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定居
暮春时节的扬州城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。运河两岸商铺林立,叫卖声此起彼伏。一艘乌篷船缓缓靠岸,柳明远扶着锦娘踏上青石板码头,二人风尘仆仆,却掩不住眼中的欣喜。
"夫君,这里就是扬州吗?"锦娘挽着柳明远的手臂,好奇地打量着四周。她头戴素纱帷帽,一袭淡青襦裙,虽遮掩了容貌,但那窈窕身姿仍引得路人频频侧目。
柳明远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,笑道:"正是。这扬州城自古繁华,咱们往后就在此安家了。"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笺,"叔父说祖宅在城东仁丰里,虽多年无人居住,但每月都有老仆打扫,应该还算整洁。"
锦娘点点头,忽然轻"咦"一声,指着不远处一个卖蜜饯的摊子:"夫君快看,那些蜜渍梅子..."
柳明远顺着她手指方向望去,只见摊位上摆着各色蜜饯,在阳光下晶莹剔透。摊主是个白发老妪,正用长筷翻动着瓷盘中的果脯。
"娘子想吃?"柳明远刚要迈步,却被锦娘拉住。
"不是..."锦娘压低声音,"那蜜里掺了假,用的是饴糖兑水,根本不是真蜜。"
柳明远诧异地看着她:"这你都能闻出来?"
锦娘帷帽下的俏脸微红:"妾身虽失了法力,但辨蜜的本能还在..."说着突然捂住嘴,身子晃了晃。
"怎么了?"柳明远连忙扶住她。
"那摊子下面..."锦娘声音发颤,"有、有蜘蛛..."
柳明远这才注意到摊位阴影处结着几张蛛网,几只灰蜘蛛正伏在网上。他心头一紧,想起当日锦娘就是被蛛网所困。轻轻揽住妻子肩头,绕道而行:"咱们走另一边。"
穿过熙攘的街市,拐进一条幽静的巷子。青砖黛瓦的民居鳞次栉比,墙角探出几枝粉白的蔷薇。柳明远对照信上地址,停在一座黑漆大门前。门环上铜绿斑驳,却擦得锃亮。
刚叩了两下,门"吱呀"一声开了。一位佝偻着背的老者眯着眼打量他们:"二位找谁?"
柳明远拱手道:"可是柳忠老伯?在下柳明远,陇西柳家..."
老者闻言浑身一震,老眼顿时湿润:"小、小少爷?"他颤抖着抓住柳明远的手,"老奴等了二十年啊!老爷临终前还说,少爷总有一天会回来的..."
进了院子,但见一方天井,两侧厢房,虽不奢华,却收拾得干净利落。天井中央一株老梅亭亭如盖,树下石桌石凳纤尘不染。老仆引他们到正屋,絮絮叨叨说着这些年的守候。原来柳明远的父亲早年间在此置办宅院,后来举家迁往陇西,只留老仆看守。三年前父亲病逝前,特意嘱咐老仆继续等候可能归来的独子。
"...老爷若在天有灵,见少爷带着少夫人回来,不知该多高兴。"老仆抹着泪,忽然想起什么,"对了,少爷少夫人想必饿了,老奴这就去准备饭菜。"
待老仆退下,锦娘轻轻握住柳明远的手:"夫君..."
柳明远勉强笑笑:"无妨。父亲生前与我有些嫌隙,没想到..."他环顾四周,声音有些哽咽,"没想到他还记挂着我。"
锦娘摘下帷帽,将他的头揽入怀中。柳明远闻着她身上淡淡的蜜香,心绪渐渐平静。忽然觉得脸颊一凉,抬头见锦娘眼中含泪,不由慌了:"娘子怎么哭了?"
锦娘摇摇头,破涕为笑:"妾身是高兴。夫君终于有家了,我们的孩子也能在这里平安长大..."
"孩子?"柳明远一时没反应过来。
锦娘拉着他的手按在自己平坦的小腹上,羞赧地低下头:"今晨妾身就察觉到了...虽然灵力尽失,但这感应还在..."
柳明远如遭雷击,半晌才回过神来,猛地将锦娘抱起转了个圈:"我要当爹了?!"又慌忙放下她,手足无措道:"会不会伤着孩子?娘子快坐下,要不要喝点水?饿不饿?"
锦娘被他逗得咯咯直笑:"夫君别慌,才一个月呢。"她抚着小腹,眼中柔情似水,"这孩子有人族血脉,又有蜂族灵性,将来不知会是何等模样..."
正说着,老仆端着食盒进来。得知少夫人有喜,喜得连连作揖,忙不迭又去厨房添菜。晚饭虽简单,却样样精致。特别是那碗莼菜羹,清香扑鼻,锦娘连喝了两碗。
夜深人静,柳明远躺在崭新的床榻上,听着窗外蟋蟀鸣叫,仍觉如梦似幻。锦娘换了素白中衣,散开发髻,正对着铜镜梳理长发。月光从窗棂间洒入,为她镀上一层银边,美得不似凡人。
"娘子..."柳明远轻唤。
锦娘回眸一笑,放下象牙梳,款款走来。她刚坐到床边,就被柳明远拉入怀中。温香软玉在怀,柳明远却不敢用力,只轻轻环着她:"今日走了那么多路,累不累?"
锦娘摇摇头,靠在他肩上:"有夫君在身边,不累。"她忽然想起什么,从枕下取出一个小布包,"夫君看,这是什么?"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