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睢对秦王说:“我听说齐国的君王后贤能又有智慧,应当去试探一下她。” 于是,秦王命使者带着玉连环献给君王后,说:“齐国要是有人能解开这个玉连环,寡人甘愿甘拜下风!” 君王后让人拿来金锤,当场将玉连环砸断,对使者说:“转告秦王,老妇已经解开玉连环了。” 使者回去报告,范睢感叹道:“君王后真是女中豪杰,不可冒犯。” 于是,秦国与齐国结盟,两国互不侵犯,齐国因此得以安宁。
再说楚国太子熊完在秦国做人质,秦国扣留了他十六年,不让他回国。恰逢秦国使者与楚国交好,楚国使者朱英与秦国使者一同来到咸阳回访。朱英说起楚王病情严重,恐怕难以康复。太傅黄歇对熊完说:“大王病得很重,而太子您却留在秦国。万一大王去世,太子您不在跟前,各位公子中必定有人会取代您成为楚王,楚国就不再是太子您的了。臣请求为太子去拜见应侯范睢,请求他放您回国。” 太子说:“好。” 黄歇于是前往相府劝说范睢:“相君知道楚王的病情吗?” 范睢说:“使者提起过。” 黄歇说:“楚国太子在秦国多年,与秦国的将相们都有交情。倘若楚王去世,太子能够即位,他一定会谨慎侍奉秦国。相君如果在此时放太子回国,太子一定会对相君感激不尽!如果继续扣留太子,楚国另立其他公子为楚王,那么太子在秦国,就只是咸阳的一个普通百姓罢了。况且楚国人因为太子不能回国而心怀怨恨,日后必定不再愿意侍奉秦国。留下一个普通百姓,却断绝了与一个大国的友好关系,臣私下认为这不是明智之举。” 范睢点头表示赞同:“您说得有道理。” 便将黄歇的话告诉了秦王。秦王说:“可以让太子的太傅黄歇先回国探问楚王病情;如果病情确实严重,再来迎接太子。”
黄歇得知太子不能一同回国,私下与太子商议:“秦王扣留太子不放,是想效仿扣留楚怀王的旧事,趁着楚国危急,索要割地。楚国要是来迎接太子,就中了秦国的计谋;不来迎接,太子就会永远被秦国扣留。” 太子跪地请求:“太傅有什么计策?” 黄歇说:“依臣之见,太子不如乔装改扮,偷偷逃走。现在楚国使者回访即将回国,这是个难得的机会!臣请求独自留下,以死承担后果。” 太子哭着说:“如果事情成功,楚国愿与太傅共同分享。” 黄歇私下会见朱英,与他商议,朱英答应帮忙。太子熊完于是乔装成车夫,与楚国使者朱英一起驾车,顺利出了函谷关,没有人察觉。黄歇留在旅舍,秦王派人来让他回国探问楚王病情。黄歇说:“太子刚刚生病,无人照料,等他病好一些,臣就向大王辞行。” 过了半个月,黄歇估计太子已经出关很久了,才去求见秦王,叩头请罪说:“臣黄歇担心楚王一旦去世,太子不能即位,无法侍奉大王,所以擅自让太子回国,现在他已经出关了。臣犯了欺君之罪,请大王治罪!” 秦王大怒,喝道:“楚国人竟然如此狡诈!” 命令左右将黄歇囚禁起来,准备处死他。丞相范睢劝谏说:“杀了黄歇也不能让太子回来,反而会断绝与楚国的友好关系,不如嘉奖他的忠诚,放他回国。楚王去世后,太子必定即位,太子即位后,黄歇必定成为相国,楚国君臣都会感激秦国的恩德,一定会好好侍奉秦国。” 秦王觉得有理,便重重赏赐了黄歇,送他回楚国。史官写诗称赞此事:
更衣执辔去如飞,险作咸阳一布衣;
不是春申有先见,怀王余涕又重挥。
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后,楚顷襄王病逝,太子熊完继位,这便是考烈王。考烈王提拔太傅黄歇为相国,并将淮北十二县封给黄歇,封他为春申君。黄歇进言说:“淮北之地与齐国接壤,军事防御压力大,请求将此地设为郡,便于筑城防守。臣希望能改封到江东。” 于是,考烈王改封黄歇到原来吴国的土地。黄歇修缮阖闾旧城作为都邑,在城内疏浚河道,建成四纵五横的水路网络,连通太湖之水,还把破楚门改名为昌门。当时,孟尝君虽已去世,但赵国的平原君、魏国的信陵君正热衷于招揽门客,以礼贤下士闻名。黄歇十分羡慕,也开始广招宾客,一时间,他的食客常常多达数千人。
有一次,平原君赵胜派使者前往春申君府上。春申君以上等宾客的规格款待来使。这位赵国使者想在楚人面前炫耀一番,他用玳瑁制作发簪,还用珠玉装饰刀剑的鞘。可当他见到春申君的三千多门客时,不禁大为惭愧。原来,春申君的上等门客竟都穿着缀有明珠的鞋子。此后,春申君采纳门客的建议,向北兼并了邹、鲁之地,任用贤能的荀卿为兰陵令。在荀卿的治理下,楚国修订政法、训练士兵,国力再度强盛起来。
与此同时,秦国这边也有新的动向。秦昭襄王与齐国、楚国结盟后,派大将王龁率领军队攻打韩国。秦军从渭水运送粮草,一路东行进入河洛地区,为前线部队提供充足的军饷。很快,秦军攻克野王城,致使上党与外界的往来道路被切断。上党守臣冯亭与当地官员、百姓商议:“秦国占据野王,上党恐怕很快就不再属于韩国了。与其投降秦国,不如归附赵国。秦国若因赵国得到上党而发怒,必然会将兵锋转向赵国。赵国一旦遭受攻击,必定会亲近韩国,韩赵两国患难与共,就有能力抵御秦国。” 于是,冯亭派使者带着书信和上党地区的地图,前往赵国,献给赵孝成王。(这一年是赵孝成王四年,周赧王五十三年。)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