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说宝玉和黛玉一起来到宝钗处。宝玉见到宝钗,便说道:“大哥哥辛辛苦苦带了东西来,姐姐自己留着用吧,还送我们。” 宝钗笑着说: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,不过是从远路带来的土产,大家看着觉得新鲜罢了。” 黛玉说:“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倒不怎么在意,如今看见了,还真是新鲜玩意儿。” 宝钗笑着说:“妹妹知道,这就是俗话说的‘物离乡贵’,其实也不算什么。” 宝玉听了这话,正好对上黛玉刚才的心事,赶忙岔开话题说:“明年好歹让大哥哥再去的时候,替我们多带些来。” 黛玉瞅了他一眼,说道:“你想要你就直说,别拉上别人。姐姐你看,宝哥哥可不是来给姐姐道谢的,倒像是要预定明年的东西了。” 说得宝钗和宝玉都笑了。
三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,接着便提起黛玉的病情。宝钗劝慰了一番,说道:“妹妹要是觉得身体不舒服,还是得自己勉强打起精神,出来到处走走逛逛,散散心,总比在屋里闷坐着要好。我前几天就觉得浑身发懒,发热,只想躺着,也是因为天气不好,怕生病,所以找了些事情让自己忙活。这两天才感觉好点了。” 黛玉说:“姐姐说得太对了。我也是这么想的。” 大家又坐了一会儿才散去。宝玉依旧把黛玉送到潇湘馆门口,才各自回去。
且说赵姨娘见宝钗送了贾环一些东西,心里十分欢喜,心想:“怪不得别人都说宝丫头好,会做人,很大方,如今看来果然不假。她哥哥能带多少东西来呀,她却挨家挨户都送到了,一处都没落下,也没显出对谁薄对谁厚,连我们这种没运气的,她都想到了。要是林丫头,她正眼都不会瞧我们娘儿俩,哪还会送我们东西?” 一边想着,一边把那些东西翻来覆去地摆弄查看。突然想到宝钗是王夫人的亲戚,何不到王夫人面前去讨好一下呢。于是她小心翼翼地拿着东西,来到王夫人房中,站在旁边,陪着笑脸说:“这是宝姑娘刚给环哥儿的。宝姑娘年纪轻轻,想得却这么周到,真是大户人家的姑娘,既体面又大方,怎么能不让人敬佩呢。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天夸她疼她。我不敢擅自收下,特意拿来给太太看看,太太也高兴高兴。” 王夫人一听,早就知道她的来意了,又见她说话没头没脑的,也不好不理她,便说:“你只管收了去给环哥玩吧。” 赵姨娘来的时候兴高采烈,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,心里窝火,又不敢表露出来,只好灰溜溜地出来了。回到自己房中,把东西往旁边一扔,嘴里咕咕哝哝自言自语道:“这又算什么呀。” 一边坐着,自己生了半天闷气。
却说莺儿带着老婆子们送完东西回来,向宝钗汇报情况,把众人道谢的话以及赏赐的银钱都回禀完毕,那老婆子便出去了。莺儿走近宝钗,悄悄地说:“刚才我去琏二奶奶那边,看见二奶奶满脸怒气。我送完东西出来时,悄悄问小红,她说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回来,不像往日那样欢天喜地的,还把平儿叫了去,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了些什么。看那情形,好像有什么大事似的。姑娘没听说老太太那边出什么事了吗?” 宝钗听了,也暗自纳闷,想不明白凤姐为什么生气,便说:“各人家有各人家的事,咱们哪管得着。你去倒茶吧。” 莺儿于是出去倒茶,这里暂且不提。
且说宝玉送黛玉回来后,想到黛玉孤苦伶仃的处境,不免也为她感到伤感。他想把这件事告诉袭人,进屋时却只有麝月、秋纹在房中。宝玉便问:“你们袭人姐姐去哪儿了?” 麝月说:“她也就在这几个院子里,怎么会丢了呢。一会儿不见,就这么找。” 宝玉笑着说:“不是怕她丢了。我刚才去林姑娘那边,见林姑娘又在伤心呢。问起来才知道是因为宝姐姐送了她东西,她看到是家乡的土产,不免触景生情。我想告诉袭人姐姐,让她有空过去劝劝。” 正说着,晴雯进来了,问宝玉:“你回来了,又要叫谁去劝啊?” 宝玉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。晴雯说:“袭人姐姐刚出去,听她说要去琏二奶奶那边。说不定还会去林姑娘那里。” 宝玉听了,便不再言语。秋纹倒了茶来,宝玉漱了口,递给小丫头,心里实在不自在,就随便歪在床上。
却说袭人因为宝玉出门了,自己做了一会儿针线活,忽然想起凤姐身体不好,这几天也没过去看看,况且听说贾琏出门了,正好大家可以聊聊天。于是她告诉晴雯:“你好好在屋里待着,别都出去了,省得宝玉回来找不着人。” 晴雯说:“哎呀,这屋里就你一个人惦记着他,我们都是白吃饭混日子的。” 袭人笑着,也没搭话,就走了。
袭人刚走到沁芳桥畔,那时正是夏末秋初,池中莲叶新旧交错,红绿相间。袭人一边走,一边沿着堤岸欣赏着周围的景色。猛然抬头,看见那边葡萄架底下有人拿着掸子在掸着什么,走近一看,原来是老祝妈。那老婆子看见袭人,便笑嘻嘻地迎上来,说:“姑娘怎么今天有空出来逛逛呀?” 袭人道:“可不是。我要去琏二奶奶家看看。你在这儿做什么呢?” 那婆子说:“我在这儿赶蜜蜂儿呢。今年三伏里雨水少,这果子树上都生了虫子,把果子咬得坑坑洼洼的,掉了好多下来。姑娘还不知道呢,这马蜂最讨厌了,一串果子上只咬破三两个,那破了的果汁滴到好的果子上,这一串果子都要烂掉。姑娘你瞧,咱们说话这会儿没赶,就落上好多马蜂了。” 袭人道:“你就算不停地赶,也赶不完那么多。你倒不如告诉买办,让他多做些小纱布口袋,一串果子套上一个,既透气,又不会糟蹋果子。” 婆子笑着说:“还是姑娘说得对。我今年才管上这事儿,哪儿知道这个巧妙的办法呀。” 接着又笑着说:“今年果子虽然遭了些殃,可味儿倒不错,不信摘一个姑娘尝尝。” 袭人一脸严肃地说:“这可使不得。不但没熟的不能吃,就算熟了,上头还没用来祭祀祖先呢,咱们可不能先吃。你在府里当差这么多年了,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吗。” 老祝妈连忙赔笑说:“姑娘说得是。我见姑娘挺喜欢,才敢这么说,可就把规矩给忘了,我真是老糊涂了。” 袭人道:“这也没什么。只是你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奶奶们,可别带头坏了规矩就好。” 说完,便径直出了园门,来到凤姐这边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