纣王大喜,说:“爱卿为何不赶紧把信香拿来点燃!” 妲己说:“还早呢,喜媚是个仙家之人,与凡人不同。等明日月下,陈设好茶果,臣妾沐浴焚香之后,才能迎接她来,这样才妥当。” 纣王说:“爱卿所言甚是,不可亵渎了仙家。” 纣王与妲己继续宴乐,之后安然就寝。
到了三更时分,妲己现出原形,径直来到轩辕坟中。雉鸡精见了她,哭着诉说:“姐姐,就因为你设的那一场酒席,你的子孙全被断送了,皮都被剥了去,你可知道?” 妲己也悲痛地哭泣着说:“妹妹,我的子孙遭受如此大冤屈,却无处申诉。我想来想去,想出一个计策,必须如此这般,才能把那老贼的心挖出来,报我心头之恨。如今全靠妹妹你帮忙,咱们彼此相互照应。我想你独自守着这巢穴,也很寂寞,何不顺这个机会,去享受皇家的供奉,咱们朝夕相聚,岂不是美事一桩?” 雉鸡精连忙感谢妲己说:“既然承蒙姐姐举荐,我怎敢不从命!明日我就去。” 妲己计谋已定,依旧隐形,回到宫中,魂魄归入本窍,与纣王一同安睡。
天亮之后,纣王满心欢喜,一心盼着今晚胡喜媚降临,恨不得立刻让太阳落山,明月升起。到了晚上,纣王见月华初升,天空如洗,不禁作诗一首:
“金运蝉光出海东,清幽宇宙彻长空;玉盘悬在碧天上,展放光华散彩虹。”
纣王与妲己在台上赏月,催促妲己焚香。妲己说:“臣妾虽然焚香拜请,但喜媚来的时候,陛下得回避一会儿,恐怕冲撞了她,她一不高兴就回去了,再要请她来可就难了。等臣妾跟她说明情况,再请陛下相见。” 纣王说:“一切听爱卿的吩咐,朕都照办。”
妲己洗净双手,焚香祈祷,设下圈套。将近一更时分,只听半空中风声响起,阴云密布,黑雾弥漫,将那一轮明月遮蔽。一时间,天昏地暗,寒气袭人。纣王心中惊疑,忙问妲己:“这风怎么这么大,一会儿就天地变色了。” 妲己说:“想必是喜媚踏着风云来了。” 话还没说完,就听到空中传来环佩之声,隐隐有人声飘落。妲己急忙催促纣王进内殿,说:“喜媚来了!等臣妾跟她讲好了,再请陛下相见。” 纣王只好走进内殿,隔着帘子偷偷张望。
只见风声渐渐停歇,月光之下,出现一位道姑。她身穿大红八卦衣,脚蹬丝绦麻履。此时月色再次明亮起来,光彩皎洁,殿内灯烛辉煌。俗话说:“灯月之下见佳人,比白日更胜十倍。” 只见这位女子肌肤如瑞雪般洁白,脸庞似朝霞般明艳,有着海棠般的风韵,樱桃小口,杏脸桃腮,光彩照人,娇媚动人,一举一动都让人着迷。
妲己走上前去,说:“妹妹来了!” 胡喜媚说:“姐姐,贫道稽首了。” 二人一同走进殿内,行礼后坐下。喝过茶,妲己说:“昔日妹妹曾说,只要焚烧信香,你就会来。今日果然言而有信,能见到妹妹的尊容,真是我的幸运。” 道姑说:“贫道一闻到信香,就担心违背了之前的约定,所以急忙赶来,还请姐姐恕罪,若有唐突之处。” 二人相互谦逊了一番。
纣王在一旁,再次看到胡喜媚的风姿,又瞧瞧妲己的模样,觉得二者简直有天壤之别。纣王心想:“要是能让喜媚常伴枕边,就算不做这天子,又有何妨?” 想到这里,纣王心中十分煎熬。只见妲己问胡喜媚:“喜妹是吃斋还是吃荤?” 胡喜媚回答:“吃斋。” 妲己便传旨安排素斋。二人举杯交谈,在灯光的映照下,故意做出妖娆的姿态。
纣王看着胡喜媚,只觉得她如同蕊宫仙子、月窟嫦娥下凡一般,把纣王看得神魂颠倒,仿佛魂魄都飘到了九霄云外,恨不能立刻与她亲近。纣王急得抓耳挠腮,坐立不安,却又不知如何是好。他忍不住频繁咳嗽,妲己心领神会,用眼色暗示胡喜媚,然后对她说:“妹妹,我有一事相求,不知妹妹能否答应?” 胡喜媚说:“姐姐有什么事,尽管吩咐,贫道听从便是。” 妲己说:“之前,我在天子面前夸赞妹妹的大德,天子十分欢喜,一直想见妹妹一面。今日妹妹肯赏脸降临,实在是万幸。还请妹妹体谅天子的渴望之情,与他见上一面,让天子也能沾沾妹妹的福慧,妹妹若能答应,我感激不尽。现在不敢贸然让天子前来拜见,所以先跟妹妹说一声,不知妹妹意下如何?”
胡喜媚说:“我是女流之辈,又出了家,与世俗之人相见多有不便。再者说,男女有别,‘男女授受不亲’,怎能同席相对,不分内外之礼呢?” 妲己说:“妹妹此言差矣,妹妹既然出家,本就超脱三界,不在五行之中,怎能用世俗的男女观念来衡量呢?况且天子受命于天,是天之子,治理万民,富有四海,普天之下皆是他的臣民。无论何人,都可以与他相见。我与妹妹虽为结拜姐妹,但情同手足,就凭这份情谊,妹妹见天子也不为过,这有什么妨碍呢?” 胡喜媚说:“既然姐姐这么说,那就请天子相见吧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