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初,轧钢厂内,领导层之间弥漫着紧张的气氛。杨厂长和李怀德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,李怀德攻势强烈,杨厂长防守略显无力。这种紧张的氛围,让不少职工都能明显感觉到领导层之间的争权夺利。
当初,于海棠中专毕业后,被分配到轧钢厂工作,担任轧钢厂的广播员,因其容貌姣好,被众人称为“轧钢厂厂花”。
然而,于海棠当上广播员后,就被杨厂长的侄子杨伟看上了。几次偶遇下,杨伟对于海棠的外貌彻底沦陷,而于海棠对杨伟这个厂长侄子的身份表示满意。随后,于海棠便跟上学时谈的片警分手了,很快就跟杨伟确认了对象关系。
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于海棠对于杨伟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变化。尤其是最近这一年来,她越来越觉得杨伟除了拥有厂领导亲戚这一身份外,简直一无是处。这么多年过去了,杨伟在工作方面毫无长进。
更让于海棠下定决心离开杨伟的,是她听到的一些传闻。据说杨厂长可能会被李怀德赶下台,这意味着杨伟的后台可能不再稳固。于海棠有自己的小心思,她自然不会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一个没有前途的人身上。
于是,于海棠毅然决然地决定与杨伟分手。然而,杨伟显然并不同意,毕竟他们已经谈了好几年,而且于海棠的外貌确实出众,让他难以割舍。
面对于海棠的拒绝的态度,杨伟仗着自己是厂长侄子的身份,开始不停地纠缠她。他甚至时不时地在于家堵门,让于海棠的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。
于海棠为了躲避杨伟的纠缠,先是去找了姐姐于莉,打算借住在马华家中。
但是马华和于莉结婚后,已经生了两个孩子,家里面的住宿条件实在有限。而且,这件事儿不能一直这样拖着啊!
于是,马华和于莉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,决定带着于海棠一同前去拜访师父何雨柱,看看他能不能帮忙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。毕竟,何雨柱在杨厂长面前,还是可以说的上话的,或许可以通过沟通来将这件事儿解决掉。
当马华于莉领着于海棠抵达四合院时,恰巧被刘光天看到了,并且一眼就相中了于海棠。当刘光天得知于海棠目前是“单身”状态,又是来找何雨柱解决问题的时候,便将此事告诉了刘海中。
刘海中一直渴望能够攀上李怀德这棵大树,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。如今,他得知于海棠被杨厂长的侄子纠缠的消息后,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契机。于是,他将杨伟视为突破口,拿到了杨厂长的一些把柄,并将其作为给李怀德的见面礼。
果不其然,李怀德对于刘海中送来的这份“大礼”非常满意,他借此机会将杨厂长扳倒,成功地让其去扫起了大街。
而刘海中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李怀德的得力手下,被提拔为小组长,第一次体验到了“领导”的滋味。
因为刘海中在车间里是高级工,徒弟众多,又有不少的威望。而车间以前是杨厂长的管辖范围,大大小小的负责人都是杨厂长派系的人。就这样,李怀德看到了刘海中的这些优势,觉得他是个可用之人,于是开始对他委以重任。
李怀德让刘海中去寻找杨厂长亲近的那一批人的把柄,刘海中利用自己在车间里的人脉和影响力,四处打听、搜集情报。终于,他找到了不少这些人的把柄。
有了这些把柄,李怀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那些杨厂长的亲信们打压的打压,调离的调离。这样一来,李怀德在轧钢厂里的势力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。
而刘海中呢,因为帮了李怀德这个大忙,自然也得到了不少好处。他在轧钢厂里的地位愈发显赫,开始作威作福起来。在四合院里,他也变得趾高气扬,好像所有人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一样。
与此同时,文化大革命的运动还在持续发展,李怀德在轧钢厂内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。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,轧钢厂成立了革委会,李怀德被任命为革委会主任,从此改称为李主任。他这才算正式上了位,彻底掌控了轧钢厂。
李怀德掌权后,就想培养一些用着顺手的心腹,第一时间便想到了何雨柱。于是,他一个电话便将何雨柱喊了过来。
没过多久,何雨柱便匆匆赶来。一进屋,他脸上就显露着笑容,恭恭敬敬地说道:“李厂长……哦不,现在应该叫李主任了,恭喜您荣升为咱们轧钢厂的领头人啊!在您的英明领导下,咱们轧钢厂一定会蒸蒸日上,更上一层楼的!”
李怀德听到这番话,心中不禁有些得意,但他还是连忙摆了摆手,笑着回应道:“行了,柱子,你我之间就别来这一套了!咱们都是老熟人了,何必这么客气呢?”
接着,李怀德话锋一转,突然问道:“柱子啊,你想不想在咱们厂里弄个革委会副主任的职位呢?”
何雨柱一听,连忙笑着摆手道:“嗐,李哥,您都跟我说好几次这事儿了!弟弟我真的特别感激您能一直惦记着我,但是您也知道我的性格,我对政治这方面实在是提不起兴趣。我最喜欢的还是做菜,只要您在这方面有什么需要,我保证随叫随到。至于其他的,我就真的不想过多掺和了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