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,周瑞的女婿就是雨村的好友冷子兴。最近冷子兴因为卖古董与人打官司,所以让周瑞家的来求情。周瑞家的仗着主子的权势,没把这事儿太放在心上,想着晚上求求凤姐儿就能解决。
到了掌灯时分,凤姐卸了妆,来向王夫人回话:“今天甄家送来的东西,我已经收下了。咱们回送他们的东西,趁着他家有年下送新鲜玩意儿的船回去,一起交给他们带回去吧?” 王夫人点了点头。凤姐又说:“临安伯老太太生日的礼物已经准备好了,派谁送去呢?” 王夫人说:“你看看谁闲着,叫四个女人去就行了,这点小事还来问我。” 凤姐又笑着说:“今天珍大嫂子来请我明天过去逛逛,明天倒是没什么事。” 王夫人说:“有事没事都不打紧。平常她来请,有我们在,你自然不方便;这次她不请我们,单请你,可见是诚心让你去散散心,你可别辜负了她的心意,就算有事也该去。” 凤姐答应了。这时,李纨、迎春、探春等姐妹们也来向王夫人请安,之后各自回房,无话可说。
第二天,凤姐梳洗完毕,先向王夫人回了话,才来向贾母告辞。宝玉听说凤姐要去宁府,也吵着要跟着去。凤姐只好答应,等着宝玉换好衣服,两人便坐上马车,不一会儿就到了宁府。贾珍的妻子尤氏和贾蓉的妻子秦氏婆媳俩,带着许多姬妾、丫鬟、媳妇等,在仪门迎接。尤氏一见到凤姐,先笑着调侃了一番,然后一手拉着宝玉,一起走进上房坐下。秦氏献上茶后,凤姐便说:“你们请我来做什么呀?有什么好东西孝敬我,赶紧拿出来,我还忙着呢。” 尤氏和秦氏还没来得及回答,地下的几个姬妾先笑着说:“二奶奶今天不来也就罢了,既然来了,可由不得二奶奶了。” 正说着,贾蓉进来请安。宝玉问道:“大哥哥今天不在家吗?” 尤氏说:“出城给老爷请安去了。你是不是觉得闷得慌,坐在这里干什么?不如也去逛逛。”
秦氏笑着说:“今天可巧了,上回宝叔一直想见的我那个兄弟,今天也在这儿,估计在书房呢,宝叔何不去看看?” 宝玉一听,立刻下炕就要走。尤氏和凤姐连忙说:“小心点,急什么呀?” 一边吩咐下人小心跟着,别让宝玉受了委屈,说这可不像跟着老太太过来那么随便。凤姐说:“既然这样,干嘛不把秦小爷请进来,让我也瞧瞧。难道我还见不得他?” 尤氏笑着说:“算了吧!不用见了,他和咱们家那些孩子可不一样,没经过什么折腾,娇气得很。人家孩子向来都是文文静静的,突然见了你这个风风火火的人,还不得被笑话死。” 凤姐笑着说:“普天下的人,我不笑话别人就不错了,难道还能被这小孩子笑话?” 贾蓉笑着说:“不是这个意思,他生性腼腆,没见过大场面,婶子见了,别生气。” 凤姐说:“不管他什么样,我都得见一见!别瞎说了。再不带他来给我看看,看我不打你嘴巴。” 贾蓉笑嘻嘻地说:“我可不敢违抗,这就带他来。”
说着,贾蓉真的出去,带进来一个小后生。这后生比宝玉略瘦一些,眉清目秀,粉面朱唇,身材俊俏,举止潇洒,气质似乎还在宝玉之上,只是看起来怯生生、羞答答的,有着女孩子般的腼腆,说话也含含糊糊。他慢慢走到凤姐面前,作揖问好。凤姐一见,高兴得先推了推宝玉,笑着说:“这下可把你比下去了!” 然后探身一把拉住这孩子的手,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下,慢慢问他:几岁了,读什么书,家里有几个兄弟,学名叫什么。秦钟一一回答了。凤姐的丫鬟媳妇们见凤姐初次见到秦钟,没准备见面礼,赶紧到那边告诉平儿。平儿知道凤姐和秦氏关系亲密,虽然秦钟是个小后生,也不能太寒酸,便自作主张,拿了一匹布料、两个刻着 “状元及第” 的小金锞子,交给来人送过去。凤姐还笑着说太简单了之类的话。秦氏等人谢过。不一会儿,大家吃过饭,尤氏、凤姐、秦氏等人开始玩起了抹骨牌,暂且不提。
宝玉自从见到秦钟人品出众,心中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一样,痴痴地发了半天呆,心里又冒出一些古怪的想法。他暗自思忖:“天下竟然有这样的人物!如今看来,我简直就像泥猪癞狗。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,如果生在寒门小官之家,早就可以和他结交,也不枉活这一世了。我虽然比他尊贵,可这锦绣纱罗,不过是裹着我这根死木头;美酒羊羔,也不过是填了我这粪窟泥沟。‘富贵’二字,没想到被我给糟蹋了!” 秦钟自从见到宝玉形容出众,举止不凡,再加上他头戴金冠,身穿绣服,身边还有骄纵的丫鬟、奢华的书童伺候,心中也暗自想道:“怪不得大家都这么溺爱宝玉。可恨我偏偏生在清寒之家,不能和他亲近交往,可见‘贫穷’二字真能限制人,这也是世间最让人不痛快的事。” 两人都在胡思乱想。忽然,宝玉问秦钟读什么书。秦钟如实回答。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说了十来句后,感觉彼此越来越亲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