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三人跟着太宰前往朝堂,还没等宣召,就径直来到殿下。行者看见他们,立刻转身下殿,迎上前去,一把抓下师父脸上的泥,吹了口仙气,喊道:“变回来!” 唐僧瞬间恢复了原来的模样,显得更加精神抖擞。国王下殿亲自迎接,口中称:“法师老佛。” 师徒们把马拴好,都上殿来与众人相见。行者说:“陛下可知道那妖怪来自哪里?等老孙去把他一并擒来,为您铲除后患。” 三宫六院的众多嫔妃,都在翡翠屏后,听到行者说要铲除后患,也顾不上什么男女内外的忌讳,一起出来拜求道:“恳请神僧老佛大展法力,斩草除根,把妖怪彻底铲除,这真是莫大的恩情,我们定会重重报答!” 行者连忙回礼,只是让国王说说妖怪的住处。国王满脸羞愧地说道:“三年前他刚来的时候,朕曾问过他。他说离城不远,往南七十里的地方,有一座柳林坡清华庄。国丈年老无子,只有后妻生了一个女儿,年仅十六岁,尚未许配人家,愿意进献给朕。朕见那女子容貌娇美,便将她纳入宫中,十分宠幸。没想到朕突然患病,太医们用了很多药都不见效。他说他有仙方,只需用小儿的心煎汤做药引。是朕糊涂,轻信了他的话,于是挑选民间小儿,定在今日午时开刀取心。没想到神僧降临,那些装着小儿的笼子也都不见了。他又说神僧十世修行,元阳未泄,取神僧的心,比小儿的心强上万倍。一时糊涂犯错,没想到神僧能识破妖魔。恳请神僧广施大法,铲除后患,朕愿用倾国之资酬谢!” 行者笑着说:“实不相瞒,笼子里的小儿,是我师父心怀慈悲,让我藏了起来。您先别提什么财物酬谢,等我捉了妖怪,那才是我的功劳。” 接着喊道:“八戒,跟我走。” 八戒说:“谨遵师兄吩咐。只是我肚子空空,没力气啊。” 国王立刻传旨让光禄寺:“赶紧准备斋饭。” 不一会儿,斋饭就送来了。
八戒饱餐一顿,精神抖擞,跟随行者驾云而起。这可把国王、妃后以及文武百官惊得纷纷朝着天空礼拜,都说:“真是真仙真佛降临凡间啊!” 大圣带着八戒,径直来到南方七十里处,停下云头,四处寻找妖怪的踪迹。只见一条清澈的溪流,两岸杨柳依依,千千万万棵柳树郁郁葱葱,却怎么也找不到清华庄在哪里。真是:万顷田野一望无际,千堤烟柳却将清华庄的踪迹隐藏。
孙大圣四处寻觅无果,便捻起诀,念了一声 “唵” 字真言,召唤出当地的土地。土地战战兢兢地走上前,跪下说道:“大圣,柳林坡土地前来叩头。” 行者说:“你别怕,我不打你。我问你,柳林坡的清华庄在哪里?” 土地说:“此地只有一个清华洞,并没有清华庄。小神猜大圣是从比丘国来的吧?” 行者说:“正是,正是。比丘国王被一个妖精迷惑了。老孙到了那里,认出那是妖怪,当时与他交战,把他打退,他化作一道寒光,不知去向。我问比丘王,他说三年前妖精进献美女时,曾问过他的来历,妖精说住在城南七十里柳林坡清华庄。我找到这里,只见柳林坡,却不见清华庄,所以来问你。” 土地叩头说道:“恳请大圣恕罪。比丘王也是我这片土地的主人,小神理应察明情况;奈何妖精神通广大,法力高强,如果我泄露他的事情,他定会来欺凌我,所以一直没敢声张。大圣既然来了,只需去南岸九叉头的一棵杨树根下,左转三圈,右转三圈,用双手一起拍打树干,连叫三声‘开门’,清华洞府就会出现。”
大圣听了,让土地回去,和八戒跳过溪流,寻找那棵杨树。果然看到有九条叉枝,都长在同一棵树根上。行者吩咐八戒:“你先远远地站着,等我叫开门,找到那妖怪,把他赶出来,你再过来接应。” 八戒领命,在离树半里左右的地方站定。大圣按照土地说的,走到树根旁,左转三圈,右转三圈,双手一齐拍打树干,喊道:“开门!开门!” 刹那间,一声巨响,“唿喇喇” 地门开了两扇,那棵杨树也消失不见了。门内霞光耀眼,却不见有人烟。行者趁着这股神威,冲了进去,只见里面真是个奇妙的地方:
烟霞闪烁,日月的光芒都仿佛黯淡了几分。白云常常从洞中飘出,翠绿的苔藓杂乱地布满庭院。一条小径上奇花争艳,遍地的瑶草散发着芬芳。这里气候温暖,四季如春,宛如仙境阆苑,丝毫不逊色于蓬莱、瀛洲。光滑的石凳上攀爬着长长的藤蔓,平坦的石桥上悬挂着杂乱的藤条。蜜蜂叼着红色的花蕊飞进岩窟,蝴蝶在幽兰间嬉戏,飞过石屏。
行者快步向前,凑近仔细一看,只见石屏上刻着四个大字 “清华仙府”。他按捺不住,跳过石屏一探究竟,只见那老妖怪怀里搂着个美女,正气喘吁吁地谈论着比丘国的事情,两人齐声说道:“好机会来了!谋划了三年的事,今天眼看就要成功,却被那猴头给破坏了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