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民们按照王翠妞的计划,
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:
果园里,新的排水攻防,正在修建,
果农们小心翼翼,精心地照料着果树;
工坊里,每个人严格按照标准,进行生产,
每一个产品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。
而王翠妞、石柱福和石柱贵也没有闲着,
他们穿梭在各个工坊,和果园之间,
检查工作进度,解决实际问题。
看着清平村,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,
王翠妞心中满是欣慰,但她也知道,
未来的路还很长,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……
这一日,阳光洒落,微风轻拂,
石柱贵带着几个协销队员,来到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小镇。
小镇集市上人头攒动,叫卖声、议价声此起彼伏,
交织成一曲独特的市井乐章,
石柱贵等人,找了一处显眼的空地,
摆开清平村的,各类特色产品,
便开始热情地向过往行人,介绍起来:
“各位乡亲,快来看一看啊!
咱清平村的川贝枇杷膏,选材精良,止咳润肺那是一绝;
还有这香甜酥脆的水果干,用的都是自家果园,
新鲜采摘的果子制成,无添加,吃着放心……”
石柱贵扯着嗓子吆喝,手中拿着一罐枇杷膏,
熟练地展示着,产品的色泽与质地,
眼神中,透着自信与热忱,
队员们也纷纷效仿,有的递上试吃小样,
有的讲解产品功效,不一会儿,
摊位前就聚集了不少感兴趣的顾客,
正当石柱贵,忙得不可开交之时,
人群中一个清脆的声音,传入他的耳中:
“这枇杷膏看着倒是不错,可真有你说的那么神效?”
石柱贵下意识地抬眼望去,
只见一位身着粉色衣衫的姑娘,站在面前,
那姑娘面容姣好,双眸灵动,
恰似一泓清泉,透着几分俏皮与聪慧。
石柱贵微微一怔,脸上随即浮现出笑容:
“姑娘有所不知,咱这枇杷膏,
可是咱村里老郎中,精心研制的秘方,
村里许多人用了,咳嗽顽疾都好了大半,
您要是不信,不妨买一罐回去试试,
若是无效,您尽管来找我。”
姑娘微微歪着头,似笑非笑地看着他:
“你这人,说得头头是道,莫不是在吹牛?
罢了,看在你这般诚恳的份上,我就买一罐试试。”
说着,便从荷包里掏出银子,递了过去。
石柱贵满心欢喜地接过银子,
将枇杷膏仔细包好,递给姑娘:
“姑娘放心,您定会满意的,
若是日后还想购买,或是有任何问题,
咱们在集市那头设有临时落脚点,随时欢迎您来。”
姑娘轻轻点头,接过包裹转身离去,
石柱贵的目光却不由自主地,随着她的背影移动,
直到那一抹粉色消失在人群中,
才回过神来,继续忙碌手头的生意。
几日,石柱贵等人的生意,做得颇为顺利,
清平村的产品,在小镇上渐渐有了名气,
不少商户,主动前来洽谈合作,
然而,每到闲暇之时,石柱贵的脑海中,
总会浮现出那个,粉色姑娘的身影,
她的一颦一笑、一言一行,
仿佛有着某种魔力,悄然牵动着他的心弦。
一日午后,忙碌告一段落,
石柱贵正坐在临时落脚点,整理账目,
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,他起身开门,
只见门口站着的,竟是那日买枇杷膏的姑娘,
身旁还跟着一位老妇人,
面色略显憔悴,不时咳嗽几声。
“公子,还记得我吗?”
姑娘轻声问道,眼神中透着几分焦急,
“前些日子买了你的枇杷膏,本想给我娘试试,
谁知道吃了后越发严重了,不知是不是这膏子……”
石柱贵心中一惊,连忙说道:
“姑娘莫急,且让我看看。”
说着,他将老妇人请进屋,仔细询问了病情,
原来,老妇人患的是,多年的顽疾,
近日又受了风寒,咳嗽愈发厉害,
石柱贵略一思索,说道:
“姑娘,咱这枇杷膏虽有疗效,
但令堂病情较为复杂,单靠枇杷膏怕是不够,
我这儿还有个法子,您不妨试试。”
说着,他从行囊中,找出一些清平村自制的,
干姜片和陈皮,递给姑娘:
“您将这两样东西与枇杷膏一起,
煮水给令堂喝,每日三次,看看效果如何,
若是还不见好,我带您回清平村,
找村里的老郎中给瞧瞧,他医术高明,定能帮上忙。”
姑娘眼中闪过一丝感激:
“多谢公子,若是真能治好我娘的病,我定当重谢。”
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石柱贵时常去姑娘家中,
探望、关心老妇人的病情,
随着治疗的推进,老妇人的咳嗽渐渐有了好转,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