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下,罗成听到母亲召唤,便走进内室,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,问道:“母亲唤孩儿进来,有什么吩咐?” 老夫人说道:“我听说你心里不痛快,特意唤你来问问,到底是为了什么事?” 罗成回答:“母亲,孩儿是因为秦王起兵攻打洛阳,秦王帐下有表兄秦叔宝,还有程咬金等一班朋友都在那里为将。今日出战,恰好遇到程咬金。孩儿想起昔日在山东贾柳店结拜的情形,一时之间,实在不忍心对他动手。那程咬金又对孩儿做了些手势,孩儿当时没弄明白,只好假装战败回来。没想到单雄信因此对我起了疑心,对孩儿啰啰嗦嗦说了一大通,所以孩儿心里烦闷不乐。” 老夫人听了,说道:“我儿啊,为了你表兄,连你父亲的话我都敢反驳。绝没有如今为了单雄信,反倒要与表兄为难的道理。况且在秦王那边,你的朋友众多,而在洛阳这里,只有单雄信一个。依我看,你不如归降唐朝吧!” 罗成说:“孩儿听闻秦王礼贤下士,有君王的气度,归降唐朝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。只是从单雄信的角度考虑,孩儿实在有些过意不去。” 老夫人说:“这有什么难的,我们将计就计,瞒着他便是了。日后若遇见他,你避开他,不与他交战,就算是顾全了朋友之间的情分。” 罗成点头称是:“母亲所言极是!”
到了第二天,程咬金又来到洛阳城下挑战,尉迟恭依旧跟在后面掠阵。单雄信得知消息后,立刻来找罗成,说道:“罗兄弟,今日你该把程咬金捉进城来,这样才能表明你和我单通是知心朋友。可千万别再被他打败了。要是你再战败回来,那你们罗家的名声可就全毁了。别人会说你连一个程咬金都打不过,岂不是要被人笑话?” 罗成听了,又气又恼,但也无可奈何,只得提枪上马,打开城门,来到阵前。
只见程咬金又对着罗成挤眉弄眼,丢眼色示意。罗成又是好气,又是好笑。只听程咬金说道:“罗兄弟,昨日承蒙你相让,今日我有句掏心窝的话要跟你讲。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,你稍稍让我几分,等咱俩打到没人的地方,我再细细跟你说。” 罗成点头同意,于是两人假意厮杀起来。战了七八个回合,程咬金虚晃一斧,拨马向北,落荒而逃。罗成在后面紧紧追赶。尉迟恭见状,心想:“这程咬金这小子,今日终于要输了。看罗成追过去,他肯定性命不保。我奉命掠阵,岂能袖手旁观?要是主公知道了,我岂不是要获罪?不如去帮程咬金一把。” 于是,他纵马追了上去。
再说罗成和程咬金跑到一个地方,这里距离洛阳二十里,地名叫 “对虎峪”,周围荒无人烟。程咬金说:“罗兄弟,我看这里没人来往,正好说话。” 罗成问:“有什么话,你快说吧。” 程咬金说:“罗兄弟,你家舅母一直跟我说:‘我家没什么至亲,就只有罗成这个外甥,我很喜欢他,只盼着他能和我家叔宝常聚在一起。自从那年他来给我祝寿,不知为什么把一个青面獠牙的人打了一顿,然后就负气走了,这让我一直放心不下。’我想,罗兄弟如今和那个青面獠牙的人在一起,岂不让你舅母担心?况且那人做事不一定妥当,兄弟你何苦和他为伴呢?” 罗成说:“你说得对!我昨日因为你,受了他一肚子气,实在难以忍受。” 程咬金说:“既然如此,罗兄弟何不归降唐朝?这样既不辜负你舅母的心意,又能和表兄秦叔宝朝夕相处,一同在朝堂为臣,有什么不好的?你现在回去,和令堂太夫人商量一下,看看是留在洛阳好,还是归降唐朝好。” 罗成说:“不用商量,自然是归降唐朝好。只是我母亲和妻子还在洛阳城内,等我想办法把她们送出城,我就来归降唐朝,一同辅佐秦王。我先走了!” 程咬金又说:“我还有一句话要提醒你。今日咱俩在这儿说了半天话,还有尉迟恭在那边掠阵。单雄信想必也在城墙上观战,他要是看不到咱俩,肯定会起疑心。我现在和你杀回去,要是遇到尉迟恭,你得给他点厉害瞧瞧,让他日后不敢在咱们朋友面前放肆。” 罗成说:“说得有理!”
于是,两人重新杀了回去,罗成故意拖枪败走,程咬金在后面追赶。恰好遇到尉迟恭。尉迟恭哪里知道其中的内情?心里想着:“这程咬金前几日还在我面前卖弄本事,今日我要报这一箭之仇!” 于是,他大声喊道:“罗成,你前日的威风哪儿去了?今日别跑,吃我一枪!” 说着,挺枪刺向罗成。罗成正愁单雄信在城墙上观看,不知道怎么消除他的疑心,一见到尉迟恭,心中十分欢喜。又想起程咬金说的话,便用枪隔开尉迟恭的枪,反手回刺一枪。尉迟恭连忙招架,罗成紧接着又连刺三四枪。尉迟恭招架不住,指望程咬金来帮忙,回头一看,却不见程咬金的踪影,一不留神,腿上先中了一枪,大叫一声:“哎呀,不好了!” 拨马就跑。罗成紧紧追赶,追到一棵大树旁,尉迟恭想绕到大树后面逃走。罗成瞅准时机,“嗖” 的一枪刺去,正中尉迟恭。没想到大树后面突然闪出一员大将,用两根金装锏架住了罗成的枪,喊道:“别动手!” 罗成一看,原来是表兄秦叔宝。秦叔宝站到大树后面,向罗成招了招手,罗成心领神会,回马向洛阳城方向跑去。原来,这棵大树离城不远,罗成担心单雄信看见,所以赶紧离开了。这一切都是徐茂公事先预料到的,所以预先派秦叔宝在这里等候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