才叫做无根水。” 官员们又说:“这也容易。等天阴下雨的时候,再让国王吃药就行了。” 于是拜谢了行者,拿着药回去献给国王。
国王十分高兴,立即命令近侍接过药来查看,问道:“这是什么丸子?” 众多官员回答说:“神僧说这是‘乌金丹’,要用无根水送服。” 国王便吩咐宫人去取无根水。众大臣说:“神僧讲了,无根水不是井里或者河里的水,而是天上落下,不沾地的才算是。” 国王马上叫来当驾官,传下旨意,让他去请法师求雨。众官员遵照旨意,张贴出求雨的榜文,这里暂且按下不表。
再说行者在会同馆的厅上,对猪八戒说道:“刚才答应了他们,必须得用天上落下的水才能用药,可现在这么着急,上哪儿马上弄来雨水呢?我看这国王倒也是个大贤大德的君主,我和你帮他下点雨,用来送药,怎么样?” 八戒问道:“怎么帮呢?” 行者说:“你站在我的左边,充当辅星。” 又对沙僧说:“你站在我的右边,充当弼宿。等老孙我来帮他弄些无根水。” 好个大圣,迈出罡步,念起咒语,不一会儿,只见正东方一朵乌云渐渐靠近,飘到了头顶上方,一个声音传来:“大圣,东海龙王敖广前来拜见。” 行者说道:“没事不敢麻烦你,这次请你来,是要你帮忙弄些无根水,给国王送药。” 龙王说:“大圣呼唤我的时候,没说要用水,小龙我只孤身一人来了,没带降雨的器具,而且也没有风云雷电,怎么降雨呢?” 行者说:“现在用不着风云雷电,也不需要太多雨,只要有一点点能用来引药的水就行。” 龙王说:“既然这样,那我打两个喷嚏,吐些涎津,给他吃药吧。” 行者十分高兴,说道:“太好了!太好了!别再犹豫,赶紧行动。”
那老龙在半空中,慢慢压低乌云,一直来到皇宫上方,隐藏身形,喷出一口唾液,顿时化作甘霖。满朝官员齐声喝彩:“我王大喜啊!天公降下甘雨了!” 国王立刻传下旨意,说道:“拿器皿来接住雨水。不管是宫里宫外,官员职位大小,都要等着接仙水,来救寡人的病。” 你瞧,那文武百官,还有三宫六院的妃嫔以及三千彩女、八百宫女,一个个都举着杯盏、托着碗盘,等着接甘雨。那老龙在半空中,不停地运化唾液,始终在王宫前后。大约过了一个时辰,龙王向大圣告辞,回到了海里。众大臣把杯盂碗盏收起来,有的人等着了一点两点雨水,有的人等着了三点五点,还有的人一点都没等着,把这些雨水汇聚到一起,大约有三盏之多,全部呈到了御案上。一时间,金銮殿里异香扑鼻,天子的宫廷中弥漫着美妙的味道!
国王告别了法师,拿着乌金丹和甘雨来到宫中,先吞下一颗药丸,喝了一盏甘雨;接着又吞了一颗,再饮了一盏甘雨;第三次,把三颗药丸都吞了下去,三盏甘雨也都送服下肚。没过多久,国王的肚子里开始发出声响,就像辘轳转动的声音一样连绵不绝。他马上让人取来净桶,接连上了五六次厕所,之后又喝了些米汤,便斜靠在龙床之上。有两个妃子把净桶拿过来查看,只见里面全是秽污痰涎,其中还有一团糯米饭块。妃子来到龙床前禀报:“病根都排泄出来了!” 国王听了这话,十分欢喜,又吃了一些米饭。过了一会儿,他渐渐感觉心胸舒畅,气血调和,顿时精神抖擞,脚力也强健起来。国王下了龙床,穿上朝服,立刻登上宝殿,见到唐僧后,马上倒身下拜。长老连忙回礼。国王拜完后,用御手搀扶着唐僧,对阁下说道:“赶紧准备简帖,帖上写上朕‘再拜顿首’的字样,派官员去恭敬地邀请法师的三位高徒。同时,马上大开东阁,让光禄寺准备宴席,酬谢他们。” 众官员领了旨意,有的去准备简帖,有的去安排宴席。这国家果然有强大的办事能力,转眼间一切都准备妥当。
再说八戒看到官员送来简帖,高兴得不得了,说道:“哥啊,这药真是太灵了!现在国王来酬谢,这都是兄长你的功劳。” 沙僧说:“二哥,你这说的什么话!俗话说:‘一人有福,能带动一屋子人。’我们一起在这里制药,都是有功之人。只管去享受,别再多说了。” 你看他们兄弟几个,欢欢喜喜地径直入朝。
众官员引领着他们,来到东阁,只见唐僧、国王和阁老都已经在那里安排宴席了。行者和八戒、沙僧向师父行了个礼,随后众官员也都到齐了。只见上面摆放着四张素桌面,桌上的筵席都是极为丰盛的,吃一份能看到十份的菜品;前面还有一张荤桌面,同样是珍馐满桌,吃一份能看到十份的佳肴。左右两边摆放着四五百张单桌面,整个场面布置得十分整齐: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