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张凤听闻黄飞虎率领众人已到关前,便上马来到军前,大声呼喊:“黄飞虎,出来答话!” 武成王骑着神牛来到营前,欠身说道:“老叔,小侄如今是落难之臣,不能行全礼了。” 张凤说道:“黄飞虎,你父亲与我有一拜之交,你本是纣王的得力大臣,况且还是国戚,为何要造反?这不是辱没祖宗吗?如今你父亲手握总帅大权,你身居王位,怎能因为一个妇人就辜负君恩?今日你反叛,就如同老鼠掉进陷阱,再无出头之日。就连我听了,都觉得羞愧无地,实在是可惜啊!听我一句劝,趁早下马受缚,跟我回朝歌。百官会在朝堂上为你分辨是非,辨明你的罪过。或许纣王念及你是国戚,会看在你往日功劳的份上,赦免你今日之罪,保全你一家性命。倘若执迷不悟,那就后悔莫及了!”
黄飞虎说道:“老叔在上,小侄为人,老叔最清楚不过。纣王荒淫无道,沉迷酒色,听信奸佞,疏远贤能,朝政颠倒,百姓早就盼着天下大乱了。更何况他做出君欺臣妻这种违背礼仪伦常的事,杀妻灭义。我带兵平定东海,立下二百多场大功,为安定天下、巩固社稷,可谓是披肝沥胆。平日里治理诸侯,训练士卒,不辞辛劳,毫无怨言。如今天下太平,他却不念功臣,反而倒行逆施,还想让臣下对他忠心耿耿,这太难了!还望老叔能开恩,发发慈悲,放小侄出关,投奔明主。日后我定当结草衔环,报答您的大恩,不知老叔意下如何?”
张凤大怒道:“好你个逆贼,竟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来!你是在欺我年老吗?” 说着,手起一刀砍向黄飞虎。黄飞虎连忙用手中兵器架住,说道:“老叔息怒,我与老叔同为臣子,倘若老叔遭受冤屈,想必也会投奔别处,这都是人之常情。常言道:‘君主无道,臣子便会投奔他国。’这是理所当然的事。老叔又何苦如此固执,不肯行个方便呢?” 张凤大喝一声:“好你个反贼,还敢巧言令色!” 又是一刀劈来。黄飞虎大怒,纵骑挺枪,牛与马交错,刀与枪并举。二人战了三十回合,张凤渐渐体力不支,拨马便走。黄飞虎见状,纵马追赶。
张凤听到脑后传来铃声,料想是黄飞虎追来了。他将刀挂在鸟翅环上,揭开战袍,取出百炼锤,把紫绒绳整理妥当,猛地反手一锤打去。这百炼锤可不一般,只见:
圆溜溜的锤儿好厉害,大如冰盘,小似碗口。神仙见了发愁,鬼怪见了害怕。它能伤人心,碎人脑,断筋骨,世间罕有。这百炼锤平日里顺手轻持,藏在身边,旁人都不知晓。大将若是碰上,性命难保,一旦撞上,人马俱亡。
话说张凤回马一锤打来,黄飞虎见锤飞来,急忙用宝剑往上一挡,只听 “咔嚓” 一声,将锤上的紫绒绳截断为两节,顺势收了张凤的百炼锤。张凤败退回帅府,黄飞虎也不追赶,命令家将把车辆围绕在营中,大家便在草地上坐下,一起商议出关的计策。
且说张凤败进关,坐在殿上,心中暗自思忖:“黄飞虎勇冠三军,我年老体衰,怎能战胜他?倘若让他逃走了,我可就得罪天子了。” 于是喊道:“萧银在哪里?” 萧银上殿拜见张凤,说道:“末将听令。” 张凤说:“黄飞虎力敌万夫,还收了我的百炼锤,看来不能与他硬拼。你可在黄昏时分,挑选三千长箭手,二更时分,悄悄前往敌营,听到梆子声响,一齐放箭,射死这些反贼,将他们的首级献给朝歌请功,这样才能确保无事。”
萧银出了府门,心中暗自思量:“黄将军从前在都城时,我曾在他麾下效力,承蒙他提携奖荐,才得以升为将职,他从未把我当无能之辈看待。如今我被点为临潼副将,怎能忘恩负义?怎忍心看着恩主一家惨遭横祸,我实在于心不忍。” 于是,萧银悄悄改换装束,趁着夜色偷偷离开行营,来到黄飞虎营前,轻声问道:“有人在吗?” 巡营的士兵问道:“你是什么人?” 萧银回答:“我原是黄老爷门下的萧银,特来通报机密要事。” 巡营士兵急忙进营禀报,黄飞虎下令:“快让他进来见我。”
萧银摸黑进营,拜见黄飞虎,下拜说道:“末将是您旧门下的萧银,承蒙老爷提拔,才到临潼关任职。今日张凤密令我二更时,带领攒箭手射死老爷满门,将首级献上朝歌请功。末将心想,如此背恩欺心之事,有伤天理,所以特来提前通报。” 黄飞虎听后大惊,说道:“多谢将军大恩大德,不然黄门老少就要死于非命了,您这真是再生之恩,我何时才能报答?如今事在燃眉,将军可有什么办法救我?” 萧银说:“大王速速上马,带领车辆杀出临潼关。末将为您打开关门等候,事不宜迟,恐怕机密泄露,就来不及了。”
黄飞虎等人急忙上马,各自拿起兵器,呐喊着杀了出去,气势如同猛虎下山。此时才刚到初更,还没到二鼓,士卒们都毫无防备。萧银打开关门的闩锁,黄家众将一拥而出,闯出了关门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