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,《中华日报》头版便刊出《旧土回归——象郡》,整版图文并茂展现新军跨马安南的雄姿。
木刻版画中,剪辫将士旌旗如林,正于升龙府城头换立大清黄龙旗,配文直击要害:"秦置象郡,汉设交州,此地自古以来便属华夏!
今安南国王黎显宗及辱华罪臣半月后抵京谢罪,正彰我朝恢复旧土、涤荡蛮氛之威!"
报道掀起全民热议,百姓争购报纸。
茶馆里,穿马褂的老学究敲着惊堂木:“当年秦始皇设象郡管理安南地界,如今皇上让它重回王化,这叫‘天朝上国,威德远被’!”
岭南商户们围聚码头,望着押解船队上飘扬的黄龙旗,纷纷感慨“剪了辫子的新军果然厉害,安南人见着都打摆子”。
随着半月之期临近,民间街头巷尾的谈资皆围绕"安南罪臣模样"展开。
卖糖葫芦的老汉断言:"那黎显宗必定生得青面獠牙,不然怎敢辱我大清辫子?"
说评书的先生则煞有介事地描绘:"罪臣队伍里有个安南武将阮光烈,曾将三十七名大清子民以铁链穿掌,吊于谅山府城门示众,致其受尽折磨而亡,如今被锁在囚车里,头发足有三尺长,跟野人似的!"
这番话惹得听客们义愤填膺,直嚷着"到时候定要碎剐这畜牲"。
《中华日报》趁热推出《罪臣百态》专栏,每日连载安南君臣的"悔罪书"(实为文人杜撰),某篇"黎显宗夜梦秦始皇责其窃据象郡"的故事广为流传。
市井间甚至兴起"猜罪臣受刑"的赌局,从"廷杖八十"到"斩首示众"各有押注,连妇人纺织时都在议论:"若不杀几个立威,如何显我天朝法度?"
距抵京还有三日,工部已在午门外搭建临时观礼台,供王公大臣与翰林学士观礼。台侧立起三丈高的"罪己碑",只待黎显宗等人刻字谢罪。
此时的京城,从达官显贵到贩夫走卒,皆在倒计时般盼着那一日——既盼着旧土回归的荣光,更盼着看"蛮邦君臣"如何在天朝上国的威仪下俯首请罪。
喜欢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请大家收藏:(www.38xs.com)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