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国的降将苗贲皇此时正侍奉在晋侯身旁,他向晋侯献策说:“自从令尹孙叔敖去世后,楚国军政混乱无常。左右两广的精兵,长久没有选拔更换,年老体衰、不堪作战的士兵不在少数。而且左右两位主帅,彼此不和。这一战,楚国必败无疑。” 髯翁为此写诗感叹:“楚用州犁本晋良,晋人用楚是贲皇;人才难得须珍重,莫把谋臣借外邦。”
这一天,晋楚两军各自坚守营垒,相互对峙,并未交战。楚国将领潘党在营后比试射箭,连续三次射中靶心,众将纷纷高声夸赞。这时,养繇基恰好来到,众将喊道:“神箭手来了!” 潘党心中不悦,说道:“我的箭术为何比不上养叔?” 养繇基回应道:“你仅仅能射中靶心,算不上稀奇;我能百步之外射穿杨树叶子!” 众将好奇地问:“什么是百步穿杨?” 养繇基解释说:“曾有人在杨树上选一片叶子,做上颜色标记,我从百步之外射箭,能正中这片叶子的中心,所以叫做百步穿杨。” 众将问:“这里也有杨树,能试试吗?” 养繇基说:“有何不可。” 众将十分高兴,说道:“今日终于能见识养叔的神箭了!” 于是,众人用墨在杨树枝上标记了一片叶子,让养繇基在百步之外射箭。只见箭射出后,却不见落下。众将上前查看,原来箭被杨枝挂住,箭头正好贯穿叶心。潘党说:“这只是偶然一箭射中罢了!依我看,把三片叶子依次标记,你依次射中,那才是真正的高手。” 养繇基说:“恐怕不一定能做到,姑且试试吧。” 潘党在杨树上选取了高低不同的三片叶子,分别标记了 “一”“二”“三” 的字样。养繇基也记清了这三片叶子,退到百步之外,将三支箭也分别标上 “一”“二”“三” 的号数,依次射出。三支箭竟然依次射中三片叶子,丝毫不差。众将纷纷拱手称赞:“养叔真是神人啊!”
潘党虽然心中暗暗称奇,但还是想展示自己的本事,便对养繇基说:“养叔的箭术,确实精妙!然而,上阵杀敌还得靠力量取胜,我的箭能穿透数层坚硬的铠甲,也为诸位展示一下。” 众将都说:“愿意见识。” 潘党让随行穿着组甲的士兵,脱下铠甲,叠放起来,一共叠了五层。众将说:“够了。” 潘党却又让人再叠上两层,总共七层。众将心想:“七层铠甲,差不多有一尺厚,怎么可能射得穿?” 潘党让人把这七层坚硬的铠甲,绷在箭靶上。他自己站在百步之外,挽起黑雕弓,搭上狼牙箭,左手稳稳地托着弓,如同托着泰山,右手拉弦,如同抱着婴儿,瞄准靶心,用尽全身力气射出。只听 “扑” 的一声,潘党喊道:“射中了!” 众人只见箭杆留在箭靶上,却不见箭镞落下。众人上前一看,齐声喝彩:“好箭,好箭!” 原来,潘党这一箭弓劲力深,直接穿透了七层坚甲,就像钉子钉进木头一样,牢牢地扎在那里,怎么摇都摇不动。潘党面露得意之色,让军士把带着箭的七层铠甲取下,想要在营中四处炫耀。
养繇基却说道:“先别动!我也射一箭,看看如何?” 众将说:“也想见识养叔的神力。” 养繇基拿起弓,正要射箭,却又停了下来。众将问:“养叔为何不射?” 养繇基说:“只是像他那样穿透铠甲,不算稀奇,我有个送箭的方法。” 说完,搭上箭,嗖的一声射了出去,喊道:“正好!” 这一箭不偏不倚,恰好将潘党射在铠甲上的那支箭,从箭靶那边兜底送了出去。而养繇基的这支箭,依旧穿在铠甲的箭孔之中。众将见状,无不惊讶得伸出舌头。潘党这才心服口服,感叹道:“养叔的箭术,我比不上啊!” 史传记载,楚王在荆山打猎时,山上有一只通臂猿,善于接住射来的箭。楚兵将它重重包围,楚王命令左右放箭,却都被猿猴接住。于是,楚王召来养繇基。猿猴听到养繇基的名字,立刻啼号起来。等到养繇基赶到,一箭就射中了猿猴的心脏。养繇基作为春秋时期的第一射手,果然名不虚传。潜渊为此写诗道:“落乌贯虱名无偶,百步穿杨更罕有;穿札将军未足奇,强中更有强中手。”
众将说道:“晋楚两国相持不下,我王正处于用人之际,两位将军有如此神箭,应当奏明我王,美玉不可藏在柜子里。” 于是,他们让军士把箭穿七层铠甲的实物,抬到楚共王面前,养繇基和潘党一同前往。众将将两人先后比试射箭的事情,详细地禀报给楚王,还说:“我国有如此神箭,何愁晋军百万?” 楚王却大怒道:“作战要靠谋略取胜,怎能凭借一箭的侥幸?你如此自负,日后必定会因技艺而丧命!” 说完,楚王将养繇基的箭全部没收,不许他再射箭。养繇基满脸羞愧,退了下去。
第二天五更时分,晋楚两军各自击鼓,进军交战。晋国上军元帅郤锜攻打楚国左军,与公子婴齐对峙;下军元帅韩厥攻打楚国右军,与公子壬夫对峙。栾书和士燮各自率领本部车马,在中军护卫晋侯,与楚共王和公子侧对峙。晋厉公这边,由郤毅驾车,栾针担任车右将军,郤至等人率领新军,作为后队接应。楚共王那边,出阵时上午本应乘坐右广战车,而右广的将领是养繇基。但楚共王因养繇基恃才夸口,心中不满,没有乘坐右广,反而乘坐了左广战车,由彭名驾车,屈荡担任车右将军。郑成公则率领本国车马作为后队接应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