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您看刚剥出来的红薯都被臣妾吃了,让臣妾再给您剥一个吧?”周皇后的脸一红,羞涩地看向崇祯。
周皇后说着,缓缓起身,去桌子上拿起了红薯,为崇祯剥红薯。
“陛下,让臣妾喂你。”周皇后说着,拿起了红薯递到崇祯嘴边。
这一刻,崇祯的心瞬间感觉到甜蜜无比。
这可是皇后亲自递给自己的,自然要格外珍惜。
这对于崇祯来说,极其重要。
皇后端庄贤淑,就可以让崇祯后顾无忧,这对于崇祯来说,当然非常重要。
这一天两人是夫唱妇随,琴瑟和鸣,自然是甜蜜无比。
第二天,崇祯一觉睡到自然醒。
可急坏了王承恩。
因为朝中有大事正等着崇祯处理,崇祯特别交代,有事儿等他睡醒之后再禀告。
看着时间差不多了,王承恩急忙轻轻叩响了大门。
“皇爷,奴婢有要事禀告。”
王承恩说着,声音有些忐忑。
他当然清楚,这个时候可不能随意打扰皇爷,否则皇爷发起火了,他可承担不起责任。
崇祯最近很是疲惫,好不容易跟皇后在一起,正是要好好放松一番。
王承恩自然非常清楚,所以他不敢轻易打扰。
只是看着时间差不多了,第二天日上三竿之后,这才小心翼翼地叩响大门。
“朕知道了,大伴,在外面候着。”
崇祯说完,抱了抱周皇后,转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坤宁宫寝宫。
“臣妾恭送陛下。”周皇后与宫女们,一起送了出来。
崇祯摆了摆手,上了龙辇,离开了坤宁宫。
很快,崇祯来到了乾清宫。
“大伴,到底是什么事?”
崇祯刚到乾清宫,直接一屁股坐了下来,脸色阴沉地询问。
此时,崇祯有一些疑问。
这段时间,大明的事儿不断啊。
难道是又有什么坏事不成?
“启禀皇爷,韩大人、李大人,毕大人都在外等候。”
“宣!”崇祯拿起水杯,猛灌一口,缓缓出声。
王承恩答应着,转身出去了。
没多大一会儿,韩爌、李标、毕自严走了进来。
“臣等参见陛下。”
众人一起跪了下来。
崇祯缓缓抬头,看着众人,感慨不已。
“都平身吧。”崇祯放下了水杯,抬头看着众人。
众人叩谢后站在一边。
“说说吧,有什么重要的事儿。”崇祯嘴角抽出一抹弧度,看着众人。
“启禀陛下,全国的灾民减少了很多,陛下让百姓们种植的红薯、土豆极大地解决了当下的粮食问题。”
韩爌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,急忙站了出来,拱手向崇祯说道。
“这倒是个好事,只要百姓们的衣食住行得到解决,大明的流寇们,兵员很快就无法补充。”
崇祯拍了拍桌子,眼神开始犀利起来。
“陛下,还有一件事儿。”韩爌有些犹豫。
“有话但讲!”崇祯摆了摆手。
“陛下,吴三桂被送到了京师,还请陛下裁处。”韩爌嘴巴张得很大,努力着还是说了出来。
“哦,这倒是个新鲜事儿,暂时关押,朕有空亲自处理这事。”崇祯眼神犀利,语气之中带着一抹怒气。
提起吴三桂父子,崇祯的心中不是滋味。
大明的掘墓人是李自成不假,可是把满清放进关内的,正是这个吴三桂。
别的不说,至少崇祯不敢让他扼守山海关了。
华夏生灵涂炭,与吴三桂也是托不了关系。
至少他的责任也很大。
所以,此时提起这个吴三桂,崇祯的暴脾气立即就上来了。
这件事儿,他必须慎重处理,毕竟此时吴三桂也没犯多大的事儿,只是孙承宗利用的工具而已,如果从表面来看,他非但无罪,反而有功。
在这种情况下,崇祯当然不能随意处置他。
韩爌闻听此言,还是听出了一些不对来,不过他也不敢多说。
毕竟人家崇祯也只是随口提了一嘴,并没有表态。
“是,陛下,微臣遵旨。”韩爌长出了一口气,这两件事儿都禀告完毕,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儿。
这件事,韩爌此时开始犹豫了起来。
不过,这件事儿,韩爌还是要说的,只是他要酝酿一下,这件事到底该如何说。
韩爌的额头上已经沁出了些许汗珠,眉宇之间满是愁容。
不仅仅是他,毕自严、李标也是一样。
这两人,此时也是愁容满面。
这第三件事,可是非同小可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他们都不敢轻易说出来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,这么大的事儿,当然不能随意禀告了。
“还有事吗?”崇祯很快就发现了他们的端倪,微笑着看向了众人。
“陛下,这里有一封信,您看一下。”李标说着,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,然后往前一递。
王承恩急忙接了过来,然后双手恭敬地递给了崇祯。
崇祯拿起了这封信,感慨不已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