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邦历经这番周折,终于兵不刃血地收复失地,平叛归来,身后还整齐地带着万余人的队伍。那一群人个个精神饱满,虽经历战事,却不见慌乱狼狈之态。这一情景,让项梁心中满是欢喜。
项梁可是深通兵法的杰出之人。他那目光敏锐得如同鹰隼一般,在看到刘邦的时候,心中暗自思忖:这开初看起来有些大大咧咧、莽莽撞撞的家伙,没想到这一回居然像把宝剑出鞘一般,丝毫不差地说到做到了。往日里,他觉得那些勇猛之人往往了几分谋略,可如今的刘邦的表现着实让项梁改变了看法,觉得他是个难得的智勇双全之人,自然就对他有些另眼相看起来了。
刘邦看到项梁对自己露出赞许的目光,心中满是感激。他知道,自己能有今日的成果,离不开项梁一直以来在背后的支持与信任。当初自己提出那个计划的时候,项梁虽然有过疑虑,但最终还是给予了自己机会,这无疑是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。如果没有项梁,自己很可能连这个机会都没有,更别说带着万余人的队伍归来了。此刻,刘邦的眼睛里闪烁着诚挚的光芒,向项梁抱拳缴令道:"刘季仰仗上将军威严,幸不辱命,带队归来!日后一定鞍前马后,为上将军效犬马之劳。‘’
项梁微笑着回礼抚慰过刘邦后,越想越觉得此事意义非凡。他目光转向身边的项羽,眼神中略带着几分深意的神色。他清了清嗓子,开口说道:“上兵伐谋啊,羽儿。你是自幼习武之人,战场上杀敌固然勇猛无比,但你可知道,真正的兵者之道,不只是在战场上的厮杀。你看刘季这回的作为,就运用得极其神妙。”
项梁说着,微微摇了摇头,眼神里带着一点点责备,继续说道:“你啊,一直以来就只晓得打打杀杀的,在你看来,杀敌仿佛就是唯一的目标。可战场之事瞬息万变,若是按照你这样的打法,不要说常常出现那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傻事了,就算你运气好,把敌人全部杀光,你能像刘季这般,还能带回来这么多人马吗?这些人马,可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数累加,这是一股力量,是一股可以利用来成就大业的势力。刘季能做到这样,可见他的能力之强。如此有能耐的人,你可要好好地笼络住,以后在谋划大业的道路上,他可是你的一大助力呢。你可要好好与他结交!”
项羽听了项梁的话,微微皱了皱眉头,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,既有对刘邦能做到此事的吃惊,也有对自己被批评的一丝不适。刘邦则在一旁谦虚地表示,这一切都离不开项梁的指导和团队的支持。他再次向项梁表达了感激之情,并表示愿意在未来的战斗中,与项羽携手共进,为项梁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项梁听后,满意地点了点头,他相信在刘邦和项羽的共同努力下,他们的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。而刘邦也深知,自己初来乍到,要站稳脚跟,还得仰人鼻息,抱紧项氏叔侄的大腿。
自然是要摆酒庆功。在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帐之中,酒盏罗列,佳肴飘香。项梁坐在主位之上,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,那笑容中满是对此次胜利的喜悦以及对刘邦意外之功的赞赏。
酒席之上,项梁目光炯炯地看着刘邦,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心中的夸赞之意。他端起酒杯,站起身来,声音洪亮地说道:“刘季啊,此次你归来,非但毫发无损,还带回了万余人的队伍,此等功绩实在非凡。想那战场上刀光剑影,变幻莫测,能有这般成果,足见你深谋远虑,有勇有谋啊。”刘邦站在那里,脸上带着一抹谦逊的笑意,可心里却像是吃了蜜一般甜。他可不想放过这个在项梁面前表现的机会,于是做出了一副全然小菜一碟的样子。只见他轻轻摆了摆手,那姿态就像是完成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。他还可没有向项梁说明这是张良的主意,在他心中,当下最重要的是拍项梁的马屁。他顺手端起一杯酒,朝着项梁微微欠身,一脸诚挚地说道:“上将军,您可莫要夸赞小的了。这一切啊,全仗上将军您的军威,您就如同那战场上高悬的烈日,照耀着我等前行。靠着您的威风,我等士气大振,士兵们个个奋勇向前!雍齿那小子,直吓得头也不敢露,不晓得独自钻哪个狗洞逃了!方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啊。”
项梁听了刘邦这一番话,心中自然懂得其中的道理。他心中暗自思忖:这刘邦虽然有时候看着不太靠谱,但能借势成事,也绝非一般人能做到的。毕竟此次借兵之事,刘邦可是破天荒地提出,而且还能如此圆满地完成任务。
不过,项梁也不点破刘邦的心思,只是深感满意地点了点头。他深知此刻的气氛正融洽,于是便让项羽好生陪刘邦喝酒,想着这两个人若是能交好,日后必然对自己的大业大有裨益。
刘邦初来乍到这新的环境之中,心里十分清楚人脉关系的重要性。他就像一只敏锐的猎豹,察觉到任何一丝可能的机会都不会放过。在刘邦看来,少将军项羽可是一个了不得的重要人物。在这项家军里,完全就是个二号人物嘛!如果能给他留个好印象,以后就肯定好混得多!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