纣王听了这番话,大惊失色,说道:“姬发反叛,攻陷关隘,覆灭军队,斩杀将领,如今兵至渑池,实在可恶至极。孤王应当御驾亲征,除掉这个大恶之人。” 中大夫飞廉赶忙上奏道:“陛下不可如此。如今孟津有四百诸侯屯兵,一旦听闻陛下出兵,他们定会让过陛下,却阻住陛下的后路,到时候陛下就会首尾受敌,这并非万全之策。陛下可张贴榜文,招纳贤才,设立高额悬赏,自然会有高明之士前来应征。古语云:‘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。’又何必劳烦陛下亲自率领六军,与叛臣在战场上较量胜负呢?” 纣王觉得有理,说道:“依你所奏,速速传旨,在朝歌四门张贴榜文,招选豪杰。只要才能足以御敌,便可破格任用。”
这道旨意一下,四方为之震动,朝歌城内的百姓,每日都要遭受数次惊扰。一天,来了三个豪杰,揭下了榜文。守榜的军士带着这三人,先前往飞廉府中拜见。门官进去通报,飞廉得知后,说道:“有请。” 三人进入府中,与飞廉见礼完毕,说道:“听闻天子招募天下贤士,我等三人,自知才疏学浅,但君父有难,愿舍生忘死,效犬马之劳。” 飞廉见这三人气度不凡,便命人赐座。三人推辞道:“我们都是普通百姓,大夫在上,小民怎敢就座?” 飞廉说道:“求贤是为了定国,聘杰是为了安邦,即便接受高爵重禄,也当之无愧。坐一坐又有何妨?” 三人这才谢过,坐了下来。飞廉问道:“三位尊姓大名?家住何处?” 三人呈上各自的名帖,飞廉接过一看,原来是梅山人氏,一个叫袁洪,一个叫吴龙,一个叫常昊。这三人正是梅山七圣中的三位,率先前来投奔,后续的也将陆续到来。其中,袁洪是白猿精,吴龙是蜈蚣精,常昊是长蛇精,他们都借用 “袁”“吴”“常” 三字作为姓氏。
飞廉看完姓名,便带着三人进入朝门,前去朝见纣王。飞廉进入内庭时,纣王正在显庆殿与恶来下棋。当驾官启奏:“中大夫飞廉等候圣旨。” 纣王说:“宣他进来。” 飞廉拜见纣王,上奏道:“臣启奏陛下!如今有梅山的三位豪杰,响应陛下求贤的诏书,在午门等候圣旨。” 纣王听后十分高兴,传旨:“宣他们进来。” 不一会儿,三人来到殿下,行叩拜大礼。纣王赐他们平身,三人谢恩后,侍立在两旁。纣王问道:“你们此来,有何妙策,可擒获姜尚?” 袁洪上奏道:“姜尚用花言巧语,纠集天下诸侯,蛊惑百姓造反。依臣之见,应当先攻破西岐,擒获姜尚。如此一来,八百诸侯自然会望陛下降下诏书招安,赦免他们的前罪,天下便可不用交战而自行平定。” 纣王听了袁洪的奏请,龙颜大悦,当即封袁洪为大将军,吴龙、常昊为先行官,命殷破败为参军,雷开为五军都督,让殷成秀、雷 -、雷鹏、鲁仁杰等人,一同随军出征。纣王传旨:“在嘉庆殿设宴,犒赏诸位大臣。”
宴会上,鲁仁杰自幼聪慧,见识广博,对各路英雄了如指掌。他见袁洪行事不拘礼节,暗自思忖:“看此人的行为举止,并非大将之才。且看他操练人马时的表现,便能知晓一二。” 当日宴会结束,次日众人谢恩。三天后,袁洪前往教场操练三军。鲁仁杰观察袁洪的指挥调度,发现诸多不合章法之处,心想此人绝非姜子牙的对手。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,鲁仁杰也只能随机应变,暂且配合。
次日,袁洪进宫朝见纣王。纣王问道:“元帅,你可先率领一支人马,前往渑池县,协助张奎阻挡西岐的军队,元帅意下如何?” 袁洪回答道:“依臣之见,都城的军队不宜远行。” 纣王疑惑道:“为何不宜远行?” 袁洪上奏道:“如今孟津已有南北两路诸侯屯兵,对我军后方虎视眈眈。臣若前往渑池,这两路诸侯定会据守孟津,截断臣的粮道。到那时,臣将陷入前后受敌的困境,这可是不战自败的做法。况且,粮草乃三军的命脉,军队未行动,粮草需先行筹备。依臣之计,不如调拨三十万人马,守住孟津的咽喉要道,让诸侯无法侵扰朝歌。如此,一战便可成功,大事也就能确定下来了。” 纣王听后十分高兴,说道:“卿所言极是,真乃社稷之臣。就依卿所奏,立即施行。” 袁洪随即调拨三十万兵马,任命吴龙、常昊为先行官,殷破败为参军,雷开为五军都督,带领殷成秀、雷 -、雷鹏、鲁仁杰等人,一同随军出征,浩浩荡荡地朝着孟津进发。至于此战胜负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