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晋景公被蓬头大鬼击打后,口吐鲜血,昏倒在地。内侍将他扶入内寝,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。群臣见状,都闷闷不乐地散去了。景公就此一病不起。身边有人说:“桑门大巫能在白天见鬼,为何不把他召来看看?” 桑门大巫接到晋侯的召唤,刚走进寝门,就说:“有鬼!” 景公问:“鬼是什么样子的?” 大巫回答说:“蓬头散发,身长一丈多,用手拍打着胸膛,神色十分愤怒。” 景公说:“你说的和我见到的一模一样,还说我冤枉地杀了他的子孙,不知道这是什么鬼呢?” 大巫说:“是先世有功之臣,他的子孙遭遇灾祸最为悲惨的那个。” 景公惊讶地说:“难道是赵氏的祖先?” 屠岸贾在一旁,马上上奏说:“这个巫师是赵盾的门客,所以借这个由头为赵氏喊冤,国君可不能听信。” 景公沉默了很久,又问道:“这鬼能通过祭祀消除灾祸吗?” 大巫说:“鬼的怒气太盛,祭祀也没什么用。” 景公又问:“那我的大限如何?” 大巫说:“我冒着死罪直言,恐怕国君的病,等不到尝新麦的时候了。” 屠岸贾说:“新麦成熟就在这个月内,国君虽然生病,但精神还算旺盛,怎么会到这种地步?要是主公能尝到新麦,你就得判死罪!” 没等景公下令,屠岸贾就喝斥大巫出去。大巫走后,景公的病越发严重,晋国的医生进宫诊断,却不认识这病症,不敢下药。
大夫魏锜的儿子魏相对众人说:“我听说秦国有两位名医,高和与高缓,他们得到扁鹊的传授,能通晓阴阳之理,擅长治疗内外病症,现在是秦国的太医。要治好主公的病,非得这两人不可。为什么不去请他们呢?” 众人说:“秦国是我们的敌国,怎么会派良医来救治我们国君呢?” 魏相又说:“救济灾祸,是邻国之间的美事。我虽然没什么才能,但愿意凭借三寸不烂之舌,一定把名医请到晋国来。” 众人说:“要是这样,那满朝上下都要感谢你的恩赐了!”
魏相当天就整理行装,乘坐轻便的马车,连夜赶往秦国。秦桓公问他来意,魏相上奏说:“我们国君不幸染上重病,听说贵国有良医高和、高缓,有起死回生的医术,我特地前来诚恳邀请,以救治我们国君。” 桓公说:“晋国不讲道理,屡次打败我国的军队,我国就算有良医,怎么会去救你们国君呢?” 魏相严肃地说:“您这话可不对!秦晋两国是相邻的国家,所以我们献公和你们穆公,结为婚姻,定下友好关系,世世代代相亲。你们穆公先是接纳惠公,后来又有韩原之战;接着接纳文公,却又有在汜南违背盟约的事。不能始终保持友好,都是秦国造成的。文公去世后,穆公又误听孟明的话,欺负我们襄公年幼弱小,出兵崤山,袭击我们的属国,结果自己遭受失败。我们俘虏了秦国的三位主帅,却赦免了他们,没有诛杀,可你们很快就违背誓言,夺取我们的王官。在灵公、康公的时代,我们一侵犯崇国,你们就攻打晋国。等到我们景公向齐国问罪,您又派杜回率领救齐的军队。失败了不知道反省,胜利了不知道适可而止,抛弃友好,挑起仇怨,这一切都源自秦国。您不妨想想,到底是晋国侵犯秦国,还是秦国侵犯晋国?如今我们国君身患重病,想借助贵国的良医来治病,我们的大臣们都说:‘秦国和我们断绝关系很久了,肯定不会答应。’我说:‘不是这样。秦国国君屡次行事不当,怎么知道心里不会后悔呢?我这次来,是想借助贵国的良医,修复两国先君的旧好。’您要是不答应,那大臣们对秦国的预料就应验了!邻国之间有救济灾祸的情谊,而您却抛弃了;医生有救人性命的本心,而您却违背了。我私下里认为您这样做不可取。” 秦桓公见魏相言辞慷慨激昂,分析得详细明白,不知不觉心生敬意,说:“大夫用正义的见解责备我,我怎敢不听从教诲!” 当即诏令太医高缓前往晋国。魏相谢恩后,就和高缓一同离开雍州,连夜赶往新绛。有诗为证:“婚媾于今作寇仇,幸灾乐祸是良谋。若非魏相澜翻舌,安得名医到绛州?”
当时晋景公的病情十分危急,日夜盼着秦国的医生到来。忽然有一天,他梦见有两个小人从自己鼻子里跳出来,一个小人说:“秦国的高缓是当世名医,他要是来了,用药治疗,我们肯定会受到伤害,怎么躲避他呢?” 另一个小人说:“要是躲在肓的上面,膏的下面,他能把我们怎么样?” 不一会儿,景公就大叫心膈间疼痛,坐卧不安。没过多久,魏相带着高缓到了,入宫为景公诊完脉后,高缓说:“这病治不了了!” 景公问:“为什么?” 高缓回答说:“这病在肓的上面,膏的下面,既不能用艾灸治疗,也不能用针灸达到,即使用药,药力也到不了那里。这大概是天命吧。” 景公叹息说:“你说的和我梦到的正好相符,真是良医啊!” 给了高缓丰厚的礼物,送他回秦国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