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武王离开朝歌,一路前行,已过了许多时日。不知不觉来到了孟津,武王想起昔日渡孟津时,白鱼跃入舟中,当时兵戈扰攘,而如今又是另一番景象,不禁感慨万千。后人有诗咏叹道:
“驾返西岐龙入海,与民软忭乐尧年;放牛桃林开新运,归马华山洗旧膻。箕子囚中先解释,比干墓上有封笺;孟津昔日曾流血,无怪周王念往贤。”
话说武王和姜子牙渡过黄河,经过渑池,出了五关。姜子牙一路前行,忽然想起一同随行征伐而阵亡的将官们,心中十分悲痛。一天,大军来到金鸡岭,经过首阳山时,只见大队人马正行进间,前面有两位道者拦住了去路,他们对门官说:“请帮我们通报姜元帅,我们有话要和他说。” 左右侍卫将此事报告到中军帐,姜子牙急忙走出辕门查看,原来是伯夷、叔齐。姜子牙连忙躬身问道:“二位贤侯找我,有什么指教?” 伯夷说:“姜元帅!如今你们班师回朝,纣王落得个什么下场?” 姜子牙回答说:“纣王无道,天下人共同抛弃了他。我们的军队进兵五关,只见天下诸侯已经在孟津大会师。到了甲子日,纣王的军队人数众多,但不敢与我们的军队对抗,他的前锋部队反而倒戈相向,因此纣王大败,以至于血流成河,纣王最后自焚而死,天下得以平定。我们的君主武王,分发鹿台的财物,发放巨桥仓的粮食,为比干修建坟墓,释放被囚禁的箕子,诸侯们无不心悦诚服,尊武王为天子。如今的天下,已经不是纣王的天下了。”
姜子牙说完,只见伯夷、叔齐仰头哭泣,大声呼喊:“可悲啊!可悲啊!用暴力去取代暴力,这是我想要做的事吗?” 说完,拂袖而去,径直进入首阳山,作了采薇之诗。他们七天不吃周朝的粮食,最终饿死在首阳山。后人有诗凭吊他们:
“昔日阻周兵在咸阳,忠心一点为成汤;三分已去犹啼血,万死无辞立大纲。水土不知新世界。江山还念旧君王;可怜耻食周朝粟,万古常存日月光。”
话说姜子牙的军队经过首阳山,来到燕山,一路上周国的百姓们用箪盛着食物,用壶装着美酒,迎接武王。一天,大军来到西岐山,忽然上大夫散宜生、黄滚前来接驾,率领众官员都在道路两旁俯伏迎接。武王坐在车中,看到众兄弟和黄滚老将军,后面还跟着孙儿黄天爵,感慨地说:“朕东征五年,如今见到你们,心中不禁充满了凄惨之感,忧愁满怀。” 散宜生上前启奏说:“陛下如今登上大位,天下太平,这是天大的喜事。我们能够再次见到陛下,正是龙虎重逢,又能再次欢庆君臣和谐的景象。陛下应该与万民一同享受太平,又为何如此凄惨不悦呢?” 武王说:“朕因为会合诸侯讨伐纣王,东进五关,一路上损失了许多忠良之士,他们没能共享太平,就先去了黄泉。如今你们这些人,有老有少,有活着的,也有死去的,情况各不相同,这让朕不禁有今昔之感,所以郁郁不乐。” 散宜生启奏说:“臣子为尽忠而死,儿子为尽孝而死,都是报答君父的大恩,他们的芳名也会留在史册上,这自然是美事。陛下赐予他们的子孙爵位和俸禄,让他们世代享受国恩,这就是对他们的报答,陛下又何必不开心呢?”
武王与众臣并辔而行,从西岐山到岐州只有七十里路,一路上百姓争相观看,无不欢悦。武王的銮驾被簇拥着,来到西岐城,城中笙歌嘹亮,香气弥漫。武王来到殿前,下了辇车,进入内庭,拜见太姜,祭祀太 -,会见太姬,在显庆殿设下筵席,大会文武百官。正是:
“太平天子排佳宴,龙虎风云聚会时。”
话说武王设宴款待百官,君臣欢乐畅饮,直到喝醉才散去。第二天早朝,文武百官前来参拜完毕,武王说:“有奏章的出班启奏朕,无事就早点退朝。” 话还没说完,姜子牙出班奏道:“老臣奉天命征讨,灭掉纣王,兴立周朝,陛下的大事已经完成。只是有那些在两年征战中阵亡的人仙,需要上天封职。老臣不日就要辞别陛下,前往昆仑山拜见掌教师尊,请求玉牒金符,封赠众人,让他们各安其位,不至于无所依靠。” 武王说:“相父说得很对。”
话还没说完,午门官启奏:“外面有商朝的臣子飞廉、恶来,在午门等候圣旨。” 武王问姜子牙:“如今商朝的臣子来到这里见朕,他们想做什么?” 姜子牙奏道:“飞廉、恶来是纣王的佞臣。之前攻破纣王的时候,这两个奸臣隐匿起来。如今看到天下太平,他们来到这里,想要迷惑陛下,企图谋取爵禄。这样的佞贼,怎么能在天地间多留一日呢?不过老臣有用他们的地方,陛下可以宣他们进入殿庭,等老臣吩咐他们,自有道理。” 武王听从了姜子牙的建议,命令宣飞廉、恶来进入殿庭。左右侍卫将二人带到丹墀之下,二人行完拜舞之礼,口称:“亡国之臣飞廉、恶来,愿陛下万岁!” 武王说:“二位爱卿前来,有什么愿望?” 飞廉奏道:“纣王不听忠言,荒淫酒色,因此导致社稷倾覆。臣听说大王仁德传遍四海,天下归心,真可谓能够超越尧、舜。臣因此不远千里,前来求见陛下,愿意效犬马之劳。倘若承蒙陛下收录,能够在陛下左右执鞭侍奉,那就是臣的荣幸了。臣谨献上玉符金册,希望陛下能够接纳。” 姜子牙说:“二位大夫,在纣王手下都曾忠心耿耿,无奈纣王不察,才导致了败亡的灾祸。如今既然归降周朝,那就是弃暗投明,希望陛下录用二位大夫,正所谓‘舍弃顽石而选用美玉’。” 武王听从了姜子牙的话,封飞廉、恶来为中大夫。二人谢恩。后人有诗感叹道: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