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黄飞虎带着酒意离席,见这妖精扑来,手中没有东西抵挡,便一把抓住牡丹亭的栏杆,折断一根,朝着狐狸打去。那妖精一闪,又扑了过来…… 黄飞虎大喊左右:“快把北海进贡来的金眼神鹰放出来。” 左右急忙打开红笼,放出那只鹰。这鹰双目如灯,专门降伏妖精。它飞起来往下一扑,爪子如同钢钩,朝狐狸抓去。那狐狸叫了一声,径直往太湖石下钻去。纣王亲眼目睹这一幕,立刻下令左右:“拿锹锄来,往下挖。” 左右挖了两三尺深,只见下面有无数人骨和骷髅堆在一起,纣王见状,十分惊骇。纣王想到谏官的奏本中常说,宫中妖气弥漫,天下灾象频现,如今看来,果然属实,心中很是不快。百官起身谢恩,出了朝廷,各自回府,暂且不表。
且说妲己酒醉后,原形毕露,没想到被神鹰抓伤了脸。她惊醒过来,后悔不已。纣王在御书阁与妲己同寝,睡到天亮,纣王忽然看到妲己脸上有伤,急忙问道:“御妻脸上怎么有伤?” 妲己在枕边回答:“昨晚陛下陪百官饮宴,妾身去园中游玩,从海棠花下经过时,突然被海棠枝干垂落下来,抓伤了脸,所以才带伤。” 纣王说:“今后可别再去御园游玩了,原来这里真有妖气。朕和百官饮酒到三更,见到一只狐狸前来扑人。当时武成王黄飞虎折断栏杆去打它,它都不退。后来放出外国进贡的金眼神鹰,那鹰专门降伏狐狸,一抓之下,那妖精带伤逃走了,鹰爪上还留着血和狐狸毛。” 纣王对妲己说着,却不知自己一直与狐狸同寝。且说妲己暗自痛恨黄飞虎:“我又没招惹你,你今日却害我,只怕你日后狭路相逢,难以回避。” 有诗为证:
“纣王欣然赏牡丹,君臣欢饮鼓三攒;狐狸形现人多怕,怪兽施威气更欢。
金眼神鹰真可羡,绥尾邪魔已带残;私仇断送贞节妇,得忠良遂钓竿。”
话说妲己对黄飞虎放鹰害她一事怀恨在心,只等寻机报复,而武成王黄飞虎却浑然不知。话分两头,且说西岐的姜子牙在朝堂上,一天,看到边报上说:“纣王沉溺酒色,宠信奸佞,东海的平灵王又造反了,闻太师前去征讨。” 又看到边报:“崇侯虎迷惑圣心,大兴土木,陷害大臣,残害百姓;与费仲、尤浑暗中勾结,把持朝政,狼狈为奸,肆意妄为,打压谏官。” 姜子牙看到这些,怒发冲冠,心想这贼若不先除掉,恐怕会成为后患。
第二天早朝,文王问道:“丞相昨日看了边报,朝歌可有什么异常之事?” 姜子牙出班启奏:“臣昨日看边报,得知纣王挖了比干的心,做羹汤给妲己治病。崇侯虎扰乱朝政,对大臣蛮横无理,蛊惑天子,无所不为。残害万民,百姓却敢怒不敢言,肆意杀戮,众人也不敢抱怨。他恶事做尽,借助权势作威作福,毒害四海,助纣为虐。他在天子身边,真不知道将来会有怎样的结局?如今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主公一向广施仁义。依臣愚见,应先讨伐这个乱臣贼子,铲除这个扰乱朝政之人。如此一来,天子身边就没有谗佞之徒,或许天子还有悔过向善的机会,主公也不辜负天子授予的节钺大权。” 文王说:“爱卿所言虽有道理,可孤与崇侯虎爵位相同,哪能擅自征伐他呢?” 姜子牙说:“天下的利弊,允许众臣直言劝谏,不必隐瞒。况且主公受天子赐予白旄黄钺,有权进行征伐,原本就是为了禁绝暴虐,铲除奸邪。像崇侯虎这样的权奸,蛊惑国家,内外勾结,残害生命,颠倒黑白,屠戮忠贤,是国家的大害。大王如今若能心怀仁政,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,倘若天子改恶从善,效法尧舜那样的圣主,大王此举的功劳,将永垂不朽。”
文王听了姜子牙的话,想到能劝纣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主,心里很高兴,便问:“丞相要出兵,谁来担任主将去讨伐崇侯虎?” 姜子牙说:“臣愿意为大王效力,尽犬马之劳。” 文王担心姜子牙杀伐过重,心想:“我去的话,还能有所商量。” 于是文王说:“孤与丞相一同前往,若有其他变故,也能共同商议。” 姜子牙说:“大王御驾亲征,必定天下响应。”
文王拿出白旄黄钺,调集十万兵马,选定吉日,竖起宝纛大旗,任命南宫适为先行官,辛甲为副将。随行的有四贤八俊。文王与姜子牙放炮出征。一路上,百姓夹道相迎,鸡犬不惊。百姓听闻要讨伐崇侯虎,人人喜悦,个个欢欣。这浩浩荡荡的人马是怎样一番景象呢?
军旗分为五色,杀气弥漫天空;明晃晃的剑戟刀枪,光灿灿的叉斧棍棒。三军将士精神抖擞,如同猛虎下山;战马长声嘶鸣,好似蛟龙出海。巡行的小校像獾狼般机警,了望的儿郎雄赳赳气昂昂。先锋在前开路,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;元帅坐镇中军,杀伐决断,施行号令。团团牌手护卫军粮,硬弩强弓严射阵脚。这一去,是要除奸党,安天下,成就姜子牙离开磻溪后的第一大功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