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贪望高官特地来,金符玉册献金 -;子牙早定防奸计,难免封神剑下灾。”
话说武王封了飞廉、恶来二人后,姜子牙便出朝回到相府,暂且不表。想当年,马氏嘲笑姜子牙成不了大事,竟然抛弃姜子牙另嫁他人。到了如今,武王继承大统,天下归周,四海升平。无论是茅檐草舍,还是穷谷深山,但凡有人烟聚集的地方,无人不知武王伐纣,全是丞相姜子牙的功劳。如今华夏一统,姜子牙出将入相,尽享人间无穷的富贵,权势堪比君主,地位尊崇至极,古今罕见,天下人无不称赞。想当初姜子牙处境艰难时,在渭水之滨隐居垂钓,以为此生将终老于此。谁能料到八十岁时被文王聘请回国,如今竟成就了这般惊天动地的伟业。人们每日谈论,说来说去,这消息终于传到了马氏的耳朵里。
此时的马氏,已嫁给了一个乡村农户。有一天,她听到邻家的一个老婆子对她说:“你当年初嫁的那个姜某,如今可干出了大事业!” 老婆子绘声绘色,前前后后把姜子牙的事说了一遍。马氏听后,顿时满脸通红,心里像有一团火在烧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老婆子又接着说道:“当初啊,还是大娘子你看错了!要是当时跟着姜某,如今也能享受这无尽的福分,总好过在这儿守着贫寒日子过活,这只能说是你没那个福气。” 马氏心中犹如油煎火燎,懊悔不已,心中的恼怒也越发强烈。
当时马氏告别老婆子,独自回到家中,坐在屋里,越想越气,暗自埋怨道:“当初怎么就看不上他呢?我这双眼睛,真是白长了!自己想想,就算活一百岁,也不过如此了。天下哪有这么大的贵人,我却错过了,现在还能有什么指望?” 她又想起刚才老婆子说她没福,不禁羞愧难当,觉得自己再无颜面活在这世上,不如寻个自尽了断。于是大哭了一场。可转念又想:“说不定不是他呢,要是听错了,天下同名同姓的人也有,那我岂不是白白送了性命?” 她自我宽慰了一番,心想,且等到晚上,等丈夫回来,问个明白,再死也不迟。
那天傍晚,农夫张三老从集市卖菜回来,马氏迎上去,收拾好晚饭,和丈夫一起吃了。马氏趁机问道:“如今听说姜子牙出将入相,享尽荣华富贵,这是真的吗?” 张三老听了,连忙赔着笑脸回答:“贤妻你要是不问,我还真不好说,这事千真万确。前些日子姜丞相在朝歌,那威风凛凛的样子,天下诸侯都听他号令。我那时就想带你去见见他,说不定还能讨个小富贵。可我又怕他位高权重,万一惹出什么事来,所以一直没敢说。如今你问起,我就告诉你,只是现在已经晚了。姜丞相回国都好一阵子了,要是当初…… 唉,可惜了。” 马氏听了,半晌无言。张三老怕娘子生气,又安慰了她几句。
马氏假意劝丈夫睡下,自己把全身收拾得干干净净,哭了几声,便悬梁自尽了,一缕魂魄飘往封神台。等张三老发觉时,天已经亮了,马氏早已气绝身亡。张三老无奈,只得买了棺木将她埋葬,此事暂且不表。后人有诗叹道:
“痴死尚望享荣华,应悔当年一念差;三复垂思无计策,悬梁虽死愧黄沙。”
话说姜子牙第二天入朝,面见武王奏道:“昔日老臣奉师父之命下山,辅佐陛下吊民伐罪,本就是顺应天命而兴。人仙皆遭遇杀劫,之前便立下封神榜,放置在封神台上。如今大事已定,人仙的魂魄无所依归,老臣特来启奏陛下,恳请给假前往昆仑山,拜见师尊,求取玉符金册,以便分封众神,让他们早日各安其位。还望陛下准许老臣前去施行。” 武王说:“相父多年来劳苦功高,本应享受太平之福,但此事也关乎大局,不能拖延。相父可速速前往,切莫在仙岛久留,免得朝臣们每日翘首以盼。” 姜子牙说:“老臣怎敢辜负陛下的圣恩,贪图在山林中享乐。” 姜子牙赶忙辞别武王,回到相府,沐浴之后,施展土遁之术,往昆仑山而去。不知后事如何?且看下回分解。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