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子絷回去复命,在路上遇到一个人,此人面色如喷血般通红,高鼻梁,满脸虬须,双手各握一把锄头在耕地,锄头入土有一尺多深。公子絷让人把锄头拿过来看看,左右的人都举不起来。公子絷询问他的姓名,那人回答:“我姓公孙,名枝,字子桑,是晋君的远房宗族。” 公子絷说:“凭你的才能,为什么屈就在田间呢?” 公孙枝回答:“没有人推荐罢了。” 公子絷说:“你愿意跟我到秦国去吗?” 公孙枝说:“‘士为知己者死’。如果能得到您的提携,这正是我的心愿。” 公子絷便和他一同乘车回到秦国,把他推荐给穆公,穆公任命他为大夫。穆公听说晋国已经答应了婚事,又派公子絷到晋国送聘礼,接着迎接伯姬。晋侯向群臣询问陪嫁的人选。舟之侨进言说:“百里奚不愿意在晋国做官,他的心思难以捉摸,不如把他远远地打发走。” 于是,晋侯就用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。
却说百里奚是虞国人,字井伯,三十多岁时,娶了妻子杜氏,生了一个儿子。百里奚家境贫寒,一直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,他想要外出游历,谋求发展,但又担心妻子和孩子无人依靠,心中十分不舍。杜氏说:“我听说‘男子志在四方’。你正值壮年,却不出去谋求仕途,难道要一直守着妻子儿女,困窘一生吗?我能自己养活自己,你不要挂念我!” 家里只有一只母鸡,杜氏杀了它为百里奚践行。厨房里没有柴禾,就拆下门闩当柴烧。舂了些黄齑,煮了些糙米。百里奚饱餐了一顿。临别的时候,妻子抱着儿子,拉着他的衣袖哭泣着说:“你要是富贵了,可不要忘记我们!” 百里奚于是离开了家。他到齐国游历,想侍奉襄公,却没有人推荐他。时间久了,他穷困潦倒,在?地乞讨,这时百里奚已经四十岁了。?地有个叫蹇叔的人,对他的相貌感到惊奇,说:“你不像是个乞讨的人。” 便询问他的姓名,然后留他吃饭,和他谈论时事,百里奚对答如流,分析事情条理清晰。蹇叔感叹道:“以你的才能,却如此穷困,这难道不是命运吗?” 于是把百里奚留在家里,两人结为兄弟。蹇叔比百里奚大一岁,百里奚称呼蹇叔为兄长。蹇叔家里也很穷,百里奚就为村里养牛,来补贴生活费用。
当时,公子无知杀了襄公,新立为君,张贴榜文招揽贤才。百里奚想去应招。蹇叔说:“先君还有儿子在外面,无知是非法窃取君位,最终肯定不会有好结果。” 百里奚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。后来,他听说周王子颓喜欢牛,那些养牛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报酬,便辞别蹇叔前往周国。蹇叔告诫他说:“大丈夫不能轻易把自己托付给别人。做了官又抛弃,那是不忠;和他同患难,那是不智。弟弟你这次去一定要谨慎!我料理好家里的事情,会到周国来看你。”
百里奚到了周国,拜见王子颓,向他进献养牛的技术。王子颓非常高兴,想任用他为家臣。蹇叔从?地赶来,百里奚和他一起去见王子颓。回来后,蹇叔对百里奚说:“王子颓志向远大但才能疏浅,和他在一起的都是阿谀奉承的人,他肯定有非分之想,我很快就能看到他失败。我们不如离开这里。” 百里奚因为长久没有见到妻子儿女,想要回到虞国。蹇叔说:“虞国有个贤臣叫宫之奇,是我的老朋友,我们已经分别很久了,我也想去拜访他。弟弟你如果回虞国,我和你一起走。” 于是,两人一同来到虞国。
当时,百里奚的妻子杜氏,贫困至极,无法养活自己,已经流落他乡,不知去向。百里奚十分感伤。蹇叔和宫之奇见面后,说起百里奚的贤能。宫之奇便把百里奚推荐给虞公,虞公任命百里奚为中大夫。蹇叔说:“我看虞公目光短浅又刚愎自用,也不是能一起有所作为的君主。” 百里奚说:“我长久贫困,就像鱼在陆地上,急需一勺水来滋润自己!” 蹇叔说:“弟弟你为了生计去做官,我很难阻拦你。以后如果你来找我,就到宋国的鸣鹿村。那里环境幽雅,我打算在那里定居。” 蹇叔辞别而去。百里奚就留在虞国侍奉虞公。等到虞国灭亡,百里奚一直跟随在虞公身边,不离不弃,他说:“我既然已经不明智了,怎么敢不忠呢?”
到了这时,晋国把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送到秦国。百里奚叹息道:“我怀有济世之才,却没有遇到明主,无法施展自己的大志,又在年老的时候成为陪嫁的奴仆,这和奴仆、妾室有什么区别,没有比这更耻辱的了!” 于是,他在半路上逃走了。本打算去宋国,却因为道路受阻,只好前往楚国。到了宛城,宛城的村民出去打猎,怀疑他是奸细,把他抓住绑了起来。百里奚说:“我是虞国人,因为国家灭亡,逃难到这里。” 村民问:“你有什么本事?” 百里奚说:“我擅长养牛。” 村民解开他的绑绳,让他去喂牛,牛一天天变得肥壮。村民非常高兴,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。楚王召见百里奚,问:“养牛有什么方法吗?” 百里奚回答:“按时给它喂食,爱惜它的力气,把自己的心和牛融为一体。” 楚王说:“说得好啊,你的话!不只是养牛,养马也可以用这个道理。” 于是,让他做养马的圉人,在南海放牧马匹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