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,正当老师左丘明在鲁国史馆盟府处工作之时。
学生王嘉,此刻正在和他的师哥师姐一同整理另一片区域的书籍。
不过,相较于先前,这次的竹简书卷整理工作,不仅比上次的范围更大,而且书卷的门录的种类也是多了不少。
如此一来,王嘉和他的师兄妹各自所分配的区域以及工作的量,也是渐渐的多了起来。
毫无疑问,随着时间的推移,王嘉他们的工作进度逐渐缓慢下来。尽管大家都努力地忙碌着,但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,他们还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。
王嘉一边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,一边看着堆积如山的竹简,心中不禁升起一丝焦虑。他知道,如果不能按时完成整理工作,势必会影响到后续的竹简书籍整理工作。
同时,也会给他们的老师-史官左丘明的史料汇集及相关书籍的编撰工作带来困扰。
(暗想)“这么多书籍竹简,的确是有不小的工作压力与强度啊。”
“只不过…同样的,这也算是锻炼我的耐力与专注力,还有观察力与细致力的绝佳方式了。”
“我倒不担心负责整理属于我的这片区域的竹简书籍…”
“关键是,师哥师姐他们会感觉到压力比以前增大了吗?”
“也许,可以和师哥师姐他们商量一下,想出一个效率更高的决策来。”
与此同时,王嘉的师哥师姐们注意到了他的担忧。他们相互对视一眼,决定采取行动。
于是乎,他们便召集起所有人,共同商议如何更有效地完成任务。
经过一番讨论,他们制定了一份新的计划。
众人决定分工合作,按照书卷的门类进行分类整理,同时互相协助,加快工作速度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工作效率果然有了显着的提升。
而王嘉呢,也在整理工作中发现了这《左氏春秋》中记载隐公第二年的竹简样稿。
(疑惑的)“嗯?!这是…《左传》中记载着的有关隐公第二年的竹简。”
“不过…这是个样稿,里面有好多内容都记录得不完整,远不如我先前所看的白话文版本耶。”
“唉…”
想到这儿,王嘉便一边看着手中卷着的竹简,一边叹气着。
只是…很快,他便立马想到了其他事情。
(连忙)“也对呀,说不准丘明老师在写《左传》前,打了很多样稿呢。”
“而且,在写作时,一字一句都要详加斟酌,这其中免不了修改的。”
“丘明老师先前也曾说过,要等到他辞官回乡,回那恒裕村桃山之旧所闲居时,才会正式书写这《左氏春秋传》。”
后来,他又进一步想到了些什么。
“不过呢…我不是先前已经掌握了头脑风暴情景再现法吗?凭借着我先前记忆,也能将这段内容生动的展现出来,让我更加真实的了解这段历史事件。”
“即使…这竹简记载的是一个样稿的、暂未完成的内容,我也能顺利完成对这段历史的感知,同时给予我个人的感受。”
“至于其他的书籍,就暂且先告一段落吧。”
“反正,我之后也有的时间整理。”
“好,那就让我看看这隐公第二年有关的内容吧。”
哗哗哗…喀啦喀啦…
伴随着阵阵竹片的撞击声,王嘉便缓缓打开了他手中的有关记载隐公第二年样稿内容的竹简,然后按照正确的阅读方式细细的阅读了起来。
伴随着阅读的深入,他头脑中的思绪,仿佛终端接口一般,与这竹简中的内容相连接,再度将他带入了《左传》的世界。
这一天,正是隐公第二年的春天。
只闻得四周鸟儿欢快地歌唱着,叽叽喳喳好不热闹!抬眼望去,一片绿意葱茏,繁花似锦,真是一幅春意盎然的美好画卷啊!这番美景与之前那寒冬时节冷风刺骨、万木凋零之景相比简直天差地别!
看着眼前时空空间的快速转换,不禁让人产生一种“时光如白驹过隙”般飞速流逝以及“物是人非事事休”般落寞寂寥的虚幻之感。
而王嘉呢,先前早已经经历过一次了,早已经有了相应的感受。
只是,他不知道,他现在身处何地。
“这…我现在到底在哪里啊?”
“看着这一片春意盎然,大地复苏,万紫千红的景象,还有阵阵暖阳洒在我的身上,居然让我忘却了先前在冬日那迎面呼啸而来凛冽的寒风,以及漫天飞舞的雪花。”
“这一切…的确是太奇妙了。”
就在王嘉站在原地感慨之余,他的大脑便开始尝试提取并调动起先前所看现代白话文《左传》中有关这隐公第二年的内容,以便回答他先前的疑问。
“如果…我没有猜错的话,现在已经来到了隐公第二年的春天。”
“而这起始的事件,便是隐公在潜地会见戎人。”
“可是话又说回来,这戎人…难道指的是边疆蛮夷地区的人民吗,我倒是有些好奇?”
“而且,这里是在潜地吗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