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纨便对平儿说:“这事还得你去才能弄清楚。” 平儿答应了,急忙去了。不一会儿,就带着贾环来了。众人假装没事,让人沏了碗茶放在里间屋,然后故意找借口走开。原本是让平儿哄贾环,平儿便笑着对贾环说:“你二哥哥的玉丢了,你看见了吗?” 贾环一听,急得脸涨得通红,瞪着眼说:“人家丢了东西,你们怎么又叫我来查问,怀疑我。我是犯过案的贼吗!” 平儿见他这样,也不敢再问,只好又赔着笑说:“不是这么回事,怕三爷你拿了去吓唬他们,所以问问你看见了没有,好让他们去找。” 贾环说:“他的玉在他身上,看见没看见该问他,怎么问我。捧着他的人多着呢!得了好处不来问我,丢了东西就来问我!” 说着,起身就要走。众人也不好阻拦他。这时宝玉着急了,说:“都是这劳什子惹的祸,我也不要它了。你们也别闹了。环儿这一去,肯定嚷得满院子都知道,这不就更麻烦了吗。” 袭人等人急得又哭起来,说:“小祖宗,这玉丢了可不是小事,要是上头知道了,我们这些人可就大祸临头了!” 说着,便放声大哭起来。
众人更加难过,明知这事瞒不住,只好商量着怎么说,好回去回禀贾母等人。宝玉说:“你们也别商量了,就说我把玉砸了,这事就算了。” 平儿说:“我的爷,你说得倒轻巧!上头要是问为什么砸,我们也得有个说法啊。要是追查砸玉的原因,那可怎么办?” 宝玉说:“不然就说我前几天出门丢了。” 众人一想,这句话倒勉强能糊弄过去,可这两天宝玉又没去上学,也没去别的地方。宝玉说:“怎么没去,大前天我还到南安王府听戏去了呢,就说那天丢的。” 探春说:“那也不行。既然是前几天丢的,为什么当天不回禀。” 众人正在绞尽脑汁,想着怎么编个谎,就听见赵姨娘哭着喊着走来,说:“你们丢了东西自己不找,怎么背地里拷问环儿。我把环儿带来了,索性交给你们这些趋炎附势的人,该杀该剐,随你们便。” 说着,把环儿往前一推,说:“你是个贼,快招了吧!” 气得环儿也哭喊起来。
李纨刚想要劝解,这时丫头来通报:“太太来了。” 袭人等人此时尴尬得不知所措,宝玉等人赶忙出去迎接。赵姨娘也暂时不敢吭声,跟着走了出来。王夫人见众人脸上都带着惊慌的神色,这才相信刚才听到的话,便问道:“那块玉真的丢了吗?” 众人都不敢出声。王夫人走进屋里坐下,便叫袭人。袭人吓得连忙跪下,含着眼泪想要禀报。王夫人说:“你起来,赶紧让人仔细去找,一慌乱反倒不好了。” 袭人哽咽着说不出话来。宝玉生怕袭人真的把事情说出来,便说道:“太太,这事和袭人没关系。是我前几天去南安王府听戏,在路上弄丢的。” 王夫人问:“为什么那天不找?” 宝玉说:“我怕他们知道,所以没告诉他们。我让焙茗等人在外面各处找过了。” 王夫人说:“胡说!现在你换衣服不都是袭人她们服侍的吗?一般哥儿出门回来,手巾、荷包少了,都得问个清楚,何况这块玉不见了,怎么能不问呢!” 宝玉无言以对。赵姨娘听到这话,心里得意起来,急忙接过话茬说:“在外面丢了东西,也赖到环儿头上!” 话还没说完,就被王夫人喝斥道:“这里说正事,你插什么嘴,说那些没用的话!” 赵姨娘便不敢再吭声了。还是李纨和探春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王夫人,王夫人急得泪如雨下,索性打算回禀贾母,去问问邢夫人那边跟来的人。
凤姐在病中也听说宝玉丢了玉,知道王夫人过来了,料想躲不过,便由丰儿搀扶着来到园子里。正好王夫人起身要走,凤姐娇弱地说道:“给太太请安。” 宝玉等人过来问凤姐好。王夫人接着说道:“你也听说了吧,这可真是件怪事!刚才一不留神就丢了,怎么找都找不到。你想想,从老太太那边的丫头,到你们平儿,谁手脚不干净,谁心思不正。我要回禀老太太,仔细查一查才行。不然宝玉的命根子可就没了。” 凤姐回答说:“咱们家人口众多,关系复杂,自古就说‘知人知面不知心’,谁能保证谁是好人呢。但现在一吵闹,大家都知道了,偷玉的人要是被太太查出来,知道自己死无葬身之地,一着急,说不定会把玉毁掉灭口,到时候可怎么办。依我看,就说宝玉本来就不喜欢这块玉,把它扔了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只要大家严密些,别让老太太和老爷知道。这么说,再悄悄派人到各处查访,把玉哄骗出来,这样既能找回玉,也能定罪名。不知道太太觉得怎么样?” 王夫人迟疑了半晌,才说:“你这话虽然有道理,可老爷那边怎么瞒得住呢。” 便把贾环叫过来,说道:“你二哥哥的玉丢了,不过问了你一句,你怎么就乱嚷嚷。要是嚷破了,人家把玉毁坏了,看你还活得成不!” 贾环吓得哭了起来,说:“我再也不敢嚷了。” 赵姨娘听了,更是不敢出声。王夫人便吩咐众人道:“想来肯定有没找到的地方,东西好好地在家里,难道还能飞了不成。只是不许声张。限袭人三天之内给我找出来,要是三天找不到,只怕也瞒不住了,到时候大家都别想过安稳日子。” 说着,便叫凤姐跟着她到邢夫人那边商量如何追查。暂且不提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