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三藏在前面走着,沙僧挑着担子,八戒牵着空马,带着女子,行者拿着金箍棒,一行人继续前行。没走二三十里路,天色渐渐晚了,又看到一座楼台殿阁。三藏说:“徒弟们,那里肯定是座庵观寺院,我们就在这里借宿一晚,明天一早再赶路。” 行者说:“师父说得对,大家都加快点脚步。” 不一会儿,他们就来到了寺院门口。行者吩咐道:“你们稍微站远一点,我先去借宿。要是有合适的地方,我就派人来叫你们。” 众人都站在柳树的树荫下,只有行者拿着铁棒,看着那女子。
长老迈步走近寺院,只见那门东倒西歪,零零散散。推开一看,长老忍不住心中一阵凄凉:长廊寂静无声,古刹萧条冷落;庭院里长满了苔藓,小径上蒿草丛生;只有萤火虫像飞舞的小灯,蛙声代替了更漏的声音。长老不禁落下泪来。眼前的景象真是:
殿宇破败,摇摇欲坠,廊房冷清,即将倾塌。地上散落着十几堆断砖破瓦,全是些歪扭的梁木和折断的柱子。前后都长满了青草,满是灰尘的香厨已经腐朽。钟楼崩塌,鼓皮也没了,琉璃香炉破损不堪。佛祖的金身失去了光泽,罗汉像东倒西歪。观音像被雨水淋坏,变成了一堆泥,杨柳净瓶也掉落在地上。白天没有僧人出入,夜里只有狐狸栖息。只听见风声呼啸,如同雷鸣,这里到处都是虎豹藏身的地方。四周的墙垣都倒塌了,连门扇也没有。
有诗为证:
多年的古刹无人修缮,破败不堪,愈发凄凉。
狂风把伽蓝神的面容吹裂,大雨浇坏了佛像的头。
金刚像被损坏,任雨水冲刷,土地神没有房屋,夜晚无处安身。
更有两件令人叹息的事,铜钟倒在地上,没有悬挂的钟楼。
三藏壮着胆子,走进第二层门。只见钟鼓楼都倒塌了,只有一口铜钟倒在地上,上半截像雪一样洁白,下半截像靛青一样发蓝。原来是因为年深日久,上面被雨水淋白了,下面则是因为泥土的气息染上了铜绿。三藏用手摸着钟,高声感叹道:“钟啊!你
曾经悬挂在高楼之上,发出洪亮的声响,也曾在彩绘的梁间鸣响,传得很远。曾经在鸡叫时报晓,也曾在天晚时宣告黄昏的到来。不知道化铜的道人去了哪里,铸铜的工匠又在何方。想来他们二人已经归了阴府,如今没了踪迹,你也不再出声。”
长老高声感叹着,不知不觉惊动了寺里的人。里面有一个负责侍奉香火的道人,听到有人说话,爬起来捡起一块断砖,朝着钟砸了过去。那钟 “当” 的一声响了,把长老吓得摔倒在地。长老挣扎着起身想要离开,却又被树根绊倒,“扑” 的一声再次摔倒。长老倒在地上,抬起头又喊道:“钟啊!
贫僧正在感叹你,你突然叮当地响了一声。想必是西天路上长久无人到来,日子久了,你也变成精了。”
那道人急忙赶上前,一把扶起长老说:“老爷请起。不是钟成精了。刚才是我砸钟发出的声响。” 三藏抬起头,看到道人模样丑陋黝黑,便说:“你莫不是魍魉妖邪?我可不是寻常人,我是从大唐来的,我手下有能降龙伏虎的徒弟。你要是撞上他们,性命可就难保了!” 道人连忙跪下说:“老爷别怕,我不是妖邪,我是这寺里侍奉香火的道人。刚才听到老爷的善言称赞,就想出来迎接,又怕是什么邪鬼敲门,所以才捡起一块断砖,砸一下钟壮壮胆,这才敢出来。老爷请起。” 唐僧这才定下神来说:“住持,差点吓死我。你带我进去吧。”
那道人领着唐僧,一直走到第三层门里。这里和外面相比,大不相同。只见:
用青砖砌成的彩云墙,绿色的琉璃瓦盖成的殿堂。佛像用黄金装饰,台阶是白玉打造。大雄宝殿上闪耀着青光,毗罗阁中散发着瑞气。文殊殿里,彩绸飘舞,瑞云缭绕;轮藏堂中,描绘的花朵鲜艳欲滴,翠色逼人。三层檐的顶上,宝瓶尖耸入云霄,五福楼中,绣盖平整华丽。千株翠竹在禅榻边摇曳,万种青松映衬着佛门。碧云宫里金光闪耀,紫雾丛中瑞霭飘飘。清晨能闻到四野传来的香风,夜晚能听到山间传来的画鼓鸣声。应该有迎着朝阳缝补破衲衣的情景,也不乏对着明月诵读残经的画面。又看见半壁灯光照亮了后院,一行香雾弥漫在中庭。
三藏见了,不敢贸然进去,问道:“道人,这寺院前面破败不堪,后面却如此整齐,这是为何?” 道人笑着说:“老爷,这山里有很多妖邪强寇,天气晴朗的时候,他们就在山间打劫,天阴了就跑到寺里来藏身。他们把佛像推倒用来垫坐,把木头搬来烧火。本寺的僧人软弱,不敢和他们理论,所以就把前面的破房子让给那些强人住,重新化缘,得到一些施主的帮助,这才盖了后面那座寺院。好坏各有不同,这也是西方这地方的常事。” 三藏说:“原来是这样。”
正说着,又看见山门上有五个大字,写着 “镇海禅林寺”。刚抬脚走进门里,忽然看见一个和尚迎面走来。你看他模样: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