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玉赶忙说:“你不识字、没看过书,所以不知道。这是有的,不光花有花神,每种花有一位花神,还有总花神呢。但不知道她是去做总花神了,还是只管一种花的神?” 这小丫头听了,一时编不出来。正好当时是八月,园子里池塘上的芙蓉花正开得艳丽。这小丫头灵机一动,赶忙回答:“我也问过她管什么花,好让我们日后供奉。她说:‘天机不可泄露。你既然这么虔诚,我就只告诉你,你只能告诉宝玉一个人。除了他,要是泄露了天机,五雷就会轰顶。’她还说,她就是专门掌管芙蓉花的。”
宝玉听了这话,不但不觉得奇怪,反而化悲为喜,指着芙蓉花笑着说:“这花也只有她这样的人去掌管才合适。我就知道,她这样的人肯定有一番作为。虽然她超脱了苦海,以后见不着了,可还是免不了伤感思念。” 又想:“虽然临终没能见上一面,现在去她灵前拜一拜,也算是尽了这五六年的情谊。”
想到这儿,宝玉急忙回到房间,重新穿戴整齐,只说去看黛玉,就一个人出了园子,朝着之前去晴雯家的方向走去,心想她的灵柩应该停在那儿。没想到,她哥嫂见她一咽气,就回了话,想早点拿到几两发送的例银。王夫人听说后,就赏了十两烧埋银子,还下令:“马上送到外头烧了。得女儿痨死的,绝不能留!” 她哥嫂拿了银子,就雇人入殓,把她抬到城外的化人场去了。剩下的衣服、鞋子、簪子、耳环,大概值三四百两银子,她哥嫂自己收了,留着以后用。两人锁上门,一起去送殡还没回来。宝玉扑了个空。
宝玉在那儿站了半天,没办法,只好又回到园子里。回到房间,觉得特别没意思,就顺路去找黛玉。偏偏黛玉不在房间,问去哪儿了,丫鬟们回答说:“去宝姑娘那儿了。” 宝玉又来到蘅芜苑,只见里面静悄悄的,一个人都没有,房间里的东西也搬得空空落落,不觉大吃一惊。忽然看见几个老婆子走来,宝玉急忙问这是怎么回事。老婆子说:“宝姑娘出去了。这里交给我们看着,还没搬完呢。我们帮忙送了些东西过去,也快弄完了。你请出去吧,让我们打扫打扫灰尘,以后你也不用跑这一趟了。”
宝玉听了,愣了半天,看着院子里的香藤异蔓,依旧翠绿青青,可不知怎么,今天看着比昨天多了几分凄凉,心里更添伤感。他默默地走出来,又看见门外的翠樾埭上半天都没人来往,不像以前,各个房里的丫鬟们总是陆陆续续地相约而来。他俯身看埭下的水,依旧缓缓地流淌着。宝玉心里想:“天地间竟有这么无情的事!” 悲伤感慨了一番,又想到司棋、入画、芳官等五个人走了,晴雯死了,现在宝钗也走了,迎春虽说还没走,但这几天也没见回来,还接连有媒人来求亲,大概园子里的人不久都要散了。就算烦恼,也无济于事。不如还是去找黛玉,陪她待一天,回来再和袭人一起,就这两三个人,说不定还能同生共死。这么想着,宝玉又往潇湘馆走去,可黛玉还没回来。宝玉想,自己也该出去送送,可实在不忍心面对这悲伤,还是不去了,于是又垂头丧气地回来了。
宝玉正不知所措的时候,忽然王夫人的丫头来找他,说:“老爷回来了,找你呢,又有好题目了。快走,快走。” 宝玉听了,只好跟着出去。到了王夫人房间,他父亲已经出去了。王夫人让人把宝玉送到书房。
这时,贾政正和一群幕友们谈论寻秋的趣事,又说:“快散的时候,忽然说起一件事,真是千古佳话,‘风流隽逸,忠义慷慨’这八个字都占全了,倒是个好题目,大家得作一首挽词。” 众幕宾听了,都急忙请教是什么奇妙的事。
贾政说道:“从前有一位被封为恒王的王爷,镇守青州。这恒王最喜欢女色,而且闲暇时喜欢练武,所以选了很多美女,天天练习武艺。每次闲暇时,就接连几天开宴,让众美女演练战斗攻城的本事。他的姬妾中有个姓林、排行第四的,姿色出众,武艺更是精湛,大家都叫她林四娘。恒王最喜欢她,就提拔林四娘统领众姬妾,又叫她‘姽婳将军’。” 众清客都称赞:“太妙太神奇了。在‘姽婳’下面加上‘将军’二字,反而更显得妩媚风流,真是绝世奇文。想来这恒王也是千古第一风流人物。” 贾政笑着说:“话是这么说,但还有更稀奇、更可叹的事。” 众清客都惊讶地问道:“不知道后面还有什么奇事?” 贾政说:“谁知道第二年,‘黄巾’‘赤眉’这些流贼的余党又聚集起来,在山左一带抢掠。恒王觉得这不过是些乌合之众,不值得大动干戈,就轻装骑马前去围剿。没想到贼众诡计多端,恒王打了两仗都没取胜,最后被众贼杀害。于是青州城里的文武官员都说:‘王爷都打不过,我们还能怎样!’就打算献城投降。林四娘得知这个噩耗,就召集众女将,下令说:‘我们都承蒙王爷的恩情,活在这天地之间,却无法报答他的万分之一。如今王爷为国捐躯,我也打算为王爷献身。你们有愿意跟着我的,马上和我一起去;有不愿意的,也趁早各自散去。’众女将听她这么说,都齐声说愿意。于是林四娘带领众人连夜出城,一直杀到贼营。众贼没防备,被斩杀了几个为首的。后来贼众见只是几个女人,料想成不了事,就掉转兵器,奋力反击,把林四娘等人一个都没留下,成全了林四娘的一片忠义之心。后来消息传到中都,从天子到百官,无不惊叹称奇。之后朝中自然又派人去剿灭,天兵一到,贼众就被消灭了,这就不用细说了。单说林四娘这件事,大家听了,觉得可不可敬?” 众幕友都感叹道:“实在可敬可奇,真是个好题目,确实该大家作首挽词纪念一下。” 说着,早有人拿来笔砚,根据贾政说的话,稍微改了几个字,就成了一篇短序,递给贾政看。贾政说:“差不多就这样。他们那儿本来就有原序。昨天又接到恩旨,要核查前代以来应该褒奖却遗漏没上奏的各类人等,不管是僧尼、乞丐还是女人,只要有一件事值得称赞,就把履历汇总送到礼部,以备请恩嘉奖。所以他们的原序也送到礼部去了。大家听说了这个消息,所以都要作一首《姽婳词》,来铭记这份忠义。” 众人听了,又笑着说:“这是应该的。更让人羡慕的是,本朝这些都是千古未有的盛大恩典,是历代都比不上的,可以说‘圣朝无阙事’,唐朝人早就预言了,竟然在本朝应验了。如今这个时代,这句话可没白说。” 贾政点头说:“正是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