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下,徐茂公见乔公山领命带兵出发后,又下令让秦叔宝率领一千人马,埋伏在白璧关之南一个叫 “多树村” 的地方。他叮嘱道:“要是看见刘武周的兵马前来,不要阻拦,放他们过去。等他们往回折返时,方可进行截击,绝不能让他们撤回,务必取下刘武周的首级回来复命。” 秦叔宝领命,带着兵马前去埋伏。徐茂公又命令程咬金也带领一千兵马,缓缓前行,要求他在遭遇刘武周的军队时,只能取胜,不许战败,违令者斩。程咬金说道:“启禀军师,小将昨夜受了风寒,肚子疼得厉害,恐怕难以作战。我需要带个帮手一同前去,心里才踏实些。” 徐茂公说:“你只管前去,到时候自然会有兵马接应你,不需要帮手也能行。” 程咬金又说:“小将真的有病在身,要是能取胜,那自然没得说;倘若战败了,还望军师念及往日情分,不要太过较真。” 徐茂公回应道:“到时候自有公断,不必多言,赶紧出发。” 程咬金皱着眉头,捂着肚子,走出营帐,让家将扶他上马,勉强提起斧头,带领兵马按照军师的吩咐,缓缓前行,暂且按下不表。
再说乔公山领了将令,带着五百人马,打着尉迟恭的旗号,行进到靠近马邑的地方,忽然看见定阳王刘武周带领着兵马,在前方扎下了大营。你道刘武周为何在此扎营?原来是因为他听说秦王收复了三座关隘,元帅宋金刚已死,又听闻介休城被围困,担心尉迟恭有失,所以起兵前来接应。只是因为出兵的日子不吉利,便在此扎营等候。乔公山来到营前,让军士进去通报,说有先锋尉迟恭派来的人求救。定阳王刘武周听到通报,下令让来人进营。乔公山走进营帐,双膝跪地,口称:“山野农夫,拜见千岁!” 刘武周问道:“你是哪里人?有什么事要说?” 乔公山回答:“臣乔公山是朔州麻衣县人,以务农为生,与尉迟将军是同乡,自幼便相识相交。此次前往介休拜访尉迟将军,正好遇上唐兵围城,情况十分危急。如今特奉尉迟将军之命,前来求救,希望我王能早日发兵救援!” 刘武周说:“贤卿请起,孤家痛恨唐童收复三关,杀害了元帅,正打算统兵前去救援,只因起兵仓促,遇到黑道红沙日,所以在此扎营。” 乔公山说:“今日可是黄道吉日,为何不发兵呢?” 刘武周听了十分高兴,当即吩咐大小三军,即日起兵。乔公山又奏道:“臣本是一介农民,不懂军事,一听到厮杀声就吓得半死。希望大王能放臣回乡,自耕自种,安度晚年,这便是臣的心愿。” 刘武周说:“卿不愿为官,孤家也不好勉强,赐你回乡去吧。” 乔公山谢恩后,便往马邑方向去了。
刘武周兴兵出发,来到白璧关,经过一片茂密的树林,这里正是秦叔宝埋伏的地方。秦叔宝见刘武周的兵马过去后,才从埋伏处出来,截断了他们的归路。刘武周又带领兵马继续前进,没过多久,忽然看见程咬金的兵马扎营拦住了去路,无法前行。刘武周于是下令扎营,并问道:“哪位将军愿意出去打一仗?” 大将王龙上前说道:“臣愿意前往。” 说罢,他提起一柄月牙铲,上马直奔唐营挑战。此时程咬金因病正在营中,听到军士来报,说营外有人挑战,心里十分惊慌,便吩咐小军:“我肚子疼得厉害,把免战牌挂出去。” 小军立刻将免战牌挂了出去。王龙一见,大怒,驱马来到营前,将免战牌打得粉碎,高声大叫道:“我听说唐家大将众多,今日正要与你们会战,为何挂出免战牌?今日我若不冲垮你们的营地,就不配做上将!” 说着,他挥舞手中的月牙铲,驱马冲向唐营。这边的军士连忙放箭,王龙无法冲入,只能在营前叫骂挑战。
军士将此事报告给程咬金,程咬金说:“哎呀,我肚子疼得厉害,这可如何是好?等我去解个手,再来与他交战。” 这时,旁边一个家将说道:“老爷,这可真是‘急惊风遇到慢郎中’,战还是不战,您得赶紧拿主意。要是再耽搁一会儿,被他杀进营来,那可就‘滚汤泡老鼠,一窝都得死’了。” 程咬金听了,心中无奈,也顾不上解手了,心想:“丑媳妇总得见公婆,况且我程咬金也是一条好汉,不管死活,出去与他战上一战!” 于是,他走到营门口,家将扶他上马。程咬金提起斧头,感觉比平日重了许多。没办法,他只好双手握住斧头,来到营前。抬头一看,见不是刘武周,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。双方将领互通姓名后,王龙说道:“程咬金,我一向听闻你也有那么点小名气,今日遇到我,只怕你性命难保了。” 说罢,便挥舞月牙铲朝程咬金铲了过来。程咬金双手将宣花斧往上一架,喊道:“且慢,俺程爷爷一时闹肚子,你稍等片刻,我去解个手,再来与你交战!” 王龙大怒道:“你这狗头,竟敢戏弄本王爷!” 说罢,又是一铲铲了过来。程咬金见他连铲两下,心头火起,提起宣花斧,朝着王龙一连砍了三四斧,把王龙杀得盔歪甲斜,倒拖着兵器,拨马便逃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