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写完后,唐太宗立刻召见圣僧。此时,长老玄奘已经在朝门外等候谢恩。听到宣召,急忙入宫,行俯伏之礼。唐太宗传旨请他上殿,并将写好的文字递给长老。玄奘看完后,再次下拜谢恩,接着上奏道:“陛下的文辞高雅古朴,义理情趣深刻微妙。只是不知这篇文章叫什么名目?” 唐太宗说:“这是朕昨夜随口吟诵,用来答谢御弟的心意,名为《圣教序》,不知写得好不好?” 长老连连叩头,称谢不已。唐太宗又说:
“朕的才华比不上珍贵的珪璋,言辞也不如金石般铿锵有力。至于佛教经典,朕更是知之甚少。这篇随口吟诵的序文,实在是粗陋笨拙。就像是在金简上留下污秽的笔墨,在珠林中放置瓦砾。朕反省自身,感到羞愧难当。实在不值得御弟如此称谢,让御弟白白费心了。”
当时,众多官员纷纷表示祝贺,对御制的《圣教序》顶礼膜拜,这篇文章也在朝廷内外广泛传播。唐太宗问道:“御弟,把真经诵读一番,如何?” 长老说:“陛下,如果要诵读真经,必须寻找佛门净地。宝殿并非适宜诵读之处。” 唐太宗听了很高兴,随即问当驾官:“长安城中,哪座寺院最为洁净?” 班中闪出大学士萧瑀上奏道:“城中有一座雁塔寺,十分洁净。” 唐太宗当即命令众多官员:“各自虔诚地捧起几卷真经,与朕一同前往雁塔寺,请御弟讲经去。” 于是,官员们各自捧着经卷,跟随唐太宗的车驾前往雁塔寺。寺中搭起高台,一切布置得整整齐齐。长老仍旧吩咐:“八戒、沙僧,牵好龙马,整理好行囊。行者在我左右护卫。” 又对唐太宗说:“陛下想要将真经流传天下,必须誊录副本,才能广泛散布。真经原本应当珍藏,不可轻易亵渎。” 唐太宗又笑着说:“御弟所言极是!所言极是!” 随即召集翰林院及中书科的官员,誊写真经。还在城东修建了一座寺院,名为誊黄寺。
长老捧着几卷真经登上高台,正要诵读,忽然闻到香风缭绕,半空中八大金刚现身,高声喊道:“诵经的,放下经卷,跟我们回西方去吧。” 台下的行者三人,连同白马,瞬间平地而起。长老也将经卷放下,从台上升入九霄,跟随他们一同腾空而去。这可把唐太宗和众多官员吓得赶紧对着天空下拜。这正是:
圣僧努力取经编,西宇周流十四年。
苦历程途遭患难,多经山水受迍邅。
功完八九还加九,行满三千及大千。
大觉妙文回上国,至今东土永留传。
唐太宗和众多官员拜完后,立即挑选高僧,在雁塔寺里举行水陆大会,诵读《大藏真经》,超度幽冥中的恶鬼,普施善缘。将誊录好的经文,在天下传布,暂且按下不表。
再说那八大金刚,驾着香风,带着长老师徒四人,连同一匹马,再次返回灵山。去程加上回程,正好在八天之内。此时,灵山的各路神仙都在佛祖面前听讲。八大金刚带着唐僧师徒进去,向如来佛祖禀报:“弟子之前奉了金旨,驾着香风送圣僧等人到了唐国,将真经交付,现在特地来缴还旨意。” 接着,如来佛祖让唐僧等人上前接受封职。如来佛祖说:“圣僧,你前世本是我的二徒弟,名叫金蝉子。因为你不听我说法,轻视我的大法,所以我将你的真灵贬下凡间,转生到东土。如今你皈依我佛,秉持我的教义,又遵循我的教法,取来真经,功劳显着,我加升你为大职正果,封你为旃檀功德佛。孙悟空,你因为大闹天宫,我用高深的法力将你压在五行山下,幸好天灾期满,你归入佛门。可喜的是,你能够隐恶扬善,在取经途中降妖除魔,立下功劳,始终如一,我加升你为大职正果,封你为斗战胜佛。猪悟能,你原本是天河水神、天蓬元帅。因为在蟠桃会上酗酒调戏仙娥,被贬下凡间投胎,身形如同畜类。幸好你还记得人身,在福陵山云栈洞作恶,后来喜归佛门,成为我的弟子,保护圣僧一路西行,但是你仍然有顽劣之心,色欲未消。鉴于你挑担有功,我加升你的职位为正果,封你为净坛使者。” 八戒听了,叫嚷道:“他们都成佛,为什么把我封个净坛使者?” 如来佛祖说:“因为你食量惊人,身懒嘴馋。天下四大部洲,敬仰我佛教的人众多,凡是举行佛事,让你去享用供品,这也是个有实惠的职位。有什么不好的!沙悟净,你本是卷帘大将,起初因为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玻璃盏,被贬下凡,你落在流沙河,伤人吃人,犯下罪孽,幸好皈依我佛,虔诚修行,保护圣僧,登山牵马,立下功劳,我加升你为大职正果,封你为金身罗汉。” 如来佛祖又对白马说:“你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的儿子。因为你违抗父命,犯了不孝之罪,幸好你皈依佛法,归入我佛门,每日驮着圣僧来到西方,又驮着圣经回到东方,也有功劳,我加升你的职位为正果,封你为八部天龙马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