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简王十三年夏四月,楚共王采用右尹壬夫的计策,亲自统领大军,与郑成公一同讨伐宋国。他们以鱼石等五位大夫为向导,顺利攻下彭城。楚共王让鱼石等人占据彭城,并留下三百辆兵车,屯驻戍守此地。共王对这五位大夫说道:“晋国如今与吴国往来密切,与楚国作对,而彭城正是吴晋两国往来的必经之路。现今我留下重兵协助你们,主动出击能够夺取宋国的土地,防守也可截断吴晋之间的联系。你们应当尽心尽力,不要辜负我的嘱托!” 说完,共王便返回楚国。
这年冬天,宋成公派遣大夫老佐率领军队包围彭城。鱼石统领戍守的士兵迎战,却被老佐击败。楚国令尹婴齐听闻彭城被围,立即率兵前来救援。老佐仗着自己勇猛,轻视敌人,贸然深入楚军阵地,不幸中箭身亡。婴齐于是乘势进兵,侵犯宋国。宋成公大为惊恐,赶忙派右师华元前往晋国告急。韩厥对晋悼公进言说:“昔日晋文公成就霸业,就是从救援宋国开始的。如今晋国兴衰的关键,就在这一次行动,不可不全力以赴。” 晋悼公听后,立即大规模派遣使者,向诸侯各国征兵。他亲自统领大将韩厥、荀偃、栾黶等人,率先将军队驻扎在台谷。婴齐得知晋军大举来袭,便撤兵返回楚国。
周简王十四年,晋悼公率领宋国、鲁国、卫国、曹国、莒国、邾国、滕国、薛国等八国的军队,进军包围彭城。宋国大夫向戍让士兵登上了望车,朝着城上四面高声呼喊:“鱼石等人是背叛国君的逆贼,天理难容!如今晋国统领二十万大军,即将踏平这座孤城,让这里寸草不留。你们要是明白顺逆之理,为何不擒获这些逆贼前来投降?以免无辜百姓惨遭杀戮。” 如此反复呼喊了数遍,彭城的百姓听闻后,都知道鱼石理亏,于是打开城门,迎接晋军入城。当时楚国的戍守士兵虽然众多,但鱼石等人对他们不加体恤,士兵们都不肯为其效力。晋悼公入城后,楚国的戍卒纷纷逃散。韩厥擒获了鱼石,栾黶和荀偃擒获了鱼府,宋国的向戍擒获了向为人和向带,鲁国的仲孙蔑擒获了鳞朱,他们各自将俘虏押解到晋悼公处邀功。晋悼公下令将这五位大夫斩首,并将他们的族人安置在河东壶邱之地。随后,晋悼公便移师前往郑国,兴师问罪。楚国右尹壬夫侵犯宋国以救援郑国,诸侯的军队又返回救援宋国,之后各国军队便各自散去,班师回国。
这一年,周简王驾崩,世子泄心即位,他就是周灵王。灵王从出生时起,嘴上就长有胡须,所以周人称他为髭王。髭王元年夏天,郑成公病重,他对上卿公子騑说:“楚王因为救援郑国的缘故,被箭射中眼睛,这份恩情我始终不敢忘怀。我死后,你们千万不要背叛楚国!” 嘱咐完后,郑成公便与世长辞。公子騑等人拥立世子髡顽即位,他就是郑僖公。
晋悼公因为郑国尚未归服,便在戚地大规模会合诸侯,共同商讨对策。鲁国大夫仲孙蔑献计说:“郑国地势险要之处,莫过于虎牢,而且它还是楚国与郑国相通的重要要道。如果能在此修筑城池,设置关卡,留下重兵逼迫郑国,郑国必定会归从。” 楚国的降将巫臣也献计道:“吴国与楚国一水相连,自从我当年出使吴国,与他们约定共同攻打楚国后,吴国人多次侵扰楚国的属地,楚人深受其苦。如今不如再派遣一位使者,引导吴国讨伐楚国,楚国东边受吴国军队困扰,又怎能在北边与我们争夺郑国呢?” 晋悼公采纳了这两条计策。当时,齐灵公也派遣世子光,与上卿崔杼一同前来会盟,听从晋国的命令。晋悼公于是集合九路诸侯的兵力,大规模修筑虎牢城,增设了望台。大国抽调一千名士兵,小国抽调五百或三百名士兵,共同守卫此地。郑僖公果然心生恐惧,开始与晋国讲和。晋悼公这才率军返回。
此时,中军尉祁奚已经七十多岁了,他请求告老还乡,辞去官职。晋悼公问道:“谁可以接替你的职位呢?” 祁奚回答说:“没有人比解狐更合适。” 晋悼公惊讶地说:“我听说解狐是你的仇人,为何要举荐他呢?” 祁奚回答道:“您问的是谁可以胜任,并非问我的仇人是谁。” 晋悼公于是召见解狐,然而还没来得及任命官职,解狐就因病去世了。晋悼公又问:“除了解狐,还有其他人选吗?” 祁奚回答说:“其次就数祁午了。” 晋悼公疑惑地问:“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?” 祁奚回答说:“您问的是谁可以胜任,并非问我的儿子是谁。” 晋悼公接着说:“如今中军尉的副手羊舌职也去世了,你也帮我一并挑选合适的接替人选。” 祁奚回答说:“羊舌职有两个儿子,分别是羊舌赤和羊舌肹,二人都很贤能,您可以任用他们。” 晋悼公听从了祁奚的建议,任命祁午为中军尉,羊舌赤为副手。各位大夫对此无不心悦诚服。
话说回来,巫臣的儿子巫狐庸,奉晋悼公之命,前往吴国拜见吴王寿梦,请求吴国出兵讨伐楚国。寿梦答应了他的请求,派世子诸樊为将领,在江口整治军队。很快,就有谍报人员将此事传入楚国。楚国令尹婴齐上奏说:“吴国的军队从未踏入过楚国境内,如果这一次让他们入境,日后必定还会再来。倒不如我们提前出兵讨伐吴国。” 楚共王认为有理。婴齐于是大规模检阅水军,挑选出两万精锐士兵,从长江出发,突袭攻破鸠兹,随后便打算顺流而下。骁勇善战的将领邓廖进言说:“长江水流湍急,前进容易,后退却困难。小将我愿意率领一支军队先行,若能取胜就继续前进,即便失利也不至于大败。元帅可将军队驻扎在郝山矶,根据形势变化相机而动,这样便能万无一失。” 婴齐觉得这个计策不错,于是挑选出三百名身着组甲的士兵,三千名穿着练袍的士兵,这些人都身强力壮,一人能抵得上十人。他们乘坐大小船只共一百艘,随着一声炮响,船头朝着东方进发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