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封韩原,贤裔惟厥;计全赵孤,阴功不泄。
始偶六卿,终分三穴;从约不守,稽首秦阙。
韩非虽使,无救亡灭!
再说秦军包围邯郸,颜聚率领全部兵力据城坚守。赵王迁十分恐惧,想要派使者到邻国求救。郭开进言说:“韩王已经成为秦国的臣子,燕国和魏国自身都难保,怎么能来救援我们呢?依我愚见,秦军势力强大,不如全城投降,这样还能保住封侯之位。” 赵王迁打算听从他的建议。公子嘉伏地痛哭说:“先王把社稷宗庙传给大王,怎么能轻易放弃呢?我愿意与颜聚竭尽全力,效死保卫国家。万一城池被攻破,代郡还有数百里土地,还可以作为复国的根基,怎么能束手就擒,成为别人的俘虏呢?” 郭开说:“城池一旦被攻破,大王就会成为俘虏,哪里还能顾及代郡呢?” 公子嘉拔剑在手,指着郭开说:“你这个卖国的奸臣,还敢多言!我一定要杀了你!” 赵王赶忙劝解,两人才散开。赵王迁回到宫中,无计可施,只能借酒消愁。郭开想要与秦军联络,献出城池,无奈公子嘉率领宗族宾客,帮助颜聚加强防守,防范严密,根本无法传递消息。当时连年灾荒,城外的百姓都逃光了,秦军在野外抢掠不到物资,而城中储备了大量粮食,吃喝不愁,所以秦军一时难以攻克城池。于是,王翦与杨端和商议,暂时退兵五十里外,以便获取粮草补给。城中的人看到秦军退去,防范有所松懈,每天打开城门一次,让百姓进出。郭开趁着这个机会,派心腹出城,把一封密信送到秦营。信中的大致意思是:“我早就有献城的想法,只是一直没有机会。如今赵王已经十分畏惧,如果秦王能亲自前来,我一定尽力劝说赵王带着和氏璧,拉着棺材出城投降。” 王翦收到信后,立即派人快马报告秦王。秦王亲自率领三万精兵,让大将李信护卫,从太原方向赶来,到达邯郸后,再次包围了邯郸城,日夜攻打。城墙上的士兵看到大旗上有 “秦王” 字样,赶忙飞报赵王。赵王更加恐惧。郭开说:“秦王亲自带兵前来,他的意思是不破邯郸不罢休,公子嘉和颜聚他们靠不住。希望大王自己拿定主意!” 赵王说:“我想投降秦国,又担心被杀害,这可怎么办?” 郭开说:“秦国没有杀害韩王,怎么会杀害大王呢?如果您把和氏璧和邯郸地图献出去,秦王一定会很高兴。” 赵王说:“你觉得可行,就写降书吧。” 郭开写好降书,又上奏说:“降书虽然写好了,但公子嘉肯定会阻拦。听说秦王的大营在西门,大王可以假装巡城,乘车到那里,直接开门投降,还怕秦王不接受吗?” 赵王一向昏庸,只听郭开的话。到了这危急关头,更是没了主见,便听从了郭开的建议。颜聚正在北门巡视,听说赵王已经出西门向秦国投降,大吃一惊。公子嘉也快马赶到,说:“城墙上奉赵王的命令,已经降下了投降的旗帜,秦兵马上就要进城了。” 颜聚说:“我会拼死守住北门,公子您赶紧召集宗族之人,火速赶到这里,我们一起逃往代地,再图谋恢复赵国。” 公子嘉听从了他的计策,立即率领宗族数百人,与颜聚一起从北门逃出,连夜前往代地。颜聚劝说公子嘉自立为代王,以便号令众人。他还表彰李牧的功绩,恢复李牧的官爵,亲自设祭,以此收拢代地百姓的心。同时,他派使者向东与燕国联合,屯军在上谷,防备秦国的侵犯。代国因此勉强得以稳定下来,暂且不表。
再说秦王政批准了赵王迁的投降请求,长驱直入进入邯郸城,住进赵王的宫殿。赵王以臣子的礼节拜见秦王,秦王坐着接受了他的拜见,赵国的旧臣们很多都流下了眼泪。第二天,秦王把玩着和氏璧,笑着对群臣说:“这就是先王用十五座城池都没能换来的和氏璧啊!” 于是,秦王下令,把赵国的土地设置为钜鹿郡,安排郡守治理;把赵王迁安置在房陵;封郭开为上卿。赵王迁这才醒悟过来,知道郭开卖国的罪行,叹息道:“如果李牧还在,秦人怎么能吃到我邯郸的粮食呢?” 房陵四周有石室,就像房屋一样。赵王迁住在石室中,听到潺潺的流水声,便问左右之人。左右回答说:“楚国境内有四条河流,分别是长江、汉江、沮水、漳水,这里的水名叫沮水,发源于房山,流入汉江。” 赵王迁悲伤地叹息道:“水是无情之物,还能自行流到汉江,我被囚禁在这里,遥望故乡千里之遥,怎么才能回去呢!” 于是,他创作了一首山水之歌:
房山为宫兮,沮水为浆;
不闻调琴奏瑟兮,惟闻流水之汤汤!
水之无情兮,犹能自致于汉江;
嗟余万乘之主兮,徒梦怀乎故乡!
夫谁使余及此兮?乃谗言之孔张!
良臣淹没兮,社稷沦亡;
余听不聪兮!敢怨秦王?
赵王迁整夜忧愁烦闷,每唱一遍这首歌,都让左右之人感到哀伤,他最终生病不起。代王嘉听说赵王迁去世,给他谥号为幽谬王。有诗为证: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