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文和周武说道:“只要元帅肯收留我们,末将情愿在山上接应。元帅速速下山,带领人马杀上山来,我们一同擒获山上的五员大将。这样既能立下头功,又能在元帅帐下听令。” 说话间,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。薛仁贵有些担忧地说:“我下山领兵上山时,倘若小番不知内情,打下滚木来,这可如何抵挡?” 周文连忙说道:“这滚木是小将下令,他们才敢打下来的。如果我不下令,他们绝不敢贸然行动。元帅尽管放心,只管冲杀上来,绝不会有问题。” 薛仁贵听了,满心欢喜。就这样,一直聊到天亮,薛仁贵依旧扮作毛家之子,离开了总府衙门。周文和周武将他送到后寨,看着他下山而去,暂且按下不表。
单说周总兵回到衙门,立刻吩咐手下的偏正牙将和小番们:“如今东辽之地,十有八九已经归属大唐,不久之后就会彻底投降。刚刚下山的那个送弓之人,其实是天邦招讨元帅薛仁贵冒名而来。我自知本事平平,而唐将个个骁勇善战,我们恐怕难以守住这座山。所以我决定投顺大唐,并且与薛元帅商议好了,今日他就会领兵杀上山来。我们要在山上接应,一起冲上山顶,这样才能保全大家的性命。你们若愿意投降唐朝,以后就能在中原做官;要是不肯投降,那就只能成为刀下之鬼。不知你们意下如何?” 那些偏正将官和小番们,见主子都已经决定投顺,谁敢违抗?大家都有心投降。于是,众人纷纷整理装备,备好枪刀马匹,只等大唐人马杀上山来,一同冲上山顶。周文和周武也都穿戴整齐,他们头戴大红飞翠扎巾,配上金扎额,两条冲天阴阳带左右分开。身穿大红绣蟒袍,外面罩着绦链赤铜甲,上马提刀,在总府衙门等候。
再说薛仁贵下山后,回到自己的营帐。周青和众兄弟连忙前来迎接,看到薛仁贵平安归来,都十分高兴,问道:“元帅哥哥回来了?” 薛仁贵应道:“正是。” 他走进中营,周青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事情进展得如何?可有机会破山?那天书里的两句诗,应验了吗?” 薛仁贵说:“众兄弟,玄女娘娘的话,不可不信。如今机会来了,你们赶快准备,马上兴兵,杀上摩天岭。山上已有投降的将领接应我们。” 周青又问:“元帅,到底是怎么回事?这天书里的两句话到底是如何应验的?你且给我们讲讲,我们也好放心杀上去。”
薛仁贵便将自己顶替毛子贞送弓,混入后山,以及如何让周文、周武兄弟投降的经过,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,最后说道:“这岂不是又得了‘擎天柱二根’?” 周青和众弟兄听了,心中大喜。大家各自整理行装,全身披挂,上马提兵器。薛仁贵头戴将盔,身披铠甲,跨上赛风驹,手持画杆方天戟,率领十万雄兵,率先向摩天岭进发。后面的众兄弟则排列整齐,随后跟上。
大军一到寨口,周文和周武连忙迎了上来,说道:“元帅,待我二人在你马前诈败,往山顶跑去。你带领众将随后追击,打他们个措手不及,这样事情就好办了。” 薛仁贵点头道:“好,好,二位兄长赶快行动。” 周文和周武掉转马头,倒拖着大砍刀,往山顶跑去。薛仁贵手持方天戟,紧紧追赶。后面的七员总兵,带领人马,齐声呐喊,战鼓擂动,炮声轰鸣,一同向山上涌去。
且说周文和周武跑上山,接近寨口时,大声呼喊:“我命休矣!快来救救我们,别让敌人追上来。” 这番喊叫惊动了上面的小番。小番们往下一看,连忙跑到银安殿报告。这座银安殿中,坐着呼哪大王。他生得面青红点,眉毛如同丹朱一般,凤眼明亮,鼻子像狮子,耳朵大且招风,腮下长着浓密的连鬓胡须,身高一丈,头顶平坦,额头宽阔。他的两位副将,长相凶恶,眉毛像扫帚一样乌黑,颧骨高耸,脸颊古怪,眼睛像铜铃一般圆,腮下长着短短烧红的竹根胡,身高都在九尺开外。驸马红幔幔,面如重枣,两道浓眉,一双圆眼,嘴巴像血盆一样,腮下没有胡须,牙齿宽大锋利,身高一丈一尺,头顶平坦,额头宽阔。此人天生神力,本事高强。元帅猩猩胆,长得面如雷公,四个獠牙露在外面,肩膀上生有两只翅膀,身高五尺,十分厉害。
这五人正在银安殿中谈论兵法,正说到大唐人马势如破竹,东辽大元帅屡次损兵折将,就连狼主的银殿都被唐王夺去。如今该如何应对,呼哪大王说:“是啊,如今又听说唐朝那个穿白衣服的将领掌了帅印,领兵来取摩天岭。不是我笑话他,他要是想攻破此山,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,简直难如登天,绝无可能。” 众人纷纷附和道:“这还用说,就算他能请来妖兵神将,也休想攻破这里。”
话还没说完,小番就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报告:“启禀大王、驸马、元帅爷,不好了!” 众人连忙问道:“为何如此大惊小怪?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” 小番说道:“大唐将领带领人马杀上山来了。二位周总兵被打得大败,正被他们追上来呢。” 五人听了,心里一惊。仔细一听,只听见山下喊杀声震天,战鼓和炮声如同雷鸣一般。呼哪大王连忙说道:“为何还不打滚木?快传令下去,把滚木打下去。” 小番回答道:“滚木打不得,二位周总兵也在半山腰,恐怕会伤到自己人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