纣王见伯邑考言辞恳切,为父申诉冤屈,极为诚恳,深知这是忠臣孝子的肺腑之言,心中十分感动,便赐伯邑考起身。伯邑考谢恩后,站在栏杆之外。
此时,妲己在里面看到伯邑考风度翩翩,容貌俊美,眉清目秀,齿白唇红,说话温柔有礼。妲己立刻传旨:“卷起珠帘。” 左右宫人将珠帘高高卷起,搭上金钩。纣王见妲己出来,便说道:“御妻,今有西伯侯之子伯邑考前来纳贡,代父赎罪,其情着实可怜。” 妲己奏道:“臣妾听闻西岐的伯邑考擅长鼓琴,技艺举世无双,人间罕有。” 纣王问道:“御妻怎么知道的?” 妲己说:“臣妾虽是女流之辈,自幼深居闺阁,但听父母说起,伯邑考博通音律,鼓琴技艺更是精湛,深谙大雅之音,所以臣妾才知道。陛下不妨让伯邑考弹奏一曲,便可知他的深浅。”
纣王本就是个沉迷酒色的人,又长期被妖气迷惑,一听妲己这么说,便命令伯邑考拜见妲己。伯邑考朝拜完毕,妲己说道:“伯邑考,听说你擅长抚琴,你现在就试弹一曲如何?” 伯邑考奏道:“娘娘在上,臣听说‘父母有疾,为人子者不敢舒衣安食’。如今犯臣的父亲被囚禁七年,受尽苦楚,臣怎么忍心不顾父亲,自己却在这里寻欢作乐,弹奏琴曲呢?况且臣此刻心如乱麻,又怎能弹出和谐的音律,以免辱没了圣聪。” 纣王说:“你就当在此情景下,弹奏一曲。倘若琴艺稀奇,朕就赦免你们父子归国。” 伯邑考听了,心中大喜,连忙谢恩。
纣王传旨取来一张琴,伯邑考盘膝坐在地上,将琴放在膝上,用他那纤细的手指轻轻拨动琴弦,弹奏了一曲《风入松》:
杨柳依依弄晚风,桃花半吐映日红;芳草绵绵铺锦绣,任他车马各西东。
伯邑考弹到曲终,只听那音韵悠扬婉转,仿佛是玉石相互撞击、玉磬鸣响,又似万壑松涛阵阵,清新婉约,几乎要断绝人的尘念。让人顿时觉得尘俗的衣襟都为之一爽,恍惚间如同置身于瑶池仙境、凤阙楼台之中。相比之下,那些普通的笙簧箫管、檀板讴歌之声,都显得俗气逼人。真可谓是 “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能得几回闻”。
纣王听罢,心中十分欢喜,对妲己说:“果如御妻所言,伯邑考的琴曲,可称尽善尽美!” 妲己奏道:“伯邑考的琴艺,天下闻名,如今亲眼见到他本人,才知道传闻还不足以形容他的琴艺。” 纣王听了大喜,传旨到摘星楼摆宴。
妲己偷偷打量伯邑考,只见他面如满月,双手姿态俊雅,仪表非凡,那风度气质十分动人。妲己又看了看纣王的容貌,觉得纣王面容暗昧,远不如伯邑考英俊。看官们有所不知,纣王虽然有着帝王之相,可怎奈长期沉迷色欲,面容已经显得枯槁憔悴。自古佳人爱少年,更何况妲己本就是个妖魅呢?妲己心中暗自思量,打算将伯邑考留在身边,假说让他传授琴艺,趁机挑逗他,说不定能成就一段姻缘,共享鱼水之欢。况且伯邑考年轻,与他在一起,对自己的益处更多,何必拘泥于纣王这个老头子呢?
妲己心中打着如意算盘,随即奏道:“陛下应当赦免西伯侯父子归国,这固然是陛下浩荡的恩德。只是伯邑考的琴艺堪称天下一绝,如今若赦免他归国,朝歌就听不到如此美妙的琴音了,实在是可惜!” 纣王问道:“那该怎么办呢?” 妲己奏道:“臣妾有一计,可以两全其美。” 纣王问:“御妻有什么妙策,能做到两全?” 妲己说:“陛下可以留下伯邑考,让他在这里传授臣妾琴艺。等臣妾学得精通了,早晚侍奉陛下左右,为陛下增添闲暇时的乐趣。这样一来,西伯侯感激陛下的赦免之恩,二来朝歌也不会断绝美妙的琴音,或许可以两全其美。”
纣王听了,伸手拍着妲己的背说:“爱卿真是贤能啊!聪慧过人,想出的这个办法,一举两得。” 随即传旨:“留下伯邑考在这摘星楼传授琴艺。” 妲己心中暗自欢喜,心想:“我如今先把纣王灌醉,扶他去沉睡,我就可以和伯邑考行事,还愁这件事办不成?” 于是,她连忙传旨摆宴。纣王还以为妲己是一片美意,哪里知道她心中暗藏着伤风败俗的念头,严重破坏了纲常礼义。
妲己手捧金杯,对纣王说:“陛下,请饮下这杯寿酒。” 纣王以为这是妲己对自己的关爱,只顾着尽情欢乐,不知不觉就喝得酩酊大醉。妲己命左右的侍御宫人,将皇上扶到龙榻上安睡,这才让伯邑考传授琴艺。两边的宫人取来两张琴,上面一张给妲己,下面一张给伯邑考用来传授琴艺。
伯邑考奏道:“犯臣子启禀娘娘,这琴有内外五形、六律五音,弹奏的手法有吟、猱、勾、剔,左手讲究龙睛指法,右手讲究凤目指法,按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。还有八法,分别是抹、挑、勾、剔、撇、托、擘、打。弹琴有六忌,有七不弹。” 妲己问道:“什么是六忌?” 伯邑考说:“听闻哀恸哭泣之事、心中专注于其他事情、心怀忿怒之情、处于戒欲受惊状态时,都不宜弹琴。” 妲己又问:“什么是七不弹?” 伯邑考说:“疾风骤雨、大悲大哀、衣冠不整、酒醉性狂、身处无香之地且接近亵渎之物、不懂音律且近于粗俗、身处不洁之地且接近污秽之物时,遇到这些情况都不能弹琴。这琴乃是太古遗音,高雅脱俗,与其他乐器大不相同。其中有八十一大调、五十一小调、三十六等音。有诗为证: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