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二位殿下悲痛哭泣的时候,那三千士卒听了,都心酸不已,看到的人也都忍不住掩面叹息。殷、雷二将无奈,只得催动人马,朝着朝歌方向走去。有诗为证:
“皇天何苦失推详,兄弟逃灾离故乡;指望借兵伸大恨,孰知中道遇豺狼?思亲漫有冲霄志,诛佞空怀报怨方;此日双双投陷阱,行人一见泪千行。”
话说殷、雷二将擒获了二位殿下,快要到朝歌时,安下营寨。二将进城回旨,心里暗自高兴,觉得大功告成。有报马跑到武成王黄飞虎帅府报告说:“殷、雷二将已经捉获了二位殿下,进城回旨去了。” 黄飞虎听了,大怒道:“这两个家伙,就想着立功,却不顾成汤的后代。我叫你们还没享受到荣华富贵,就先死于刀剑之下,还没得到封赏,就先血染衣衫!” 他命令黄明、周纪、龙环、吴谦:“你们去传请各位老千岁,还有诸侯和文武官员,都到午门集合。” 四人领命而去。
黄飞虎骑上坐骑,直奔午门,刚一下马,就看见文武官员们听说捉获了二位殿下,都纷纷赶到午门。不一会儿,亚相比干、微子、箕子、微子启、微子衍、伯夷、叔齐、上大夫胶鬲、赵启、杨任、孙寅、方天爵、李烨、李燧等百官都到齐了,彼此相见。
黄飞虎说:“列位老殿下、诸位大夫,今日的安危,都取决于丞相和列位的谏议。我是武臣,又不是谏官,还请大家尽早想办法。” 大家正在议论,只见军卒簇拥着二位殿下来到午门。百官上前,口称千岁。殷郊、殷洪流着泪大声叫道:“列位皇伯、皇叔,还有众位大臣,可怜成汤三十二世的子孙,如今却要惨遭屠戮。我自从被立为东宫太子,并没有失德的行为,就算有过错,也不过是被贬谪,没想到会落到身首异处的下场。恳请列位以社稷为重,救救我们的性命,那真是万幸了。”
微子启说:“殿下不必担心,百官都有本章保奏,想来应该没事。”
且说殷、雷二将进入寿仙宫回旨。纣王说:“既然抓住了逆子,就不用来见朕了,直接在午门斩首正法,然后收尸埋葬,再来回旨。” 殷破败奏道:“臣还没有得到行刑的旨意,怎么敢处决呢?” 纣王当即用御笔写下 “行刑” 二字,交给殷、雷二将。二将捧着行刑的旨意,立刻出了午门。
黄飞虎一见,顿时火冒三丈,怒不可遏,站在午门正中,拦住二将,大声叫道:“殷破败、雷开!你们以为抓住太子就有功了,杀了殿下就能加官进爵?只怕官位高了,危险也就来了,地位重了,性命也就危险了。”
殷、雷二将还没来得及回应,只见上大夫赵启走上前,劈手一把,将殷破败捧着的行刑旨意撕得粉碎,厉声大叫:“昏君无道,你们这些匹夫还助纣为虐!谁敢捧着旨意擅自斩杀东宫太子?谁敢拿着宝剑胡乱杀害储君?如今纲常大乱,礼义全无。列位老殿下、诸位大臣,午门不是议论国事的地方,咱们应该一起到大殿,鸣钟击鼓,请天子临朝,都要犯颜直谏,以确定国家的根本。”
殷、雷二将见众官情绪激愤,朝堂礼仪都不顾了,吓得目瞪口呆,不知所措。黄飞虎又命令黄明、周纪等四将守住殿下,以防有人暗中加害。这八名奉御官把二位殿下绑了起来,就等着行刑旨意,却没想到被众官拦住了。这暂且不表。
且说众官一起上殿,鸣钟击鼓,请天子登殿。纣王在寿仙宫听到钟鼓之声,正打算传问,只见奉御官奏道:“满朝文武,请陛下登殿。” 纣王对妲己说:“这没别的事,肯定是为了逆子的事,百官想来保奏,这该怎么处理呢?” 妲己说:“陛下传出旨意,今天就斩了殿下,百官明天再来朝见,现在就传旨。”
奉御官传下旨意,百官们都仰着头听着天子的旨意:
诏曰:“‘君主召见,不等车马备好就要出发;君主赐死,不敢苟且偷生。’这是万古不变的大法,天子也不能随意更改。如今逆子殷郊助纣为虐,殷洪灭伦藐法,肆意妄为。他们仗剑入宫,擅自杀死逆贼姜环,企图毁灭证据。还拿着剑追杀命官,想要弑父,违背伦理,子道尽失。如今在午门被擒获,应按照祖宗的律法处置。你们不要助逆佑恶,好好听朕的话。如果有国家大事,等明天临殿再商议处理。特此诏示,希望你们明白。”
奉御官读完诏书,百官们无可奈何,纷纷议论,却始终没有结果,也不敢散去,却不知道行刑的旨意已经传出午门了。这暂且不表。
单说上天垂象,早就定下了兴衰之数。二位殿下乃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,自然不该绝命。当时,太华山云霄洞的赤精子、九仙山桃源洞的广成子,因为一千五百年神仙犯了杀戒,昆仑山玉虚宫掌教阐扬道法,元始天尊圣人闭目讲经,不宣扬道德。二仙闲来无事,在三山五岳游玩,脚踏云光,经过朝歌。忽然,被二位殿下头顶上的两道红光挡住了脚下的云光。二仙拨开云头一看,只见午门杀气腾腾,愁云密布,二仙立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