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草帽山下山后,赵灼三人向南然后再向西,草帽山的南麓一侧有明显的道路,当地人应是常走。
天色黄昏,他们到了山势延伸的尽头,再往西又要进入一望无垠的草原了,地上的路沿着山角朝北拐了,而他们需要继续向西。
再往西那边可以用上“西出阳关无故人”这句话来形容了,大舜普通百姓很少涉足那么远的地方。
在草原上待过的赵灼知道,草原荒野上大部分地方是没有固定道路的,游牧的人赶着牲畜吃草,通常是漫山遍野的走,而往来的商队没有那么频繁,多少天才走一次的痕迹很快就被杂草覆盖,为了不在茫茫草原迷路,商队通常在行走途中去附近捡些大点儿的石头,把它们沿着往来的方向摆成长条状,用于标记路线。所以每隔那么一段路,就能看到路边草中的石头,或五六块,或十几块,找到这些石头标记就不会迷失前进方向。
他们追赶的商队,近千人刚走过的痕迹就很明显了,这倒是不用担心找不到。大商队通常行进的比较慢,他们三人六马,所以也不急,见天色逐渐变暗,三人就在山麓尽头下马,在路边的碎石滩上点了篝火过夜。这里开始,人迹罕至,狼群就多了,狼的胆子也更大,晚上点火狼群不太敢靠近。
黄标烤着干粮说道:“这个莫哥浑,听说他把附近的小部落杀掉了不少,真是够狠,自己人都不放过。”
赵灼道:“他们部落也分疏亲远近,有些甚至语言不通,互相砍杀起来毫不留情,凶狠的部落就跟草原的狼群一样,要争夺领地,估计这些部落跟莫哥浑不是一路。”
黄标点点头:“怪不得这些蛮子杀进中原常常屠城,原来在草原一直这么干。”
常宵喝了一口草帽城买的酒,说道:“我听说商队给草帽城交了一千两银子,就让顺利通过了,这么看来,莫哥浑在某些事儿上没有那么蛮横。”
突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,仔细听,只有一人一马。
三人对视一眼,纷纷起身去摸马背上的武器,夕阳已经西下,西边只剩几缕黑红相间的晚霞,黄标道:“谁这么晚了还急着赶路?”
三人在石头滩上火堆有些大,没水没土一时无法扑灭,只好赶紧牵着马朝暗处去躲藏。
不多时,一人骑马赶到火堆旁,见没有人,又紧张的看看后面,远处又有隐隐约约更多的马蹄声传来。
地面的道路已经看的不是很清楚,那人跑马一方面是沿着碎石山路,一方面大概是看着远处的火堆跑过来的。到了这里,那人见碎石路朝北面拐弯了,也提马朝山北跑去。
过了一会儿,后面隆隆的马蹄声传来,有七八匹马,他们到了火堆附近勒住缰绳,为首一人道:“谁在这里点了火?附近一定有人。”
旁边一人道:“应该不是那个女贼点的,她来不及。”
“先不管这个,看看那女贼朝哪个方向去了?”为首的人道,即便有几个人在这里点火,也可能是狩猎或者放牧的人临时过夜,不用去管。
“什长,要不要分头去追?”后面人问道。
此刻极目远眺也看不清楚太远地方了,什长无奈伸手指挥道:“你们三个跟我往北,你们四个往西,追追看,没有找到就返回这里。”
几人点头领命,兵分两路跑了下去。
不远处,几块巨石的后面,常宵牵着马,给六匹马的嘴已经上了口枚,发不出声响。一块大石头上,赵灼和黄标趴着往下看。
听到马蹄声远去,黄标开口道:“这是草帽城巡城营的装束。”
赵灼点头:“他们追的那个女贼?会不会是玉娇娘?”
黄标不禁点点头:“真有可能哦。”
在大石头上起身,正要下去,又听见草帽城方向一阵马蹄声传来。黄标不禁苦笑:“今晚好热闹。”
赵灼道:“听声音能有二三十骑。”
两人继续趴下,不一会儿,一支二十多人的骑兵队跑到火堆旁,火堆此刻没有添柴已经没有什么火苗,但黑暗中的炭火还是挺显眼。马上的骑兵各个身披皮甲,背背弓箭和箭壶,手持弯刀,一副准备征战沙场的模样。
这似乎是一支黑厥人的斥候小队,领头的一人跟旁边的叽哩咕嘟的说了什么,用的是黑厥语。黄标听不懂,只能看着赵灼。
赵灼在草帽城长大,边城中一直是两族混居,他基本可以听懂。
一人说的是,商队中午出发,目标应该是三十里外的罗罗河,那里有水可以过夜,这里的火堆应该不是商队的人。
一个说的是,小王爷说过出了草帽城十里之外,可以任意射杀他族的人马,要不要把点火的人找出来干掉。
赵灼听了有些焦急,他此刻不敢开口,虽然有风声,但他们的位置距离这支骑兵有些近。如果黑厥骑兵开始搜索,他们怕也躲不过。他紧张的握紧刀柄,假如敌人搜查,他们要尽快跳下石头,骑马快速朝北逃窜,还好是夜里,大家视线都不好,他们先开跑,黑厥人不一定能完全抓住他们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