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说袁洪在营中,只见报马前来禀报:“如今武王的军队已经抵达孟津,安营扎寨,大会诸侯,请元帅定夺应对之策。” 殷破败听闻,上前说道:“周武乃是天下叛逆的首领,自从兴兵以来,所到之处连连获胜,军威极为强盛。元帅不可轻视,务必严阵以待。” 袁洪满不在乎地说道:“将军所言固然有理。但料想姜尚不过是磻溪的一个村夫,能有什么本领?这都是各关的将士不用心,才让他侥幸成功。将军放心,看我在战场上大显身手,让他们片甲不留。”
次日,姜子牙升帐,众诸侯前来参拜。夷门伯武高逵进言:“启禀元帅,六百诸侯驻扎在此,都不敢擅自用兵,只是在此坚守,等候武王大驾来临,听凭裁决。如今若不先擒获袁洪,他必定还会逞强,根本不知道天意不可违抗,希望元帅尽早采取行动。” 姜子牙说道:“贤侯所言甚是。我需先下战书,然后再在孟津会师,也为时不晚。” 众人听后,都十分赞同。姜子牙赶忙修书一封,派杨戬前往商营下战书。杨戬领命,来到商营前下马,大声呼喊:“奉姜元帅之命,前来下战书。” 探事的小校赶忙将此事报入中军大帐。袁洪听说周营有人来下战书,急忙命令左右:“让他进来。” 只见军政官来到营门,引领杨戬进帐。杨戬来到中军帐,见到袁洪后,呈上战书。袁洪看完战书,说道:“我不写回书了,就约定明日会战吧。” 杨戬回到中军大帐,向姜子牙报告:“明日双方将会战。” 姜子牙传令,告知众诸侯,明早准备会战,众人纷纷各自做好准备。
次日,周营中炮声响起,姜子牙调出大队人马,八百诸侯一同出征。当中是姜子牙的人马,都打着火红旗帜;左边是南伯侯鄂顺的军队,右边是北伯侯崇应鸾的军队,到处都是五彩的旗帜。真可谓盔如群山,甲似大海,威势如同咆哮的猛虎,英雄们个个气势非凡。大军布成阵势,三军齐声呐喊,冲向军前。哨马赶忙将消息报告给袁洪。袁洪与众将出营观看姜子牙的大兵队伍。只见天下诸侯如雁翅般排开,分列左右两侧。当中是元帅姜尚,左边有鄂顺,右边有崇应鸾。有诗为证:“诸侯共计破朝歌,正是神仙遇劫魔;百万雄师兴宇宙,奇功立在孟津河。姜尚东征除虐政,诸侯拱手尊号令;妖氛滚滚各争先,杨戬梅山收七圣。”
话说袁洪骑在马上,看到姜子牙身穿道服,乘坐着四不像,来到军前,左右排列着众位门人。随后,武王乘坐逍遥马,南北两侧分列着众位诸侯。袁洪头戴银盔,身穿素铠,骑着白马,手持一条铁棍,威风凛凛地拦住去路。袁洪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?有赞为证:“银盔素铠甲,缨络大红凝;左插狼牙箭,右悬宝剑锋。横担铁棍,白马似神行;幼长梅山下,成功古洞中。曾受阴阳诀,又得天地灵;善能多变化,玄妙似人形。梅山称第一,保纣灭周兵。”
话说姜子牙向前问道:“来者莫非是商朝元帅袁洪?” 袁洪反问:“你就是姜尚?” 姜子牙回答:“正是。如今天下归周,商纣无道,天下人心背离,他被擒获只是早晚的事。你这点力量,就如同杯水车薪,怎能挽救他的命运?你若早早倒戈投降,还能饶你不死;倘若负隅顽抗,一旦兵败,必将玉石俱焚,到时你想独自求生,又怎么可能呢!不要执迷不悟,给自己留下灾祸。” 袁洪冷笑道:“姜尚,你只知道在磻溪捕鱼,却不知世事深浅。如今侥幸五关没有得力的将领,才让你深入重地。你竟敢用花言巧语,迷惑众人!” 袁洪回头对左右的先行官说道:“谁去把这个鄙陋之人拿下,以泄天下之愤。” 旁边有一人高声呼喊:“元帅放心,看我去建功立业。” 此人骑马飞奔到阵前,挥舞长枪,直取姜子牙。旁边的右伯姚庶良,纵马挥舞手中的斧头,大声呼喊:“匹夫,慢着!有我在此!” 二人也不答话,两匹马交错,枪斧并举,一场激烈的大战就此展开。这一战究竟如何呢?有诗为证:“征云荡荡透虚空,剑戟兵戈扰攘中;今日姜尚头一战,孟津血溅竹梢红。” 话说姚庶良手中的斧头挥舞得如同旋风一般。然而,他并不知道常昊乃是梅山的一个蛇精,而他凭借的只是自己的真实本领。姚庶良一心只想取胜,常昊渐渐抵挡不住,败下阵去。姚庶良见状,催马紧追。不知姚庶良此去性命如何?且看下回分解。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