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箕郑父、士谷、梁益耳三人商议,打算等秦兵攻势紧急之时,便在国内趁机作乱,企图取代赵盾的地位。没想到赵盾率军偷袭,大败秦兵,凯旋而归,这让他们心中愈发愤恨。先都是下军佐,由于主将先蔑被赵盾算计,无奈出奔秦国,他也因此痛恨赵盾。正巧,蒯得因军事上的失误,被先克剥夺了田禄,心中满是怨恨,便向士谷倾诉。士谷说:“先克依仗着赵孟(赵盾)的势力,才敢如此横行霸道。赵盾能专制的,不过是中军罢了。若能找到一位敢死之士,先去刺杀先克,赵盾的势力就会变得孤立。要办成这件事,非得先都不可!” 蒯得说:“先都因为主帅被赵盾出卖,心里也恨透了赵盾。” 士谷说:“既然如此,那先克就不难对付了。” 接着,他凑到蒯得耳边,低声说:“只需如此这般……,就能解决问题。” 蒯得听后,十分高兴,说道:“我这就去跟他说。”
蒯得去见先都,没想到先都先开了口:“赵孟背叛了士季(先蔑),偷袭并打败了秦军,毫无信义可言,实在难以与他共事。” 蒯得便把士谷的话告诉了先都。先都说:“若真能这样,那可是晋国的幸事!”
当时,冬月即将过去,临近新春。先克前往箕城,拜谒他的祖先先轸的祠堂。先都派家丁埋伏在箕城郊外,等先克一过去,便远远地跟在后面,瞅准时机,众人一拥而上,将先克刺杀。先克的随从们惊慌失措,四处逃散。赵盾得知先克被贼人杀害,极为愤怒,严令司寇限期缉拿凶手,每五天检查一次进度。先都等人慌了神,与蒯得商议后,怂恿士谷、梁益耳等人尽快发动叛乱。梁益耳在醉酒后,把这件事泄露给了梁弘。梁弘大惊失色,说道:“这可是灭族的大罪啊!” 于是,他秘密地将此事告知了臾骈,臾骈又转告给了赵盾。赵盾立刻集结甲士,准备好兵车,吩咐众人听候命令。
先都听说赵氏集结甲士、准备兵车,怀疑他们的阴谋已经泄露,急忙跑到士谷那里,催促他赶紧行动。箕郑父打算趁着上元节晋侯赏赐大家饮酒欢聚时,趁乱行事,众人商议许久,一直没有定论。赵盾先派臾骈包围了先都的家,将先都抓起来投入大牢。梁益耳和蒯得在慌乱之中,想与箕郑父、士谷集合四族的家丁,把先都从狱中劫出来,一起发动叛乱。赵盾却派人把先都的阴谋告诉了箕郑父,还请他入朝商议对策。箕郑父心想:“赵孟召见我,大概是不怀疑我吧。” 于是,他没带多少随从,就坦然前往。原来,赵孟因为箕郑父担任上军元帅,担心他鼓动众人一起叛乱,所以假意召见他。箕郑父不知是计,来到朝堂。赵盾把他留在朝房,和他商议先都的事情。同时,秘密派遣荀林父、郤缺、栾盾率领三支军队,分别去捉拿士谷、梁益耳、蒯得三人,将他们都关进了大牢。荀林父等三位将领完成任务后,来到朝房汇报。荀林父大声喝道:“箕郑父也参与了叛乱,为何还不把他投入大牢?” 箕郑父辩解道:“我有留守都城的功劳,当时三军都在城外,只有我留在城中,那时我都没叛乱,如今诸位大臣都在,我怎么会自寻死路呢?” 赵盾说:“你迟迟没有发动叛乱,正是在等先都和蒯得。我已经查明了真相,你无需多言!” 箕郑父只好低头认罪,被关进了大牢。
赵盾将此事奏报给晋灵公,打算将先都等五人处死。晋灵公年纪尚小,只是点头表示同意。晋灵公回宫后,襄夫人听说五人被关在狱中,便问灵公:“相国打算怎么处置他们?” 灵公说:“相国说:‘他们的罪行都该被诛杀。’” 襄夫人说:“这些人不过是因为争权才引发事端,原本并没有篡逆的意图。况且,主谋杀害先克的,不过一两个人,罪行有主犯和从犯之分,怎能一概而论全部处死呢?近年来,德高望重的老臣逐渐离世,人才稀少,一朝之间杀掉五位大臣,恐怕朝堂上的职位都要空缺了,这难道不值得忧虑吗?” 第二天,灵公把襄夫人的话转述给赵盾。赵盾上奏说:“君主年少,国家人心不稳,大臣擅自杀人,如果不大肆诛杀,如何能惩戒后人呢?” 于是,赵盾以不尊国君之罪,将先都、士谷、箕郑父、梁益耳、蒯得五人,在集市上斩首示众。同时,录用先克的儿子先縠为大夫。国人畏惧赵盾的严厉,无不战战兢兢。
狐射姑在潞国听说了这件事,惊叹道:“幸好啊!我能免于一死。” 一天,潞国大夫酆舒问狐射姑:“赵盾和赵衰,这两人谁更贤能呢?” 狐射姑回答说:“赵衰就像冬日的太阳,赵盾则像夏日的太阳。冬日人们依赖太阳的温暖,夏日人们却畏惧太阳的炽热。” 酆舒笑着说:“你身为老将,也害怕赵孟吗?”
闲话暂且不提。再说楚穆王自从篡位之后,也有称霸中原的志向。他听到谍报说:“晋国新君刚刚即位,赵盾独揽大权,晋国的大夫们相互争权夺利、自相残杀。” 于是,他召集群臣商议,打算出兵攻打郑国。大夫范山进言说:“晋国君主年幼,大臣们一心争权,无心顾及诸侯之事。趁此时出兵争夺北方,谁能抵挡呢!” 楚穆王听后十分高兴,任命斗越椒为大将,蒍贾为副将,率领三百辆兵车讨伐郑国。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两广精兵,驻扎在狼渊,作为声援。另外,派遣息公子朱为大将,公子茷为副将,率领三百辆兵车讨伐陈国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