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赵姨娘,听说探春要远嫁这事儿,反倒高兴起来,心里琢磨着:“我这丫头在家的时候,太不把我当回事了,我哪还像个娘啊,连她的丫头都不如。而且她老是巴结别人,护着外人。她在前面挡着,连我那环儿都没机会出头。如今老爷把她接走了,我倒落得清净。还指望她孝敬我,想都别想。只盼着她能像迎丫头那样,我也就称了心愿了。” 这么想着,她就跑到探春那儿去道喜,说:“姑娘,你可是要飞黄腾达了,到了姑爷那边,肯定比家里强。想来你也是乐意的。虽说养了你一场,可也没沾到你什么光。就算我有七分不好,也总有三分好吧,你可别一去就把我忘到脑后去了。” 探春听她这话毫无道理,只是低头做着手里的活儿,一句话都不搭理她。赵姨娘见她不理自己,气呼呼地自己走了。
这边探春又气又好笑,心里还满是伤心,也只能暗自掉眼泪。坐了一会儿,她心情烦闷地走到宝玉这边来。宝玉问道:“三妹妹,我听说林妹妹死的时候你在那儿。我还听说,林妹妹死的时候,远远的好像有音乐声。说不定她是有特殊来历的呢。” 探春笑着说:“那大概是你心里想的吧。不过那天晚上确实有点奇怪,那声音不像普通人家的鼓乐声。你说的也有可能。” 宝玉听了,更觉得是这么回事。又想起前几天自己神魂恍惚的时候,曾见过一个人,说黛玉生不同常人,死也不同于凡鬼,肯定是哪里的仙子下凡。又忽然想起那年唱戏时扮的嫦娥,飘飘然的,多么有风姿。过了一会儿,探春走了。宝玉一心要紫鹃过来,马上回禀贾母去叫她。无奈紫鹃心里不情愿,虽说经贾母和王夫人指派过来了,可也没办法,在宝玉跟前,不是唉声叹气,就是愁眉苦脸。宝玉背地里拉着她,低声下气地想问关于黛玉的事儿,紫鹃从来没给过好脸色,也没说过什么好话。宝钗反倒在背地里夸赞紫鹃忠心,也不责怪她。雪雁虽说在宝玉娶亲那晚出过力,可宝钗看她脑子不太清楚,就回禀了贾母和王夫人,把她许配给了一个小厮,让他们各自过日子去了。王奶妈照顾着雪雁,以后好送黛玉的灵柩回南方。鹦哥等小丫头还是继续伺候老太太。宝玉本来就思念黛玉,想到这儿,又想到跟着黛玉的人都已经四散了,心里更加郁闷。郁闷到没办法的时候,他又突然想到,黛玉死得这么安安静静、清清楚楚的,肯定是脱离凡俗,回仙界去了,这么一想,心里又有些欢喜。
突然,宝玉听到袭人和宝钗在谈论探春出嫁的事儿,他 “啊呀” 一声,直接哭倒在炕上。宝钗和袭人吓了一跳,赶忙过来扶起他,问道:“怎么了?” 宝玉哭得都说不出话来,定了定神后,才说道:“这日子没法过了!我的姐妹们一个一个都走散了!林妹妹成仙去了。大姐姐呢,已经去世了,这也就罢了,反正也不能天天在一起。二姐姐呢,嫁了个混帐东西。三妹妹又要远嫁,以后都见不着了。史妹妹也不知道要去哪儿。薛妹妹也有了婆家。这些姐姐妹妹们,难道一个都不留在家里,就单单留我一个人做什么呀!” 袭人赶忙又拿话来安慰他。宝钗摆摆手说:“你别劝他,让我来问他。” 于是问宝玉:“照你这么想,是不是要这些姐妹都留在家里,一直陪着你到老,都不用考虑终身大事了?要说别人,或许还有别的想法。可你自己的亲姐姐亲妹妹,且不说有没有远嫁的;就算有,这也是老爷做主的事儿,你能有什么办法!别以为天下就你一个人疼姐姐妹妹,要是都像你这样,那连我也不能陪你了。大凡人读书,就是为了明白事理,你怎么反倒越来越糊涂了。这么说的话,我和袭姑娘都到一边儿去,让你把姐姐妹妹们都叫来守着你好了。” 宝玉听了,两只手拉住宝钗和袭人说:“我也知道。可为什么散得这么早呢?等我化成灰的时候再散也不迟啊。” 袭人赶忙捂住他的嘴说:“又胡说了。这才刚过了两天,你身子好点了,二奶奶也才刚吃了点饭。要是你又闹起来,我可不管了。” 宝玉慢慢地听着她俩说的话,觉得都有道理,只是心里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,只能勉强说道:“我心里明白,就是心里乱糟糟的,难受得很。” 宝钗也不再理他,悄悄地让袭人赶紧想办法安抚他,慢慢地开导他。袭人就想着去告诉探春,让她临走前不用来辞行了,宝钗说:“这有什么好怕的。等过几天,等他心情平复些,心里明白点了,还得让他们多聊聊呢。况且三姑娘是个特别明白事理的人,不像那些虚伪做作的人,到时候肯定会好好劝劝他。他以后就不会这样了。” 正说着,贾母那边派鸳鸯过来说,知道宝玉旧病又犯了,让袭人好好劝说安慰,让他别胡思乱想。袭人等人连忙应下。鸳鸯坐了一会儿就走了。贾母又想到探春要远行,虽说不用准备丰厚的嫁妆,但该有的日常用度等东西都得备好,就把凤姐叫过来,把老爷的想法跟她说了一遍,让她去操办。凤姐答应了,可她到底会怎么办理,且听下回分解。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