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孝成王夜里做了一个梦,梦中他穿着一件左右不对称的衣服,有一条龙从天而降,他骑上龙,龙便飞向天空,可还没飞到天上就坠落下来。此时,他看到身旁有金山、玉山两座,光芒耀眼夺目。孝成王醒来后,召见大夫赵禹,将梦境告知他。赵禹解梦道:“不对称的衣服,意味着合并;骑着龙上天,是飞黄腾达的象征;坠地则预示着获得土地;金玉堆成山,表明货财充裕。大王眼下必定会有拓展领土、增加财富的喜事,这个梦大吉大利。” 孝成王听了很高兴,又召来筮史敢为他占卜。筮史敢却给出了不同的解读:“不对称的衣服,代表残缺;骑龙上天却中途坠落,说明事情容易中途生变,空有其名;金玉成山,看似美好却无法实际使用。这个梦不吉利,大王务必谨慎行事!” 孝成王心中更倾向于赵禹的说法,对筮史敢的话不以为然。
三天后,上党太守冯亭的使者抵达赵国。孝成王打开书信,上面写道:“秦国攻打韩国形势紧迫,上党眼看就要落入秦国之手!这里的官吏和百姓不愿归附秦国,而愿意归附赵国。臣不敢违背大家的意愿,谨将所管辖的十七座城,郑重地献给大王。恳请大王接纳!” 孝成王看完大喜,说道:“赵禹所说的广地增财之喜,今日果然应验了!” 平阳君赵豹却进谏道:“臣听说,无故获得的利益,往往是灾祸的根源,大王切勿接受。” 孝成王不解地问:“百姓畏惧秦国而心向赵国,所以前来归附,怎么能说是无故呢?” 赵豹解释道:“秦国像蚕食桑叶一样逐步侵占韩国土地,攻下野王,切断了上党与外界的通道,自认为上党已是囊中之物,能轻易得到。如今上党突然归了赵国,秦国怎会甘心?秦国辛苦耕耘,赵国却坐收渔利,这就是臣所说的‘无故之利’。而且,冯亭之所以不把上党献给秦国,而是献给赵国,分明是想把灾祸转嫁到赵国,以缓解韩国的困境。大王为何不仔细思量呢?” 孝成王却不认同赵豹的观点,又召来平原君赵胜,让他决断此事。赵胜说:“出动百万大军,攻打他国,历经多年,也未必能夺得一座城池。如今不费一兵一卒、一粒粮食,就能得到十七座城,这是天大的利益,绝不能错过。” 孝成王说:“您这话正合我意。” 于是,派平原君率领五万士兵,前往上党接收土地。孝成王封冯亭为三万户侯,封号华陵君,并让他继续担任上党太守。上党的十七位县令,也各封三千户,皆可世袭侯爵。
冯亭得知这个消息后,闭门痛哭,拒绝与平原君相见。平原君坚持求见,冯亭无奈道出心声:“我有三件不义之事,无颜见使者。作为守土之臣,不能以死殉国,这是第一件不义;未得君主命令,擅自将土地献给赵国,这是第二件不义;出卖君主的土地来换取个人富贵,这是第三件不义。” 平原君感叹道:“真是忠臣啊!” 在冯亭家门口守候了三天,冯亭被他的诚意打动,这才出来相见,依旧泪流不止,并表示愿意交割土地,请求另选良将镇守。平原君再三安抚:“您的心事,我已明白。您若不继续担任太守,无法抚慰官吏和百姓的期望。” 冯亭这才继续留任,却坚决不接受封赏。平原君即将离开时,冯亭叮嘱道:“上党归附赵国,是因为无力独自对抗秦国。希望公子向赵王奏明,尽快派遣大量士兵和名将,做好抵御秦国的准备。”
平原君回到赵国,向赵王复命。赵王设宴庆祝得到上党之地,随后开始商议派兵之事,但尚未做出最终决定,秦国大将王龁就已经进兵围困上党。冯亭坚守了两个月,赵国的援兵仍未赶到,无奈之下,只好率领当地官吏和百姓逃往赵国。此时,赵王已任命廉颇为上将,率领二十万大军前来救援上党。廉颇行军至长平关,与冯亭相遇,才得知上党已经失陷,秦军日益逼近。于是,廉颇在金门山下扎营筑垒,东西两侧各设数十座营寨,宛如繁星罗列。他又另外分兵一万,让冯亭驻守光狼城;分兵两万,由都尉盖负、盖同分别率领,驻守东西二鄣城;还派遣裨将赵茄前去侦察秦军动向。
赵茄率领五千士兵,出长平关外侦察,大约前行二十里,恰好与前来侦察的秦将司马梗相遇。赵茄见司马梗兵力较少,便贸然上前挑战。双方正在交锋之际,秦国的第二哨张唐率兵赶到。赵茄顿时心慌意乱,手脚不听使唤,被司马梗一刀斩杀,赵军士兵也惨遭屠戮。廉颇得知前哨战败,立即传令各营寨,务必用心坚守,切勿主动与秦军交战。同时,他让士兵在营地深挖数丈,引来泉水注入,军中众人都不理解此举的用意。
王龁率领大军抵达后,在距金门山十里处安营扎寨。他先分兵攻打东西二鄣城,盖负、盖同出战均告失败,最终战死。王龁乘胜进攻光狼城,司马梗奋勇当先,率先登上城墙,秦军随后一拥而上。冯亭再次战败,逃到金门山大营,廉颇接纳了他。秦军又来攻打赵军营垒,廉颇传令:“擅自出战者,即便获胜也要斩首!” 王龁久攻不下,于是将营地前移,逼近赵军,与赵军营地仅相距五里。秦军多次挑战,赵军始终坚守不出。王龁感叹道:“廉颇是老将,行军谨慎稳重,难以撼动。” 偏将王陵献计说:“金门山下有条溪流,名叫杨谷,秦赵两军都从这条溪流取水。赵军营地在溪流南岸,而秦军营地在溪流西岸,水从西向东流。如果截断这条溪流,让水不再东流,赵军就会无水可汲,不出数日,军队必然大乱。趁乱出击,定能大获全胜。” 王龁觉得此计可行,便让士兵将杨谷的水流截断。直到如今,杨谷仍被称为绝水,便是因此事而来。然而,王龁没想到,廉颇早已提前深挖坑洞,储存了足够的水源,日常用水绰绰有余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