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武王一眼望去,只见黄河白浪滔天,茫茫一片,无边无际,顿时惊得面如土色。那龙舟在浪尖上起伏不定,时而被高高抛起,时而又跌入浪谷。忽然,河水中出现一个巨大的漩涡,水势瞬间分开,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动静,一尾白鱼高高跃起,直接跳进了船舱,这突如其来的一幕,把武王着实吓了一跳。那白鱼在舟中拼命挣扎,左冲右突,跳动的高度足有四五尺。武王赶忙问姜子牙:“这条鱼跳进舟中,这是主吉还是主凶呢?” 姜子牙满脸欣喜,说道:“恭喜大王!贺喜大王!鱼跳入王舟,预示着纣王气数已尽,该当灭亡,而周室必将兴盛,这正是大王继承商汤大业、拥有天下的吉兆啊。” 姜子牙随即传令:“命厨师将这条鱼烹煮,呈给大王享用。” 武王却推辞道:“不可,还是把它放回河中吧。” 姜子牙劝说道:“既然它已跳入王舟,这是上天的赐予,怎能舍弃呢?正所谓天赐不取,反受其咎,理应食用,不可轻易丢弃。” 左右侍从领了姜子牙的命令,迅速让厨师将鱼烹煮好。不一会儿,鱼便被端了上来。姜子牙下令将鱼肉赏赐给众将。此时,河上风渐渐平息,浪也逐渐平静下来,龙舟顺利渡过了黄河。
话说四百诸侯得知周兵已经抵达,纷纷准备前来迎接武王。姜子牙深知武王是仁德之主,担心众诸侯当面尊称武王,会让武王心生顾虑,导致伐纣大业受阻。所以必须提前嘱咐好众人,等相见之时,不要过早露出称王的端倪,一切等攻破纣王之后,再做打算。于是,姜子牙对武王说:“今日虽然已经抵达河岸,但大王还在舟中。请让老臣先上岸,布置好器械,整肃军威,向诸侯展示我们的武力,建立好营寨,然后再来恭请大王。” 武王点头应允:“一切听凭相父安排。” 姜子牙率先上岸,率领大队人马,来到孟津安营扎寨。众诸侯一同来到中军大帐,前来拜见姜子牙。姜子牙出门迎接,众人入帐,相互行礼完毕。姜子牙说道:“各位贤侯,见到武王时,不必过多提及讨伐昏君、拯救百姓的缘由,只说是前来观察商朝的政治状况即可。待攻破纣王之后,我们再从长计议。” 众诸侯听后,都觉得此计甚好,纷纷表示依从姜子牙的安排。姜子牙命令军政官,让哪吒、杨戬前去迎接武王。随后,西方的二百诸侯也渡过黄河,跟随武王的车驾一同前进。天子与诸侯会合,场面自是不同凡响。这是怎样一番壮观的景象呢?有诗为证:“八百诸侯会孟津,纷纷杀气满江尘;旌旗向日飞龙凤,剑戟迎霜泣鬼神。士卒赳赳歌化日,军民济济度仁人;应知世运当亨泰,四海讴吟总是春。”
且说武王和西方二百诸侯来到孟津大营,探马迅速将消息报入中军帐。姜子牙率领东南北三方的六百诸侯,还有八百小诸侯,一同前来迎接武王,径直进入中军大帐。这些诸侯分别有:东伯侯姜文焕、东南扬州侯锺志明、南伯侯鄂顺、西南豫州侯姚楚亮、北伯侯崇应鸾、东北衮州侯彭祖寿、西伯侯姬发、夷门伯武高逵、左伯宗智明、右伯姚庶良、远伯常信仁、近伯曹宗、州伯丁建吉。众诸侯进入营帐,只是东伯侯姜文焕尚未通过游魂关。于是众人请武王升帐,武王再三推辞,不肯应允,双方谦让了许久,武王与众诸侯相互下拜。众诸侯俯伏在地,说道:“如今大王大驾亲临此地,让我们众诸侯得以瞻仰天颜,感受大王的威严与仁德,早日将百姓从水火之中拯救出来,这是天下的万幸,万民的万幸啊。” 武王十分谦逊地说道:“我姬发继承先王的位置,德行浅薄,见识短浅,唯恐有负先辈的遗烈。承蒙天下诸侯传檄相邀,特拜相父姜子牙为师,东行与各位贤侯会合,观察商朝的政治。若说让我统率诸侯,我实在不敢当,还望各位贤侯多多指教。” 豫州侯姚楚亮上前说道:“纣王无道,杀害妻子儿女,焚烧忠良之士,屠戮大臣,沉迷酒色,不敬上天,不祭祀郊庙,抛弃元老,亲近罪人,致使皇天震怒,要终结商朝的命运。我们奉大王之命,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,讨伐有罪之人,拯救百姓,将万千百姓从水火之中解救出来,这正是顺应天命、符合民心的正义之举,能够宣泄人神共愤。倘若我们与大王坐视不理,那同样是有罪的,还望大王定夺。” 武王说道:“纣王虽不行正道,但这都是臣下蒙蔽迷惑他的缘故。如今我们只需观察商朝的政治,擒获那些奸佞之臣,让纣王改正弊政,那么天下自然就会太平了。” 彭祖寿接着说道:“天命并非一成不变,只有有德之人才能拥有天下。昔日尧拥有天下,只因他的儿子不成器,便将王位禅让给舜。舜拥有天下,同样因为他的儿子不肖,而禅位给禹。禹的儿子贤能,能够继承父业,于是王位相传至桀时,德行衰败,残暴地施行夏朝的政治,天怒人怨。所以商汤得以执行上天的惩罚,将桀流放到南巢,取代夏朝拥有了天下。此后,贤圣的君主接连出现了六七位,到了纣王时,他罪恶滔天,毁坏善政,残害无道,皇天震怒,降灾于商。因此上天命令大王讨伐殷商的暴行,大王切莫推辞,以免寒了诸侯们的心。” 武王依旧谦让不已,姜子牙见状说道:“各位贤侯,今日并非商议正事的最佳时机,等到达商郊之后,我们再详细讨论。” 众诸侯齐声说道:“丞相所言极是。” 武王便命人在营中准备美酒,大宴诸侯,此事暂且按下不表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