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第二天一大早,宝玉因为心里惦记着作诗的事儿,一晚上都没睡好,天一亮就爬了起来。他掀开帐子一看,虽然门窗还关着,但只见窗上亮光耀眼,心里顿时犯起愁来,埋怨肯定是天晴了,太阳都出来了。他赶忙起身,揭开窗屉,透过玻璃窗往外一看,原来不是日光,竟是一夜大雪,积雪足有一尺多厚,天上还像搓绵扯絮一样,雪下个不停。宝玉见状,欣喜万分,连忙叫人起来,洗漱完毕后,只穿了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皮袄子,外面罩着一件海龙皮的小小鹰膀褂,束好腰,披上玉针蓑,戴上金藤笠,蹬上沙棠屐,急匆匆地往芦雪广赶去。出了院门,他环顾四周,白茫茫一片,远处是青松翠竹,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玻璃盒子里。他走到山坡下,顺着山脚刚一转弯,就闻到一股清幽的寒香扑鼻而来。他回头一看,原来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几株红梅,红得如同胭脂一般,映衬着皑皑白雪,显得格外精神,煞是有趣!宝玉便停下脚步,细细观赏了好一会儿才离开。只见蜂腰板桥上有个人打着伞走来,是李纨派去请凤姐的人。
宝玉来到芦雪广,只见丫鬟婆子们正在那儿扫雪开路。原来这芦雪广建在依山傍水的河滩上,一排几间屋子,茅檐土壁,槿篱竹牖,推开窗户就可以垂钓,四周都被芦苇遮掩覆盖,一条蜿蜒小径穿过芦苇丛,通向藕香榭的竹桥。众丫鬟婆子见宝玉披蓑戴笠地来了,都笑着说:“我们正说少了个渔翁,这下可全了。姑娘们刚吃完饭,你来得也太早了。” 宝玉听了,只好往回走。刚走到沁芳亭,就看见探春从秋爽斋过来,她围着大红猩猩毡斗篷,戴着观音兜,由小丫头搀扶着,后面还有个妇人打着青绸油伞。宝玉知道她要去贾母那儿,便站在亭边,等她走近,两人便一起出园前往贾母处。此时,宝琴正在里间房内梳洗更衣。
不一会儿,众姊妹都到齐了,宝玉直喊饿,不停地催着开饭。好不容易饭菜摆上桌,第一道菜便是牛乳蒸羊羔。贾母说:“这是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吃的,这东西没见过天日,可惜你们小孩子们吃不了。今天另外有新鲜的鹿肉,你们等着吃吧。” 众人应了一声。宝玉却等不及,只用茶泡了一碗饭,就着野鸡瓜齑匆匆忙忙地吃完了。贾母说:“我知道你们今天又有事儿,连饭都顾不上吃了。” 便吩咐 “把鹿肉留着给他晚上吃”,凤姐赶忙说 “还有呢”,这才作罢。史湘云悄悄地跟宝玉商量:“有新鲜鹿肉,咱们不如要一块,拿到园子里自己弄着吃,又好玩又能解馋。” 宝玉听了,求之不得,马上就跟凤姐要了一块,让婆子送到园子里去。
过了一会儿,众人散开后,一同走进园子,前往芦雪广,准备听李纨出题限韵。奇怪的是,却不见湘云与宝玉的身影。黛玉说:“他俩啊,向来就爱凑在一块儿,只要在一起,准能闹出不少事儿来。这会儿肯定是琢磨着那块鹿肉呢。” 正说着,李婶也过来瞧热闹,她问李纨:“那个戴着玉的哥儿,还有挂金麒麟的姐儿,看着那么干净清秀,又不缺吃的,怎么在那儿商量着要吃生肉呢?说得头头是道,我可真不敢相信肉还能生吃。” 众人听了,都笑着说:“不得了,快把他俩叫过来。” 黛玉笑着说:“这肯定是云丫头闹的,我猜得准没错。”
李纨等人赶忙出去找他俩,说道:“你们俩要是想吃生的,我送你们去老太太那儿吃。哪怕吃一整只生鹿,撑出病来可别赖我。这么大的雪,天又冷,别给我惹事。” 宝玉笑着说:“没这回事,我们打算烤着吃。” 李纨说:“这还差不多。” 只见婆子们拿来了铁炉、铁叉和铁丝,李纨叮嘱道:“小心别割到手,要是割破了可不许哭!” 说完,便和探春一起进了屋。
凤姐派平儿来回复说自己正忙着发放年例,来不了。湘云见了平儿,哪里肯放她走。平儿本就是个爱玩的性子,平日里跟着凤姐到处跑,见这场面这么有趣,也乐得参与其中。于是她褪下手上的镯子,和湘云、宝玉三人围着火炉,打算先烤三块鹿肉尝尝。宝钗和黛玉平时见惯了湘云的活泼劲儿,倒不觉得奇怪,可宝琴和李婶却觉得十分新奇。这时,探春和李纨已经商量好了诗题和韵脚。探春笑着说:“你们闻闻,这香气都飘过来了,我也去尝尝。” 说着,便朝着他们那边走去。李纨也跟了过来,说道:“客人都到齐了,你们还没吃够?” 湘云一边吃一边说:“我吃了这鹿肉才想喝酒,喝了酒才能作出诗来。要是没有这鹿肉,今天肯定作不出诗。” 正说着,只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一旁笑。湘云笑着招呼道:“傻丫头,过来尝尝。” 宝琴笑着说:“看着怪脏的。” 宝钗笑着说:“你尝尝看,可好吃了。你林姐姐身子弱,吃了不好消化,不然她也爱吃。” 宝琴听了,便上前吃了一块,发现味道确实不错,便也跟着吃了起来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