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诗为证:“伏得龙驹过海来,张环父子定招灾。也应唐主多洪福,预令高人安算排。”
丞相魏征急忙登上金銮殿,此时殿下李治正在临朝理政。魏征赶忙俯伏在金阶之下,说道:“殿下千岁,臣昨夜做了一个兆梦,十分奇特。” 殿下李治问道:“老王伯,不知是怎样的梦兆?” 魏征回答说:“臣昨夜梦中,三弟秦琼来到床前,向我谏言几句:‘你身为掌朝宰相,为何如此大意?万岁前往东辽,曾将殿下托付于你,让你保护殿下,暂掌朝纲,料理国家正事。如今这三两日内,朝中会有奸臣谋叛,妄图加害储君,你为何不悉心查访?速速将四门紧闭,过了三天,必定无事。若不小心应对,弄出大事,你可就罪该万死了。’臣觉得这个梦兆实在稀奇,可朝中谁是奸臣,谁是佞臣,叫老臣也无从查起。”
李治说道:“秦老王伯在世时,尽心报国,一片忠心。如今死后还托梦传语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他说紧闭城门三天就无大事,那不妨降旨,今日就将四门紧闭,再差遣将领守城。” 魏征领命,传下命令,将城门紧闭。君臣们则在金銮殿上纷纷议论起来,暂且按下不表。
到了第二天清晨,张士贵父子率领兵马来到了长安城。他们远远望去,只见光大门已经紧闭,吊桥高高挂起。张士贵心中一惊,说道:“我的儿,为何光大门紧闭在此,难道有人通风报信,预先防备我们前来?所以才将吊桥高挂,四城紧闭。” 张志龙说:“爹爹,我们从东辽国赶来,神不知鬼不觉,何人会知晓我们父子存有反叛之心,提前把城门紧闭起来?想必是有别的事情。今日我们就对他们说,朝廷凯旋回朝了,他们自然会开城放我们进去。” 张环觉得有理,便连忙骑马来到护城河边,高声喊道:“城上的人听着,快报与殿下得知,如今万岁爷凯旋班师,在登州歇马,先派张士贵前来,要见殿下,快快开城。”
城上的军士一见,说道:“大老爷,请稍候,我们先去通报殿下,然后再开城。” 张环说:“快去通报。” 军士来到午门,禀明情况,黄门官上殿启奏道:“殿下千岁,外边三十六路都总管、七十二路总先锋张环到了。他说朝廷圣驾已经班师,先派张士贵来见殿下,恳请千岁降旨开城。”
李治殿下听闻父王班师,欣喜万分,立刻就要降旨放张环进城。丞相魏征赶忙制止道:“殿下千岁,且慢。秦三弟托梦,原说要将城门紧闭三天,才无大事。昨日刚刚闭城,才过了两天,张环父子就来了。就算是万岁凯旋还朝,也不该毫无预先通报,此事太过蹊跷。臣看张环父子短颈缩腮,日后必有反叛之心,不可贸然开城,我们且到城上去问个明白。” 李治说:“老王伯言之有理。快到城上去。”
于是,君臣们纷纷上马,带着文武大臣,离开午门,径直登上城头。他们往下一看,只见张家父子等人全身披挂,骑着战马,手持兵器,身后还有数千雄兵,整齐地摆列着队伍,满脸杀气腾腾。众人心中暗想,他们必定有谋叛之心。
魏征开口问道:“张先锋,班师了吗?陛下圣驾可已到达?” 张士贵听到问话,抬头一看,见殿下和魏征在城上,心中暗自高兴,连忙应道:“正是。陛下凯旋班师,在登州歇驾,先派小将前来料理国家大事。不知为何光大门紧闭?还望老丞相快快开城。”
魏征说:“我受秦元帅梦中嘱托,他说今日有奸臣图谋不轨,妄图夺取天下。叫我紧闭城门,等朝廷亲到长安,再开城。如今陛下已在登州,不日就会到达。张先锋,请在外边扎营安歇,等圣驾一到,我们一同放你们进来。”
张士贵听了这话,吓得浑身冷汗直冒,心想:“好你个秦琼,你死在阴间,还要来管国家大事。也罢!” 于是,他高声叫道:“老丞相,我就实话对你说了吧。朝廷与众大臣被番兵围困在越虎城中,并无大将能够杀退番兵,小将我又哪有神仙手段去救万岁?想来君臣们是回不了朝了。因此我把战船全部开来中原,想这殿下年轻,难以料理国家大事,不如让我先做几年皇帝,之后再让给殿下,你看如何?”
魏征大怒,喝道:“呔!你这该死的狗头,朝廷有哪点亏待了你,你竟如此丧心病狂。既然万岁在番邦有难,你理应尽心救驾,才是忠臣所为。怎么能私自跑到长安,背叛朝廷。幸亏秦元帅阴灵有感应,叫我紧闭城门,不然被你反进城来,我与殿下的性命可就难保了。”
张环说道:“魏征,你不过是个丞相罢了。难道我张环做了皇帝,还会少了你宰相的职位?快快开城放我进去,此事就算了;若有半句不肯,我父子就攻破城门,进来将你君臣二人碎尸万段!” 魏征气得满脸变色,对着张士贵父子破口大骂。
张士贵父子这边,六人带兵呐喊,放炮攻城,耀武扬威,气势汹汹。就在这时,忽然听到后面 “豁喇喇” 一阵马蹄声,只见薛仁贵骑着马飞奔而来。他一见张环的人马,大喝一声:“呔!张环,你往哪里逃,可认得我吗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