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夜北风呼啸,仿佛要将世间的琼瑶美玉碾碎。比干丞相趁着这严寒之际,精心准备了一件用狐狸皮硝制而成的袍袄,打算进献给纣王。此时正值九月,时光飞逝,转瞬之间就到了仲冬时节。
这一天,纣王与妲己正在鹿台之上欢宴赏雪。只见天空中彤云密布,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,雪花如梨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,整个乾坤仿佛被银装素裹。朝歌城也被这漫天的瑞雪所覆盖,好一派壮丽的雪景。
那雪花在空中如银珠般肆意洒落,又似半天飞舞的柳絮相互交织。路上的行人衣袖拂过,仿佛在舞动着梨花,满树的枝条都被积雪压弯,宛如千枝银条。公子们围坐在桌前饮酒作乐,仙翁们则扫雪烹茶,享受着冬日的宁静。夜里北风透过窗纱,让人分不清究竟是雪花还是梅花的气息。那飕飕的冷气直侵人心,片片雪花铺天盖地。瓦楞上好似鸳鸯轻轻拂过粉妆,炉中焚烧着兰麝香料,更添几分暖意。云雾弥漫四野,仿佛在催促着晚归的人,阁中的红炉映照着玉影,显得格外静谧。
这雪,像梨花、像杨花、像梅花、像琼花。它如梨花般洁白,似杨花般纤细,又没有梅花的香气,却有着琼花的珍贵。它不仅有声有色,而且有气有味。所谓有声,恰似春蚕咀嚼桑叶;有气,那股寒冷直侵心骨;有色,纯净得如同美玉毫无瑕疵;有味,能够预示来年庄稼的收成。雪花团团如同滚珠,霏霏恰似玉屑。一片宛如凤羽,两片犹如鹅毛。三片簇拥在一起,四片相互攒聚。五片恰似梅花,六片如同花萼。当这雪下得稠密之时,只见江湖仿佛被染成了一片青色。
这雪,对富有的人来说,是红炉中添上兽炭,阁内畅饮羊羔美酒的惬意;而对贫贱之人,却是厨中无米下锅,灶下无柴生火的艰难。这哪里是什么老天的恩赐,分明是降下的杀人利刃。
在这寒冷的氛围中,纣王与妲己正沉醉于宴饮赏雪的欢乐之中。这时,当驾官前来启奏:“比干丞相候旨。” 纣王说道:“宣比干上台。” 比干行礼完毕,纣王问道:“雪花纷飞,皇叔不在府中饮酒御寒,为何冒着风雪前来,有什么奏章要呈给朕?” 比干奏道:“鹿台高耸入云,寒冬风雪凛冽,臣担忧陛下龙体受寒,特地献上这件袍袄,为陛下抵御寒冷,略表臣的一点心意。” 纣王说:“皇叔年事已高,这袍袄本应留着自己用,如今进献给孤,足见皇叔的忠诚与关爱。” 随即命人取来袍袄。
比干走下台,双手高高捧着朱盘,盘中的袍袄外面是大红色,内里则是狐狸皮毛。比干亲手将袍袄抖开,给纣王穿上。纣王笑着说:“朕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却偏偏缺少这样一件御寒的袍袄。如今皇叔此举,真是功莫大焉。” 纣王传旨赐酒,与比干一同在鹿台畅饮。
此时,妲己在绣帘内看到那件袍袄,认出竟是用她子孙的皮制成,一时间心如刀绞,肝肠欲断,这痛苦却无人可以倾诉。她在心中暗暗咒骂:“比干老贼!我的子孙享用了当今的酒席,与你这老贼有何相干?你分明是故意欺我,用这皮毛来刺痛我的心。我若不把你这老贼的心挖出来,就枉为中宫之后。” 想到此处,妲己泪如雨下。暂且不说妲己对比干的深深怨恨。
且说纣王与比干举杯畅饮,比干推辞了酒,谢恩后走下台去。纣王穿着袍袄进入内殿,妲己迎了上来。纣王说:“鹿台的寒冬,比干进献的袍袄,正合朕意。” 妲己却奏道:“臣妾有几句愚见,不知陛下能否容纳?陛下乃尊贵的龙体,怎能披这狐狸皮毛制成的袍袄,这既不稳妥,又有失陛下的尊严。” 纣王听后,说道:“御妻所言极是。” 于是将袍袄脱下来,收入库中。这其实是妲己见物伤情,心中不忍,才说出这番话。她暗自沉思:“昔日为报琵琶妹子之仇,想要建造鹿台,却没想到引出这许多是非,致使子孙几乎灭绝。” 心中对比干更是痛恨不已,一心想要加害比干,却一时想不出办法。
时光匆匆而过,一日,妲己在鹿台陪宴时,突然心生一计。她撤去脸上的妖媚妆容,变得比平常逊色许多,往日那如同牡丹初绽、芍药迎风、梨花带雨、海棠醉日般的冶艳之态,如今只剩下十分之一二。纣王正在饮酒,不经意间仔细端详妲己,许久之后,发现妲己容貌变化极大,不禁频频注视。妲己见状,问道:“陛下为何频频看臣妾这残妆?” 纣王只是微笑,并不说话。妲己再三追问,纣王才说:“朕看爱卿的容貌,真如娇花美玉一般,让人爱不释手。” 妲己说:“臣妾哪有什么出众的容颜,不过是承蒙陛下宠爱罢了。臣妾有个结义妹妹,名叫胡喜媚,如今在紫霄宫出家修行。臣妾的容貌,与她相比,不及她的百分之一。”
纣王本就沉迷酒色,听到如此美貌的女子,心中顿时欣喜不已。他笑着问道:“爱卿既然有这样的妹妹,能否让朕见上一面?” 妲己说:“喜媚是个闺女,自幼出家,拜师学道,在那洞府名山、紫霄宫内修行,一时之间怎能来到这里?” 纣王说:“全靠爱卿的福分,无论如何,也得想个办法让朕见她一面,也不辜负爱卿的举荐。” 妲己说:“当初臣妾与她在冀州时,一同做针线活。她出家时,与臣妾道别,臣妾洒泪哭泣说:‘今日与妹妹分别,恐怕再也难以相见了!’喜媚说:‘等我拜师之后,若能习得五行之术,便送你一块信香。姐姐若想见我,点燃这信香,我即刻就到。’后来她走了一年,果然送来了一块信香。没过两个月,臣妾就承蒙圣恩,被选入朝中,侍奉陛下左右,便把这事给忘了。若不是陛下今日提起,臣妾也不敢奏闻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