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卓身着浅绯色官服,步伐矫健,气度自若,朝着陈近颔首,对着庆元帝行礼。
“陛下,微臣将下个月祭祀一事做了规划,请陛下过目。”
他呈上一个折子。
庆元帝打开折子,条目清晰,详略得当,写得很好。
“嗯,不错。”他粗粗扫了一眼,看向周卓,“朕记得,周卿以前是从军中出来的。”
“回陛下,正是。”
周卓以前在军中摸爬打滚了十余年,也曾立下不少战功。
后来,大奉朝战事渐少,皇帝便让一部分武将从事文官职位。
周卓便是其中之一。
按照惯例,武将转为文官,许多人都不适应,若是没有一些文墨,往往难以在岗位上任职,最终只能调任到闲职上。
但是周卓却坚持下来了。
而且在岗位上从未出过差错,就连文彩,也越来越好了。
“你在光禄寺少卿岗位待了多年了,可考虑过换一换位置?”庆元帝开口。
“微臣愿听陛下差遣。”周卓语气平静。
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。
这小子心性也大有长进。
当年让他到文官岗位时,他还执拗过一段时间,让庆元帝心中不爽。
现在,他既明白了“雷霆雨露皆是天恩”,那便给他一个机会吧。
“你可还想回到军中。”庆元帝开口。
“军中?”周卓有些惊讶,不假思索回道,“微臣愿意。”
“那你现在可还能持弓,箭术如何?”庆元帝问道。
“陛下,可有弓?”周卓问道。
庆元帝挥了挥手,黄公公命人将霸王弓抬了上来。
“你若能拉开这张三百斤的霸王弓,朕便许你回到军中。”
陈近微微地摇头。
陛下,这怕是有些强人所难了。
谁不知道,大奉国能拉开此弓的人,寥寥可数。
这张弓曾经是太子的,后来献给了庆元帝。
“陛下,请容微臣一试。”周卓走上前去,掀开盖在霸王弓上的白布。
白布上已经积了一层灰,看起来已经许久未曾有人碰过了。
周卓上前。
伴随着细碎的响声,轻松拉开弓。
陈近一脸不可置信。
“不错,你很好,周卓。”庆元帝连连点头,果然,自己没有看错人。
“擢升周卓为三品归德将军,明日与夏元帅一道领北境增援军出征。”庆元帝金口玉言,下了旨意。
陈近微微张开了嘴,他刚刚前来告罗驰的状,是想趁机向皇帝推荐三皇子的人。
怎么被周卓这个不起眼的光禄寺少卿截胡了?
周卓满眼惊喜。
他应了林棠棠的请求,今日到殿前呈事。
没想到,居然还能收获到如此大的成果?
他连忙跪下谢恩。
从勤政殿前出来时,整个人都恍若在梦中。
陈近看着周卓,眼神一言难尽。
这就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吗?
周卓回到府上,连夜收拾行囊。
在罗将军府,罗驰也在清点军需,丝毫不知,自己已经被换掉了。
天色微明之时。
一只喜鹊在枝头吟唱,一辆马车驶出了靖北侯府。
“姑娘,我们这是去军营门口吗?”香雪与林棠棠坐在车里,轻微打了呵欠。
林棠棠昨夜超佛经,抄到深更半夜。
睡了不到两个时辰。
“是的,我要看看,最后领军的是何人。”林棠棠虽然经过多番筹谋,可是此时心中仍有一些打鼓。
她要亲眼确认一下。
主仆二人赶到城门口时,一个公公拿着圣旨走进军营。
林棠棠想再往里面看几眼,守城的士兵拦住了她。
“大军开拔在即,闲杂人不能进入。”
林棠棠不再勉强,只在门口等着。
太子说过,大军开拔之时,他会到场。
便在门口等着好了。
她听见军营锣鼓喧天。
片刻后,听到号角声。
马上要开拔了。
此时,她刚好看到罗驰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。
罗驰却像没看到她一眼,径直走了。
来不及疑惑,“哒哒”的马蹄声响起。
军队出了军营。
林棠棠看到了!
坐在首位的是:夏明与周卓!
她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。
北境增援大军的控制权,终于彻底逃脱了吴雄与杨琛两人的控制!
眼泪此时如同断了线的珍珠,噼里啪啦地落到了地上。
“好端端的,为何要哭?”熟悉的香气传来,林棠棠回头。
太子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身后。
他依旧是一袭玄色衣裳,脸上波澜不惊,没有多余的表情。
“殿下,臣女不是哭,是高兴!”林棠棠破涕为笑。
秦墨安看着眼前的女子没有出声。
她眼下有着青青的痕迹,一看便是长夜未眠。
“去马车里说吧。”
秦墨安淡淡开口。
林棠棠跟在身后。
“此次,你办得很好。”马车里,秦墨安开口夸她。
“多谢殿下的人手帮忙。李嬷嬷跟香雪很好。”林棠棠回道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