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说黄滚坐在营帐里,看着两边的子孙,点了点头,感慨道:“今日大家都齐齐整整地在两旁侍立,可明日,不知会先少了谁?” 众人听了,心中都涌起一股愤慨之情。
到了第二天,余化领命,布好兵马,来到军前挑战。营门官赶忙进帐禀报,黄滚问道:“你们谁愿意去迎战?” 只见黄飞虎挺身而出,说:“孩儿愿意前去。” 他跨上五色神牛,手持长枪,催动坐骑,向前冲去。只见对面一员将领,长相怪异,十分奇特,有诗为证:
脸似涂金须发红,一双怪眼镀金瞳;
虎皮袍衬连环铠,玉带束腰宝现玲珑。
授得玄功无人比,人称七首是飞熊;
翠蓝旗上书名字,余化先行手到功。
话说余化骑着马,一马当先冲向前来。他此前从未与武成王黄飞虎交过手,只见对面来将仪表堂堂,气质非凡,留着五绺长须,随风飘扬在脑后,一双丹凤眼,两道卧蚕眉,手持金錾提芦枪,端坐在五色神牛之上。余化开口问道:“来者何人?” 武成王答道:“我乃武成王黄飞虎。如今纣王昏庸无道,政治腐败,我已决定弃纣归周。你又是何人?” 余化回答说:“末将从未见过大王尊容。大王本是成汤社稷的重臣,要说满朝富贵人家,首推黄门。究竟是何事让您觉得不满足,竟做出反叛之事呢?”
飞虎说道:“将军所言虽有道理,但其中隐情,各有苦衷,一言难尽。就拿君臣之道来说,古人云:‘君主对待臣子应以礼相待,臣子侍奉君主应当忠诚。’如今普天下之人都知道纣王无道,作为他的臣子都感到羞愧。再者,纣王破坏伦理道德,扰乱纲常秩序,残害仁义之士,不体恤百姓。现在天下诸侯都知晓岐周的贤明,天下三分,周土已得其二。这足以看出天命所归,岂是人力所能改变?我如今只想借道此关,前往他处,还望将军行个方便,若能如此,我将感激不尽。”
余化听后,叹了口气说:“大王这话可就错了!末将奉命把守此关,理应尽忠职守。如果大王没有造反,末将自然会远迎大驾。但如今大王已是叛逃之人,与末将处于敌对立场,我怎敢放大王出关呢?大王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?我劝大王还是赶紧下马,待末将押解您去见关主,再送往朝歌,请天子定夺。朝中百官自会呈上奏章,或许会念及大王平日的功劳,赦免您的叛逆之罪,也未可知。可要是大王想轻易出关,那可真是缘木求鱼,不但毫无益处,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灾祸。”
飞虎怒道:“五关之中我已闯过四关,难道还会怕你这汜水关?你竟敢口出狂言,看枪!” 说着,飞虎举起长枪,直刺余化,余化赶忙用画戟相迎。两头坐骑相互交错,长枪与画戟并举,一场激烈的大战就此展开。
这二将在阵前气势汹汹,仿佛立见生死输赢。狻猊摆动尾巴与麒麟争斗,恰似苍龙搅乱海水。长枪舞动如同蟒蛇翻身,画戟挥舞好似金钱豹子摆动尾巴。两位将军恶战正酣,不拼个你死我活,绝不罢休。
话说武成王黄飞虎将钢枪使得虎虎生风,气势如虹,宛如一条银色蟒蛇,将余化紧紧缠住。直杀得余化人仰马翻,余化见状,虚晃一戟,拨马便走。飞虎怎肯罢休,拍马紧追,追出两箭之地。余化见飞虎追来,便挂住画戟,掀起战袍,从囊中取出一物,名叫 “戮魂幡”。这宝物是蓬莱岛一气仙人所授,属于旁门左道之术。余化将戮魂幡往空中一举,只见数道黑气涌出,瞬间将飞虎笼罩,竟凭空将飞虎摄了去。余化带着士卒,将武成王黄飞虎擒获,押回辕门。随后,余化敲响得胜鼓,得意洋洋地回府去了。
旗门的小校赶忙飞奔去报告守将韩荣,说道:“余将军今日已将反臣黄飞虎擒获,听候您的命令。” 韩荣传令:“把他押过来。” 众士卒将飞虎推到檐前,飞虎昂首站立,并不下跪。韩荣问道:“朝廷待你不薄,你为何要造反?” 飞虎冷笑道:“像你这样坐守关隘的人,自以为威风凛凛,不过是狐假虎威,借着天子的威福来弹压一方罢了。你哪里知道朝政的得失、祸乱的根源,以及君臣不和的缘由?我如今既然被你擒获,不过一死而已,何必多费口舌?” 韩荣说:“我既然镇守此关,擒拿叛逆是我的职责所在,我也懒得跟你争辩。先把你关进大牢,等将你的余党全部抓获,再一起押解到朝歌。”
且说黄滚在营中听闻飞虎被擒,长叹一声:“畜生,你不听为父的话,可惜你这一番奔波,最后却落在韩荣手里。” 一夜过去,第二天,有人来报:“余化前来挑战!” 黄滚问道:“谁愿意出去迎战?” 黄明、周纪挺身而出,说道:“末将愿意前往。” 二人翻身上马,手持大斧,出了营门,大声呼喊:“余化匹夫!你擒了我们的长兄,此仇不报非君子!” 说着,纵马舞斧,直取余化,余化急忙用画戟抵挡。三匹马交错,画戟与斧头并举,又一场大战爆发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