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她知道,平静的日子只是暂时的。
随着孩子出生的日子越来越近,她既要担心生产过程中的风险,又要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危险,毕竟她的身份始终是个隐患。
而在老鹰岩后山,早晨的晨雾刚刚散去,柔和的阳光洒在山顶,赵伟学就立刻催促大家准备行动。
他伫立在山顶,极目远眺老鹰岩那边的情况,目光落在悬崖下那湍急的河流上,眉头微微皱起,心中正思索着该如何用简易降落伞跨越这道天堑。
这时,侦察连长彭洪才快步来到他身旁,看着那奔腾不息的河流,面露难色地说道:“司令,现在没有缆绳,这可怎么过去啊?”
赵伟学沉思片刻,缓缓说道:“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,但我们必须想办法过去。
在山上重建老鹰岩基地,对我们今后的抗日大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,绝不能轻易放弃。”
说完,他的目光坚定起来,似乎已经有了主意。
他指挥战士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大帆布拿出来,将帆布的四个角紧紧绑在一起,如此便形成了一个简易的降落伞。
他心中盘算着,一旦有合适的风向,他们就可以借助这“降落伞”飘到对岸。
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,让人把帆布和绳索仔细检查并准备好,随时等待合适的风出现。
战士们按照他的指令,迅速行动起来,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挑战的期待与坚定。
大家都明白,这一步对于整个抗日计划至关重要,容不得丝毫差错。
然而,风向却迟迟没有如他们所愿地出现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,大家在河边焦急地等待着,目光不时望向天空,期盼着那能带来希望的风。
赵伟学看着战士们略显焦急的神情,大声鼓舞道:“弟兄们,别着急!
风总会来的,我们耐心等待。
一旦时机成熟,我们就能顺利过河,重建老鹰岩基地!”
在等待的过程中,赵伟学也没有闲着,他再次仔细观察着河流对岸是否遭到日本人的彻底破坏。
他深知,即便成功过河,前方等待着他们的也并非坦途。
对岸的情况不明,是否有日军的埋伏,一切都是未知数。
直到午时,那期盼已久吹向对岸的风终于出现。
赵伟学当机立断,立即命令大家行动起来。
“快,把帆布打开铺在地上!”
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在风中清晰地传进每一个战士的耳中。
随后,他迅速将简易降落伞的绳索紧紧捆在自己腰上。
紧接着,他在侦察连里挑选了四个力气大、跑得快的战士,一边安排两个战士与他一起,带着简易降落伞朝着悬崖方向奔去。
临行前,他神色严肃地特地叮嘱这四个战士:“听好了,一旦降落伞升起来或者到达悬崖边,你们一定要果断放手,否则就会被这简易降落伞带入悬崖。
这100多米的悬崖要是掉下去……后果不堪设想!”
他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四个战士,再次确认道:“都听明白了吗?”
“司令,听明白了!
到了悬崖边赶紧松手!”
一个战士大声回答道。
“对头嘛,就是这个意思。
我喊1、2、3,大家一起奔跑!”
赵伟学说罢,便站定位置,大声喊道:“1、2、3!”
刹那间,五个人如离弦之箭般向着悬崖狂奔而去。
还没等他们跑到悬崖边,那强劲的大风就已经将简易降落伞吹得高高升起。
赵伟学眼疾口快,赶紧大喊:“松手!”
战士们听到指令,一个个迅速松开手。
然而,有一个松手稍慢的战士,瞬间被降落伞带到1米高空。
大家见状,焦急地大声喊他放手。
好在那战士反应迅速,及时松开手,从1米多高的空中掉落下来,被下面早已做好准备的战士们稳稳接住。
与此同时,赵伟学乘坐在降落伞上,被大风呼呼地刮上高空,随后缓缓朝着对岸飘去。
不多时,他顺利降落在对岸的沙滩上。
这边侦察连长彭洪才,见赵伟学成功着陆,赶紧把粗绳紧紧绑在细绳上,随即让身边的战士用旗语告诉赵伟学:“搞定!”
赵伟学在对岸解开身上的绳索,然后迅速扯过对岸传来的粗绳,将其牢牢地绑在沙滩边的一块巨石上。
彭洪才收到赵伟学通过旗语传达的固定完毕信号后,他留下一个排负责警戒,考虑到洪老师和小王的安全,也让他们一同留下。
安排妥当后,他自己则带着剩余的两个排,借助这根连接两岸的绳索,依次滑向对岸。
战士们一个接一个,熟练而又迅速地顺着绳索向对岸滑去。
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,显得格外坚毅。
不一会儿,大部分战士都顺利抵达对岸。
此时,老鹰岩基地重建的第一步算是成功迈出,但赵伟学心里清楚,接下来的任务依然艰巨。
赵伟学命令彭洪才率领一个排,自己则带领另一个排,从两边小心翼翼地向山上搜寻前进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