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公之苗,因国为姓,胤裔繁昌,世戴忠正。
文始建侯,武益强盛;惠王好战,大梁不竞。
信陵养士,神气稍振。景湣式微,再传而陨。
这一年是秦王政二十二年。同年,秦王采用尉缭的计策,再次谋划攻打楚国。秦王问李信:“将军认为攻打楚国的战役,需要多少兵力才够?” 李信回答说:“不过二十万人就足够了。” 秦王又召见老将王翦询问。王翦回答说:“李信用二十万人攻打楚国,必定会失败。依我看来,非六十万人不可。” 秦王暗自心想:“老人果然胆小,不如李将军英勇。” 于是不再任用王翦,任命李信为大将,蒙武为副将,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。李信攻打平舆,蒙武攻打寝邱。李信年轻勇猛,一鼓作气攻下平舆城,接着率兵向西进军,攻下申城,然后派人送信给蒙武,约定在城父会合,打算合兵攻打邾城。
事情要分两头说。楚国自从李园杀死春申君黄歇后,拥立幽王扞即位,幽王扞就是黄歇与李园妹妹所生的儿子。幽王在位十年后去世,没有子嗣。当时李园也已经去世。群臣于是拥立楚国宗室公子犹,这就是哀王。哀王即位两个月后,他的庶兄负刍袭击并杀死哀王,自立为王。负刍在位三年,听说秦军深入楚国境内,于是任命项燕为大将,率领二十多万大军,水陆并进。项燕探听到李信的军队从申城出发,便亲自率领大军在西陵迎战,同时派副将屈定在鲁台山等地设下七处伏兵。李信仗着自己勇猛,贸然前进,与项燕相遇。双方交锋,战斗正激烈时,七路伏兵一起杀出,李信抵挡不住,大败而逃。项燕率军追击,连续三天三夜不停,杀死秦军都尉七人,秦军士兵死伤无数。李信率领残兵退守冥厄,项燕又攻破了冥厄。李信弃城而逃。项燕追击到平舆,收复了全部失地。蒙武还没到达城父,听说李信兵败,也退入赵国境内,派人向秦王告急。秦王大怒,削去李信的官职和封邑,亲自驾车前往频阳,去见王翦,问道:“将军曾预计李信用二十万人攻打楚国必定失败,如今果然让秦军受辱了。将军虽然生病,能否为我勉强出征,带兵前往楚国呢?” 王翦再次叩拜辞谢说:“老臣年老多病,头脑糊涂,心力都已衰竭,希望大王另选贤能的将领。” 秦王说:“这次出征非将军不可,希望将军不要推辞!” 王翦回答说:“大王如果一定要任用我,非六十万人不可。” 秦王说:“我听说,古代大国拥有三军,次国拥有二军,小国拥有一军,军队不必全部出征,也从未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。春秋五霸威震诸侯,他们的国家战车不过千乘,按照一乘七十五人计算,从未达到十万的数量。如今将军却一定要六十万人,这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。” 王翦回答说:“古代作战,双方约定好日期列阵,在阵前交战,行军步伐都有固定的法则,作战时不过分杀伤敌人,声讨对方罪行但不兼并土地,即使在战争中,也蕴含着礼让的意思。所以帝王用兵,从不使用大量兵力。齐桓公治理内政,能作战的士兵不过三万人,还轮番使用。如今各国相互征战,以强凌弱,以多欺少,遇到人就杀,碰到土地就攻占,上报杀敌首级动辄数万,围城常常持续数年。因此,农夫都拿起武器,孩童也被登记在册,这是形势所迫,即使想少用兵也不可能。何况楚国地域辽阔,东南尽是它的领土,一旦号令发出,百万大军可以立即集结。我认为六十万人,还恐怕不够,怎么能比这更少呢?” 秦王叹息道:“若不是将军久经沙场,对用兵之道如此透彻,我差点误事,我听将军的!” 于是,秦王用后车将王翦接入朝廷,当天就任命他为大将,交给他六十万大军,仍让蒙武担任副将。出征那天,秦王亲自到坝上为他设宴饯行。王翦举起酒杯,为秦王祝寿说:“大王喝下这杯酒,我有个请求。” 秦王一饮而尽,问道:“将军有什么话要说?” 王翦从衣袖中拿出一张竹简,上面写着咸阳几处肥沃的田地和住宅,请求秦王批准赏赐给自己的家人。秦王说:“将军如果凯旋,我将与将军共享富贵,何必担忧贫穷呢?” 王翦说:“我已经年老了,大王即使封侯来犒劳我,可我就像风中的蜡烛,光亮还能持续多久呢?不如趁我还活着,多赏赐些良田美宅,作为子孙的产业,让他们世世代代都蒙受大王的恩泽。” 秦王大笑,答应了他的请求。王翦到达函谷关后,又派使者向秦王请求几处园林池沼。蒙武说:“老将军的请求是不是太多了?” 王翦私下告诉他:“秦王性格强硬严厉又多疑,如今把六十万精锐部队交给我,这是把整个国家托付给我。我多请求些田宅园林,为子孙谋产业,是为了让秦王安心。” 蒙武说:“老将军的高见,我比不上。” 不知王翦攻打楚国的结果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