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说闻太师因为赵公明的缘故,心中十分忧虑,无心处理军务。他还不知道两位阵主又失利了。闻太师听到破了两阵的消息,急得三尸神暴跳,七窍生烟,顿足叹道:“没想到今日连累诸位道友遭受此等灾祸。” 他赶忙请来两位阵主,张、王两位天君。闻太师流着泪说:“不幸奉命征讨,连累诸位道友遭受这无辜的灾祸。我受国家之恩,理应如此,可众道友却是为何遭受这等苦难,让我闻仲心中如何能安?” 他又看到赵公明昏昏沉沉,不理军务,只是沉睡,还能听到他的鼻息声。俗话说:“神仙不寝,乃是清净六根。” 如今赵公明已经六七天都在昏睡,实在奇怪。暂且不说成汤军营中乱作一团,众人计议纷纷,且说姜子牙在岐山拜祭了半个月,赵公明的元神已经渐渐消散,无法归位。要知道,神仙以元神为主,元神可以畅游八极,逍遥自在。如今赵公明的元神一旦被姜子牙拜走,他便陷入了昏沉状态,只想着睡觉。闻太师心中十分着急,不明白赵道兄为何一直昏睡不醒,总觉得必有凶兆,心中越发忧虑不安。
闻太师听了众人的分析,点头说道:“此言有理。” 于是赶忙安排香案,亲自拈香,通过八卦之术进行推算。不一会儿,闻太师满脸惊愕,失声叫道:“竟是术士陆压在西岐山用钉头七箭书,企图射杀赵道兄,这可如何是好?” 王天君赶忙说道:“既然是陆压在背后捣鬼,我们必须前往西岐山,把那箭书抢回来,才能解赵道兄的危难。” 闻太师却摇头否定:“不可莽撞,他既然有此算计,必然早有防备。我们只能暗中行事,不可明目张胆地去抢,否则反而会陷入不利境地。”
闻太师随后走进后营,见到赵公明,忧心忡忡地问道:“道兄,你如今感觉如何?” 赵公明有气无力地反问:“道兄,究竟发生了何事?” 闻太师无奈地叹了口气,缓缓说道:“原来是术士陆压,用钉头七箭书来对付你。” 赵公明听闻此言,大惊失色,急忙抓住闻太师的手臂,急切地说:“道兄!我为了助你下山,如今陷入这般险境,你可要设法解救我啊!” 闻太师此刻也乱了方寸,神魂仿佛被狂风卷起,心乱如麻,一时间完全没了主意,急得在原地团团转。
张天君见状,赶忙上前献计:“闻道兄不必如此着急,今晚就命陈九公、姚少司二人,施展土遁之术,暗中前往岐山,把那箭书抢回来,只有这样,大事才有转机。” 闻太师一听,觉得此计可行,顿时转忧为喜。然而,一切皆是天意,真命之主的运势又岂是人力能够轻易改变的呢?正所谓:天意已归真命主,何劳太师暗安排?
且说陈九公和姚少司二人奉命去抢箭书,暂且按下不表。此时,燃灯道人和众门人正在芦篷中静坐,各自运转元神。陆压道人突然心中一动,面露异样。他没有声张,而是默默掐指一算,瞬间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。陆压赶忙说道:“众位道兄,闻仲已经察觉了我们的计划,此刻正派两个门人前往岐山抢夺箭书。倘若箭书被他们抢走,我们可就性命不保了。得赶紧派得力之人去通知子牙,让他加强防备,方可确保万无一失。” 燃灯道人听闻,立刻派遣杨戬和哪吒二人,火速前往岐山通知姜子牙。哪吒脚蹬风火轮,一马当先冲了出去,杨戬骑着马,在后面紧紧跟随。只因风火轮速度极快,杨戬的马则稍显迟缓。
且说闻太师派赵公明的两个徒弟陈九公、姚少司前往岐山抢夺钉头七箭书。二人领命后,马不停蹄,迅速朝着岐山赶去。抵达岐山时,已是二更时分。二人施展土遁之术,在空中穿梭。远远望去,只见姜子牙披散着头发,手持宝剑,脚踏罡步,对着台前的箭书念念有词,正在作法。就在姜子牙俯身拜下去的瞬间,二人看准时机,猛地从空中俯冲而下,一把抓起案上的箭书,随后化作一阵疾风,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姜子牙听到声响,急忙抬头查看,却发现案上的箭书已然不翼而飞。他心中疑惑,暗自沉吟,正满心忧虑之时,只见哪吒匆匆赶来。南宫适赶忙跑进中军帐禀报,姜子牙急忙传令让哪吒进来。
姜子牙焦急地询问事情缘由,哪吒说道:“奉陆压道者之命,得知有闻太师的人来抢箭书。这箭书一旦被抢走,我们都将性命不保。所以陆压道者派弟子前来报信,让师叔提前做好防御。” 姜子牙听罢,大惊失色,说道:“我方才正在施法,突然听到一声响动,箭书就不见了,原来是这么回事。你赶紧去把箭书抢回来!” 哪吒领命,迅速出了营帐,登上风火轮,朝着箭书被抢走的方向追去,暂且按下不表。
且说杨戬骑着马,不紧不慢地前行。没走几里路,忽然一阵怪风扑面而来。这风来得极为诡异,只见:滑碌碌如同虎吼,滑喇喇猛虎咆号;扬尘播土逞英豪,搅海翻江华岳倒。损林木如同劈砍,响时节花草齐凋;催云卷雾岂相饶,无影无形真个巧。杨戬见这风如此怪异,心中暗自揣测,想必是有人抢了箭书从此处经过。他立刻下马,迅速抓起一把土,朝着空中一洒,口中大喝一声:“疾!” 随即施展先天秘术,静静地坐在一旁等待时机。这先天秘术果然奇妙无穷,仿佛在暗中护佑着真命之主,随时能够应对各种危机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