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自严很清楚,上来的说得稍微低一些。
如果一上来就狮子大开口,一定会得罪很多人。
一旦朝堂上没有人支持自己,岂不是成为光杆司令。
所以,毕自严此时比较谨慎,不敢上来说得太多了。
崇祯听完之后,脸色顿时大变,冷冷地盯着毕自严,缓缓开口:“毕爱卿,你能帮朕算一下,如果是按照这个征收,一年能给大明国库带来多少白银?”
崇祯的语气冰冷,看得出来已经有些震怒了。
毕自严心中骇然,这都是按照提前他与陛下议定的来说的,但陛下还是生气了。
“陛下恕罪,微臣没有仔细算过,应该会为大明帝国一年增加100万两税收吧...”
毕自严挺了挺胸脯,直接说了个相对比较高的数字。
“100万两?”
崇祯的眼珠子一瞪,“100万两能干什么,还值得朕大费周章?
朕的意思是你说得太低了,根本没有执行的必要。”
“陛下,您的意思是?”毕自严眸子里闪现一抹惊恐。
“朕的意思很简单,
通商港口,是赚外国人的钱,10税2;百姓的税收要减轻,改为40税1;
商人征收15税1,官员应该征收30税1;
这已经是朕能做出来的最大的让步了。”
崇祯把手中的水杯放在龙书案上,声音提高了许多。
此时,崇祯很清楚,既然征税,那就必须玩一把大的,小家子气,怎么能充实大明帝国的国库?
大明的国库空虚,怎么治理国家,给辽东等地开军饷?
“陛下,如此收税,会不会太高了?”李标大吃一惊,抬眸看着崇祯,眼神里闪过一丝疑虑。
很显然,李标不敢相信,崇祯竟然一出手就是王炸,直接狮子大开口。
这个税收,如果执行,是可以极大力度地充实大明帝国的国库,可是对于大明帝国的未来发展极其不利。
很多商人、官员等都会群情激奋;
这还不是高的,尤其是对于通商港口,陛下真的是太狠了,10税2,这等于是要那些外国人的命。
如果真的是按照这个执行下去,哪里还有外国人与大明做生意?
不过,李标很快就打消了疑虑。
从陛下的神色中,他发现了一些端倪。
只见陛下神态自若,没有一丝慌乱。
看得出来,陛下肯定是心中早有准备。
“李爱卿,你刚来不久,还不知道大明目前的情况。
百姓的税必须要减,而且朕还特意给陕西、甘肃、山西等省直接免税2年!
但是,大明的商人没怎么征税,大明整个国家的开支,不能全让百姓承担,而且百姓也承担不起。
虽然百姓的人数众多,但是他们也是真的穷!
如果把商人、官员的税收跟上,对于充实国库来说,非常有利。
更重要的是大明帝国一定会因为国库的充实而焕发生机。”
崇祯看着李标等人,站了起来,嘴角一抽,开始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。
这对于崇祯来说,太擅长了,他来自21世纪,对于这个时代的很多东西,太了解了。
敛财,对于崇祯来说,简直是太熟悉不过了。
李标等人听完之后,心中不住的点头。
崇祯所说的全都在理!
百姓的负担太重了,这才导致很多百姓吃不上饭,然后才不得不跟随流寇一起作乱。
如果能极大力度地减少百姓的税收,并且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,肯定能从源头上遏制流寇的兵员。
很多之前被裹胁的百姓,本来准备投入流寇怀抱的,最终还会回心转意,投入朝廷的怀抱。
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,有钱能使鬼推磨,别说这些百姓了,他们的日子好过了,让忽悠他们谋反,根本不可能成功。
这一刻,不仅仅是李标,包括毕自严等人在内的大臣们此时也是敬佩不已。
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,竟然是出自他们的皇帝陛下的口中。
大臣们纷纷抬起了头,一脸期待地看着崇祯。
“陛下英明,臣等敬服!”大臣们一起拱手看着崇祯,眸子里闪过一抹敬佩的神情。
“诸位爱卿,朕知道你们非常关心通商港口的商税问题...”
崇祯说着,突然顿住了。
众人急忙拱手询问:“请陛下明示。”
“朕其实早就了解过一些蛮夷之族的生活习性,他们之所以不远千里万里,乘船来大明通商,那是迫切的需要。
大明帝国有很多东西,比如手工业,茶叶等都是他们所不具备的。
所以10税2,非常合理,既能保证我们的税收,同时也能让这些人知道与大明做生意想获得好处,是需要付出一些成本的。”
崇祯说着,眸子里闪过一抹阴沉。
“陛下说的是,臣等遵旨。”众人此时对崇祯彻底拜服,他们没有想到,众人的力量加起来,竟然顶不过人家崇祯。
这一刻,他们不敢相信,眼前的崇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